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27詞典 1分類詞匯 426
共426,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受遺
聽受
受成
逆命
受朝
辭受
不認
受戒
周粟
爵土
受記
受賕
受降城
請教
來歆
《漢語大詞典》:受遺(受遺)
古代謂大臣接受皇帝的遺命以輔政。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贊:“將率則 衛(wèi)青 、 霍去病 ,受遺則 霍光 、 金石磾 ,其餘不可勝紀。”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先帝嚴靈寢,宗臣切受遺。”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內(nèi)閣·隆慶七相之去:“至 穆宗 憑幾,僅 高 張 二公受遺。”
《國語辭典》:聽受(聽受)  拼音:tīng shòu
聽信。《漢書。卷三○。藝文志》:「其言不立具,則聽受施行者弗曉。」《西游記》第二二回:「那呆子聞言,喏喏聽受?!?/div>
《漢語大詞典》:受成
(1).接受已定的謀略。禮記·王制:“天子將出征……受命於祖,受成於學(xué)。” 孔穎達 疏:“受成於學(xué)者,謂在學(xué)謀論兵事好惡可否,其謀成定。受此成定之謀,在於學(xué)里,故云受成於學(xué)。”
(2).引申為辦事全依主管者的計劃而行,不自作主張。資治通鑒·后唐莊宗同光元年:“ 豆盧革 受成而已,無所裁正。”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所謂四局官,止於受成,坐肆而已?!?br />(3).聽受出師成功的稟告。為舊時軍制中的一種禮儀。清史稿·禮志九:“ 有清 武功燀赫,凡師征、受成、講肄、行圍諸禮節(jié),厥制綦備?!?/div>
《國語辭典》:逆命  拼音:nì mìng
違抗命令?!稌?jīng)。大禹謨》:「三旬苗民逆命?!?/div>
《漢語大詞典》:受朝
帝王接受臣下的朝賀。 宋 王讜 唐語林·容止:“ 大中 十一年正月一日, 含元殿 受朝,太子太師 盧鈞 年八十,自樂懸南步而及殿墀,稱賀上前,舉止中禮,士大夫嘆之?!?/div>
《漢語大詞典》:辭受(辭受)
推辭和接受。莊子·秋水:“吾辭受趣舍,吾終奈何?” 清 顧炎武 《答友人論學(xué)書》:“其用之身,在出處、辭受、取與;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法?!?/div>
分類:推辭接受
《國語辭典》:不認(不認)  拼音:bù rèn
1.不接受。如:「你亂加房錢,我可不認!」
2.不承認。如:「這輛車明明是你撞壞的,你不認也不行?!?/div>
《國語辭典》:受戒  拼音:shòu jiè
佛教徒在一定的儀式下接受戒律,如五戒、沙彌戒、菩薩戒等。唐。姚合贈盧沙彌小師〉詩:「年小未受戒,會解如老師。」《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只見新來受戒的弟子數(shù)十人,俱凈發(fā)鮮披,威儀雍容,列侍師之左右。」
《漢語大詞典》:周粟
周 代的祿食。史記·伯夷列傳:“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齊 恥之,義不食 周 粟,隱於 首陽山 ,采薇而食之。”后多指有氣節(jié)者所不能接受的新朝的俸祿。 唐 李白 《送張秀才從軍》詩:“ 周 粟猶不顧, 齊 珪安肯分?” 五代 詹敦仁 《勸王氏入貢寵予以官作辭命篇》:“ 周 粟縱榮寧忍食, 葛 廬頻顧謾勞思。” 康有為 《強學(xué)會序》:“哭 秦 庭而無路,餐 周 粟而匪甘?!?/div>
《漢語大詞典》:爵土
(1).官爵和封地。東觀漢記·陰興傳:“臣未有先登陷陣之功,而一家數(shù)人并蒙爵土,令天下觖望。”新唐書·封常清傳贊:“ 常清 乃驅(qū)市人數(shù)萬以嬰賊鋒,一戰(zhàn)不勝,即奪爵土?!?元 丁復(fù) 《次韻噩無夢楩用堂吳中倡和佳什》:“ 劉郎 爵土方諸將, 嚴子 生涯老一裘?!?br />(2).指接受官爵和封地。后漢書·皇后紀上·光烈陰皇后:“夫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禍?!?/div>
《漢語大詞典》:受記(受記)
(1).亦作“ 受紀 ”。指接受祭享。漢書·司馬遷傳:“五年而當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歷始改,建於明堂,諸神受記?!?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以元新改,立明堂,朝諸侯及郡守受正朔,各有山川之祀,故曰諸神受記。” 明 唐順之 《觀中州進賀長至表箋恭述時寓信陽》詩:“諸神將受紀,四海共迎祥?!?br />(2).佛教語。稱佛記弟子來生因果及將來成佛之事為記別,接受記別,叫做受記。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密意所傳稱十方之首,莫不佛前受記,法中出家。”古今小說·梁武帝累修歸極樂:“長老知是 范道 要求受記,故此晝夜啼哭。”《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六回:“佛經(jīng)上常説:‘受記成佛。’你能受記,就能成佛;你不受記,就不能成佛?!?/div>
《漢語大詞典》:受賕(受賕)
接受賄賂。史記·滑稽列傳:“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為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 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敘》:“患吏或受賕,或不奉法也,故罪至死徒,一無所貸?!?span id="4ijw0go" class="book">《清史稿·宣宗紀》:“ 山西 巡撫 王兆琛 以受賕褫職逮問?!?/div>
《國語辭典》:受降城  拼音:shòu xiáng chéng
漢、唐筑以接受敵人投降的城。漢故城在今內(nèi)蒙古烏拉特旗北;唐則筑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
《國語辭典》:請教(請教)  拼音:qǐng jiào
請問、請求指導(dǎo)。《初刻拍案驚奇》卷九:「足下喜看鞦韆,何不以此為題?賦菩薩蠻一調(diào),老夫要請教則個?!埂都t樓夢》第四十二回:「我也不知道,聽你說的怪生的,所以請教你?!?/div>
《漢語大詞典》:來歆(來歆)
鬼神前來接受祭祀。《金史·樂志上》:“錫之純嘏,來歆愷悌?!?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到衙門》:“神其聽之,來格來歆?!眳⒁姟?來享 ”。
《國語辭典》:來享(來享)  拼音:lái xiǎng
朝見天子并進貢物品。《詩經(jīng)。商頌。殷武》:「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文選。揚雄。羽獵賦》:「移珍來享,抗手稱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