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27詞典 1分類詞匯 426
共426,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領(lǐng)略
承流
聞命
承旨
自用
授受
不拜
出使
安處
受用
受降
患者
應(yīng)詔
不接
虛受
《國語辭典》:領(lǐng)略(領(lǐng)略)  拼音:lǐng lüè
1.知道、了解?!都t樓夢》第四八回:「黛玉笑道:『共記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紅圈選的,我盡讀了。』黛玉道:『可領(lǐng)略了些滋味沒有?』」
2.品味、欣賞。宋。陸游 弋陽縣驛詩:「喚船野渡逢迎雪,攜酒溪頭領(lǐng)略梅。」《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什么淺草公園、吉野公園,饒源生也都領(lǐng)略一二?!?/div>
《漢語大詞典》:承流
謂接受和繼承良好的風(fēng)尚傳統(tǒng)。《史記·三王世家》:“ 百蠻 之君,靡不鄉(xiāng)風(fēng),承流稱意。”《漢書·董仲舒?zhèn)鳌?/a>:“今之郡守、縣令,民之師帥,所使承流而宣化也?!?span id="e1rzwor" class="book">《后漢書·文苑傳·杜篤》:“ 太宗 承流,守之以文?!?李賢 注:“ 太宗 , 文帝 也。繼體之君,以文德守之?!?/div>
《漢語大詞典》:聞命(聞命)
接受命令或教導(dǎo)。《左傳·昭公十三年》:“寡君聞命矣?!?宋 歐陽修 《治平二年與富彥國書》:“雖承誨勤,未敢聞命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李青蓮詩:“ 代宗 登極,廣拔淹瘁,君亦拜拾遺,聞命之后,君即逝矣。”
《國語辭典》:承旨  拼音:chéng zhǐ
承接圣旨?!缎绿茣?。卷四七。百官志二》:「許敬宗、李義府為相,奏請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對仗承旨,仗下,與百官皆出,不復(fù)聞機務(wù)矣?!姑?。陳與郊《昭君出塞》第一折:「守宮的,快請你王娘娘承旨!」
《國語辭典》:自用  拼音:zì yòng
1.固執(zhí)自己的意見。如:「剛愎自用」。
2.個人所使用的器物。如:「自用品」、「自用轎車」。
《國語辭典》:授受  拼音:shòu shòu
給與和接受。泛指接觸。《后漢書。卷二二。朱祐等傳。論曰》:「猶能授受惟庸,勛賢皆序。」《紅樓夢》第四一回:「你那里和他說話授受去,越發(fā)連你也臟了?!?/div>
《漢語大詞典》:不拜
(1).古代以拜為謁見上級的禮節(jié)。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許不拜。《禮記·曲禮上》:“介者不拜?!?span id="jr6dgnp" class="book">《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2).不接受任命。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奉使京師,除尚書刪定郎,不拜?!?span id="se0g6nz" class="book">《宋書·南平王穆鑠傳》:“﹝ 元嘉 ﹞二十六年,進號平西將軍,讓不拜。”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劉若虛》:“后七年,始以特奏召試大廷,又入五等為助教,納敕不拜?!?/div>
《國語辭典》:出使  拼音:chū shǐ
1.出任駐外使節(jié)?!妒酚?。卷七九。范雎蔡澤傳》:「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六:「其夫出使北邊,他是個女人,那能湊得許多價錢?」
2.派遣使臣。漢。班固 匈奴和親議:「先帝圣德遠覽,瞻前顧后,遂復(fù)出使,事同前世?!?/div>
《漢語大詞典》:安處(安處)
安定舒適的居處。管子·心術(shù)下:“豈無安處哉?我無安心。” 唐 白居易 《四十五》詩:“老來尤委命,安處即為鄉(xiāng)?!?/div>
《國語辭典》:受用  拼音:shòu yong
身心感到舒服。如:「他聽了這些話,心里很不受用!」《紅樓夢》第九七回:「我躺著不受用,你扶起我來靠著坐坐才好?!?/div>
分類:受用舒適
《國語辭典》:受降  拼音:shòu xiáng
1.接受敵軍的投降?!逗鬂h書。卷二二。朱祐傳》:「大司馬吳漢劾奏祐廢詔受降,違將帥之任,帝不加罪。」唐。杜甫與嚴二歸奉禮別〉詩:「山東群盜散,闕下受降頻。」
2.投降。《水滸傳》第七九回:「潑賊,你走那里去!快下馬來受降,饒你命!」
《國語辭典》:受降城  拼音:shòu xiáng chéng
漢、唐筑以接受敵人投降的城。漢故城在今內(nèi)蒙古烏拉特旗北;唐則筑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
《國語辭典》:患者  拼音:huàn zhě
生病或受傷而需要醫(yī)療救護者。如:「最近流行性感冒猖獗,前往醫(yī)院求診的患者很多。」
《國語辭典》:應(yīng)詔(應(yīng)詔)  拼音:yìng zhào
1.應(yīng)天子的詔命?!逗鬂h書。卷二七。杜林傳》:「時諸王傅數(shù)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應(yīng)詔?!鼓铣?。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固非論經(jīng)于白虎之殿,應(yīng)詔于金馬之門?!?br />2.魏晉以來稱奉君王之命所寫的詩文。如三國魏曹植的應(yīng)詔詩、唐杜審言的望春亭侍游應(yīng)詔詩等。也作「應(yīng)制」。
《國語辭典》:不接  拼音:bù jiē
1.不加接受。如:「不合法的生意訂單,我們不接?!?br />2.無可接待。《文選。韋曜。博奕論》:「人事曠而不脩,賓旅闕而不接?!?br />3.不得接續(xù)。《文選。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之一》:「形影曠不接,所托聲與音?!埂度龂萘x》第三二回:「方今糧草不接,搬運勞苦。」
4.不相同儔?!段倪x。劉孝標。辯命論》:「薰蕕不同器,梟鸞不接翼。」
5.不加接聽。如:「那電話響個不停,為何你們都不接一下呢?」
《漢語大詞典》:虛受
(1).虛心接受。語本易·咸:“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孔穎達 疏:“君子以虛受人者,君子法此《咸》卦,下山上澤,故能空虛其懷,不自有實,受納於物,無所棄遺。” 南朝 梁 沈約 《為南郡王侍皇太子釋奠宴》詩之二:“義重師匡,業(yè)貴虛受?!?唐 劉肅 《大唐新語·規(guī)諫》:“﹝ 張玄素 謂 太宗 曰:﹞臣觀自古已來,未有如 隋 室喪亂之甚,豈非其君自專,其法日亂!向使君虛受於上,臣弼違於下,豈至於此?!?宋 范仲淹 《從諫如流賦》:“所以明虛受之功,所以得上善之旨。及霤之士,雖濡首而何傷;補袞之臣,思澣衣而可美?!?br />(2).謂無德才而接受官位。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夫論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畢命之臣也。故君無虛授,臣無虛受。虛授謂之謬舉,虛受謂之尸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