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國際準備(國際準備)  拼音:guó jì zhǔn bèi
國家為了支付貿易及資本不均衡的赤字所持有的準備。項目包括外匯存底、黃金準備、在國際貨幣基金會中的基金,以及特別提款權。國際準備主要是因為國家有進出口需求及資本進出,必須擁有國際認可的貨幣(美元)及商品(黃金)作為支付清算的信用保證。
《國語辭典》:觀光簽證(觀光簽證)  拼音:guān guāng qiān zhèng
對于持有普通護照的外國人,來我國觀光、旅行、訪問、度假,以其來回機票、船票或類似文件者,申請在華停留,由我國官方所發(fā)給的簽證。
《國語辭典》:公眾傳播(公眾傳播)  拼音:gōng zhòng chuán bò
一群對社會某些問題持有某種態(tài)度的人們,藉著大眾媒介交換意見或態(tài)度。
《國語辭典》:開放型基金(開放型基金)  拼音:kāi fàng xíng jī jīn
投資信托「共同基金」的一種類型,即投資人得隨時請求經理公司買回持有之受益憑證,而基金經理公司如有必要也可以再向投資人募集新資金。
《國語辭典》:貨幣供給額(貨幣供給額)  拼音:huò bì gōng jǐ é
根據中央銀行現行定義,是指將企業(yè)及個人所持有之各種不同貨幣性資產加總而得之統(tǒng)計數;一般說來,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之貨幣供給額主要偏重于交易媒介功能,如通貨與支票存款、活期(活儲)存款等,而廣義之貨幣供給額,則除狹義之貨幣總計數外,尚包括準貨幣,如定期性存款等,較偏重于價值儲藏功能。也稱為「供幣總計數」。
《國語辭典》:銀行體系資金(銀行體系資金)  拼音:yín háng tǐ xì zī jīn
銀行持有的通貨及存款。銀行體系資金會受民眾提領及存放現金和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影響,而有寬松及緊俏的變化。如銀行體系資金緊俏,將造成貨幣市場利率全面揚升。此外亦和國庫收支及匯入出款有極大的關連。當國庫收入大于支出,即資金由銀行體系轉入國庫;匯入出款變化,則使銀行體系資金因民眾買賣外匯而發(fā)生增減。如匯入款多,則使銀行體系資金增加,匯出款多則減少。
《國語辭典》:信托基金(信托基金)  拼音:xìn tuō jī jīn
依信托契約而成立的基金。此項基金雖為受托人所持有,但產生的利益則歸信托契約指定的受益人所有。
《國語辭典》:外匯存底(外匯存底)  拼音:wài huì cún dǐ
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所持有可以自由兌換的國內通貨總數,包括存在外國銀行的各式存款、有價證券、黃金等,亦即為放在外國的金融資產。
《國語辭典》:捕魚權(捕魚權)  拼音:bǔ yú quán
于他國經濟海域內所持有的捕魚權力。此權力需經當事國相互協商,簽訂協約,方能取得。
《國語辭典》:押匯(押匯)  拼音:yā huì
買賣雙方成交后,賣方持有關憑證或匯票向銀行貼現或由銀行承兌,稱為「押匯」?,F今商場上,多指出口押匯,也就是出口商將信用狀及附帶的單據文件,如提單、保險單、匯票、貨運單據等,「押」給銀行,而由銀行承購或貼現,支付出口商貨款。
《國語辭典》:護理師(護理師)  拼音:hù lǐ shī
完成規(guī)定的專業(yè)護理教育,并通過考試而持有護理師執(zhí)照的人。在醫(yī)療機構中,依照醫(yī)生的醫(yī)囑,進行護理工作。
《國語辭典》:版權所有(版權所有)  拼音:bǎn quán suǒ yǒu
未經版權持有者的同意,不得翻印改編(某書的全部或部分)成任何體裁的說明。
《國語辭典》:資產股(資產股)  拼音:zī chǎn gǔ
股票術語。指持有大批土地資產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如農林、工礦等。
《國語辭典》:短期投資(短期投資)  拼音:duǎn qí tóu zī
持有股票或債券,在一年內做投資性的交易?;蚴瞧髽I(yè)利用剩馀資金,購入公債、股票、公司債等有價證券,謀求增加利益收入的資金運用等均稱為「短期投資」。
《國語辭典》:獨持異議(獨持異議)  拼音:dú chí yì yì
獨自持有和他人不同的意見。如:「他對這項提案獨持異議,不肯隨聲附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