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人物
扁鵲


《史記》卷一○五《扁鵲列傳》
「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鵲私坐,閒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贡怡o曰:「敬諾?!鼓顺銎鋺阎兴幱璞怡o:「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鼓讼と∑浣綍M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jié),特以診脈為名耳。為醫(y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固?#183;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黃帝八十一難序》云:「秦越人與軒轅時扁鵲相類,仍號之為扁鵲。又家于盧國,因命之曰盧醫(yī)也?!?/span>

例句

韓康靈藥不復求,扁鵲醫(yī)方曾莫睹。 李嘉祜 夜聞江南人家賽神因題即事

典故
扁鵲起虢

相關人物
扁鵲


《史記》卷一百五〈扁鵲倉公列傳·扁鵲〉~2788~
其后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國中治穰過于眾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fā)于外,則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畜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蹶而死。」扁鵲曰:「其死何如時?」曰:「雞鳴至今?!乖唬骸甘蘸酰俊乖唬骸肝匆?,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齊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鄭,未嘗得望精光侍謁于前也。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怪惺釉唬骸赶壬脽o誕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聞上古之時,醫(y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镵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jié)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練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終日,扁鵲仰天嘆曰:「夫子之為方也,若以管窺天,以?視文。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病應見于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眾,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為不誠,試入診太子,當聞其耳鳴而鼻張,循其兩股以至于陰,當尚溫也?!怪惺勇劚怡o言,目眩然而不瞬,舌撟然而不下,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于中闕,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于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寡阅┳洌驀u唏服臆,魂精泄橫,流涕長潸,忽忽承,悲不能自止,容貌變更。扁鵲曰:「若太子病,所謂『尸鑿』者也。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繵緣,中經(jīng)維絡,別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 ,陰上而陽內(nèi)行,下內(nèi)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絕陽,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太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凡此數(shù)事,皆五藏鑿中之時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贡怡o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閒,太子蘇。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以八減之齊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太子起坐。更適陰陽,但服湯二旬而復故。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span>

例句

董奉活燮,扁鵲起虢。 李瀚 蒙求

典故 
山陰雪
    
剡溪舟
 
子猷船
 
子猷訪戴
 
山陰訪戴
 
訪戴舟
  
憶山陰
 
剡溪雪
 
雪夜訪
 
尋安道
 
剡曲船
 
剡溪棹
 
山陰舟
 
見安道
 
訪安道
 
山陰船
  
剡溪乘興
 
山陰訪
 
乘興棹
 
剡溪游
  
山陰月
 
向剡溪
  
山陰雪夜船
 
剡棹
 
阻扁舟
 
扁舟雪夜
    
乘興船
 
剡溪風雪
 
思安道
 
子猷狂
 
子猷清興
 
山陰回棹
 
雪中棹
 
何必見安道
 
剡溪尋
 
問安道
 
憶戴船
 
乘興王猷
 
剡川游
 
雪下船
 
扁舟興盡歸
 
訪雪舟
 
覓戴逵
 
剡舟夜雪
 
興盡歸舟
 
興盡回酒船
 
一棹剡溪
 
泛山陰月
 
泛舟思戴
 
徽之問寂寥
 
徽之棹
 
回船剡溪
 
回舟盡興
 
山陰道回
 
山陰一葉舟
 
剡中情味
 
剡中舟
 
王尋戴
 
王猷船過剡溪
 
王子雪舟
 
興比乘舟訪
  
雪溪小棹
 
尋戴客
 
尋訪剡溪人
 
越水泛舟
 
短棹乘興
  
回雪訪
 
山陰歸船
 
山陰溪船
 
雪訪相訪
 
雪舟訪
 
葉棹相尋
 
子猷訪
 
子猷棹船回

相關人物
戴逵(字安道)
 
王徽之(字子猷)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60~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藝文類聚》卷二〈天部下·雪〉~22~
《語林》曰:王子猷居山陰,大雪夜,眠覺,開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徬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溪,即便夜乘輕?就戴。經(jīng)宿方至,既造門,不前便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簡釋

訪戴:喻指訪友或行事灑脫。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馬與間正字對雪見贈》:“訪戴昔未偶,尋嵇此相得?!?/p>


例句

興掩尋安道,詞勝命仲宣。 劉禹錫 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

興比乘舟訪,恩懷倒屣親。 司空曙 送高勝重謁曹王

羸病懶尋戴,田園方詠陶。 司空曙 閑園書事招暢當

正遂攀稽愿,翻追訪戴歡。 吳融 和諸學士秋夕禁直偶雪

高于剡溪雪,一棹到門回。 吳融 山居喜友人相訪

席上招賢急,山陰對雪頻。 嚴維 題鮑行軍小閣

其那知音不相見,剡溪乘興為君來。 姚合 詠雪

已別剡溪逢雪去,雪山修道與師同。 戴叔倫 答崔法曹賦四雪

此時明徑無行跡,唯望徽之問寂寥。 方干 敘雪寄喻鳧(又)

吟闌馀興逸,還憶剡溪船。 李咸用 雪十二韻

預約延枚酒,虛乘訪戴船。 李商隱 憶雪

乘興嫌太遲,焚卻子猷船。 李白 寄韋南陵水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掛席拾海月,乘風下長川。多潔新豐醁,滿載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爾門前。 李白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diào)

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 李白 望月有懷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 李白 東魯門泛舟二首之二

興從剡溪起,思繞梁園發(fā)。 李白 淮?;囱┵浉奠\

雖然剡溪興,不異山陰時。 李白 秋山寄衛(wèi)尉張卿及王徵君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fā)。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訪戴昔未偶,尋嵇此相得。 李白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

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 李白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之一

興來空憶戴,不似剡溪時。 李端 冬夜寄韓弇

獨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李端 旅舍對雪贈考功王員外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尋。 李端 云陽觀寄袁稠

懷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李群玉 臘夜雪霽月彩交光開閣臨軒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數(shù)曲獨引一壺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何人山雪夜,相訪不相思。 李頻 冬夜山中尋友

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訪勝閑行。 杜牧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他年雪中棹,陽羨訪吾廬。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題詩寄贈十韻

未因乘興去,空有鹿門期。 杜甫 冬日有懷李白

東行萬里堪乘興,須向山陰上小舟。 杜甫 卜居

欲掛留徐劍,猶回憶戴船。 杜甫 哭李尚書

不是尚書期不顧,山陰野雪興難乘。 杜甫 多病執(zhí)熱奉懷李尚書

暫憶江東鲙,兼懷雪下船。 杜甫 夜二首之一

非尋戴安道,似向習家池。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二首之一

不識山陰道,聽雞更憶君。 杜甫 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御弟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杜甫 題張氏隱居二首之一

應同谷口尋春去,定似山陰帶月歸。 楊巨源 盧郎中拜陵遇雪蒙見召因寄

卻笑山陰乘興夜,何如今日戴家鄰。 武元衡 中春亭雪夜寄西鄰韓李二舍人

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 獨孤及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宵

自然堪訪戴,無復四愁詩。 皇甫冉 劉方平西齋對雪

聞有招尋興,隨君訪戴船。 皇甫冉 和朝郎中揚子玩雪寄山陰嚴維

思君一相訪,殘雪似山陰。 皇甫冉 尋戴處士

或在醉中逢夜雪,懷賢應向剡川游。 章八元 歸桐廬舊居寄嚴長史

還擬山陰一乘興,雪寒難得渡江船。 羅隱 寄崔慶孫

笑殺山陰雪中客,等閒乘興又須回。 羅隱 送裴饒歸會稽

我思剡溪,杉筱萋萋,寤寢無迷。 蕭穎士 江有楓一篇十章之八

相思不相訪,煙月剡溪深。 許深 和畢員外雪中見寄

思君一相訪,殘雪似山陰。 許渾 尋戴處士

剡溪一醉十年事,忽憶棹回天未明。 許渾 對雪

入夜花如雪,回舟憶剡溪。 許渾 泛舟尋郁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

鏡中非訪戴,劍外欲依劉。 許渾 送林處士自閩中道越由霅抵兩川

花前更謝依劉客,雪后空懷訪戴人。 許渾 郊居春日有懷府中諸公并柬王兵曹

因過石城先訪戴,欲朝金闕暫依劉。 許渾 酬和杜侍御

乘興輕舟無近遠,白云明月吊湘娥。 賈至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之二

更說東溪好,明朝乘興尋。 錢起 宿遠上人蘭若

夢里還鄉(xiāng)不相見,天涯憶戴復誰傳。 錢起 寄永嘉王十二

雁有歸鄉(xiāng)羽,人無訪戴船。 錢起 寄袁州李嘉祐員外

憶戴差過剡,游仙慣入壺。 錢起 山齋讀書寄時校書杜叟

忘機貧負米,憶戴出無車。 錢起 罷官后酬元校書見贈

何當更乘興,林下已苔生。 錢起 贈李十六

他日東流一乘興,知君為我掃荊扉。 錢起 送褚大落第東歸

那能有馀興,不作剡溪尋。 韋應物 酬秦徵君徐少春府日見寄

踏雪偶因?qū)ご骺停撐倪€比聚星人。 韋莊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訪戴船回郊外泊,故鄉(xiāng)何處望天涯。 韓偓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縣抵邵武軍將謀撫信之行到才一夕為閩相急腳相召卻請赴沙縣郊外泊船偶成一篇

高人儻有訪,興盡詎須回。 駱賓王 寓居洛濱對雪憶謝二

此地從來可乘興,留君不住益凄其。 高適 東平別前衛(wèi)縣李寀少府

今朝欲乘興,隨爾食鱸魚。 高適 送崔功曹赴越

依劉未是詠,訪戴寧忘諸。 齊己 荊渚病中因思匡廬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輩

訪戴情彌切,依劉力不勝。 齊己 酬元員外見寄八韻

典故
人生適意
 
人生貴適意
 
為鱸魚
   
季鷹歸
 
鱸香
  
知機早
 
鱸魚正美
 
張翰思歸
 
膾鱸
 
秋風歸去
 
張翰歸
 
季鷹舟
 
季鷹船
 
秋風鱸鲙
 
秋風張翰
 
吳中菰菜
  
張翰鲙
  
羨季鷹
 
莼魚
 
江東鲙
 
戀鱸魚
 
菰菜鱸魚
 
思菰米
 
步兵鱸
 
步兵興
 
負鱸魚
 
季鷹高致
 
季鷹歸思
 
季鷹鱸鲙
 
江鲙美
 
為莼
   
東歸不為鱸
 
故鄉(xiāng)鱸鲙
 
官許季鷹拋
 
還吳張
 
季鷹高興
 
江鱸有約
 
鲙美菰香
 
鱸魚風起
 
鱸魚為后期
 
秋風憶故鄉(xiāng)
  
憶膾
 
因鱸魚
 
張翰辭東府
 
張翰浮誇
 
張翰命駕
 
張翰憶江東
 
張翰知機
 
張季思鱸
 
張掾秋風
 
扁舟為鱸魚
  
莼鱸
 
故鄉(xiāng)魚美
 
季鷹
 
季鷹在洛
   
鱸魚堪鲙
 
思歸待秋風
  
西風動我歸
 
西風歸計
 
西風憶鱸魚
  
張翰悲秋
 
張翰知終

相關人物
張翰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識鑒〉~393~
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張翰〉~2384~
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也。父儼,吳大鴻臚。翰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會稽賀循赴命入洛,經(jīng)吳閶門,于船中彈琴。翰初不相識,乃就循言譚,便大相欽悅。問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載即去,而不告家人。齊王囧辟為大司馬東曹掾。囧時執(zhí)權,翰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紛,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于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后?!箻s執(zhí)其手,愴然曰:「吾亦與子采南山蕨,飲三江水耳?!购惨蛞娗镲L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著首丘賦,文多不載。俄而囧敗,人皆謂之見機。然府以其輒去,除吏名。

簡釋

憶鱸魚:詠思鄉(xiāng)之情、歸隱之志。唐杜甫《洗兵馬》:“東走無復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p>


例句

扁舟戀南越,豈獨為鱸魚。 儲嗣宗 得越中書

木葉蕭蕭動歸思,西風畫角漢東城。 劉滄 雨后游南門寺

歸路隨楓林,還鄉(xiāng)念莼菜。 劉長卿 早春別趙居士還江左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居

槐暗公庭趨小吏,荷香陂水膾鱸魚。 劉長卿 潁川留別司倉李萬

暫容乘駟馬,誰許戀鱸魚。 劉長卿 送許拾遺還京

何須一箸鱸魚膾,始掛孤帆問釣磯。 吳融 即事

如何不及前賢事,卻謝鱸魚在洛川。 吳融 晚泊松江

嘯父知機先憶魚,季鷹無事已思鱸。 吳融 渡漢江初嘗鳊魚有作

托興非耽酒,思家豈為莼。 唐彥謙 客中感懷

西風張翰苦思鱸,如斯豐味能知否。 唐彥謙

因謝陸內(nèi)史,莼羹何足傳。 孟浩然 峴潭作

憑軒試一問,張翰欲來歸。 孟浩然 登峴山亭寄晉陵張少府

不知鱸魚味,但識鷗鳥情。 孟浩然 與崔二十一游鏡湖寄包賀二公

宿莽非中土,鱸魚豈我鄉(xiāng)。 孫逖 淮陰夜宿二首

鱸鲙??皯洠桓饪刹?。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

六月槐花飛,忽思莼菜羹。 岑參 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

渚畔鱸魚舟上釣,羨君歸老向東吳。 崔顥 維揚送友還蘇州

已被秋風教憶鲙,更聞寒雨勸飛觴。 張南史 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作

張翰思歸何太切,扁舟不住又東歸。 張祜 汴上送客

澧水鱸魚賤,荊門楊柳細。 曹鄴 送厲圖南下第歸澧州

和羹使用非胥靡,憶鲙言詞小季鷹。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越桂留烹張翰鲙,蜀姜供煮陸機莼。 李商隱 贈鄭讜處士

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 李白 秋下荊門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士,秋風忽憶江東行。 李白 行路難三首

張翰江東去,正值秋風時。 李白 送張舍人之江東

非思鱸魚膾,且弄五湖船。 李群玉 將之吳越留別坐中文酒諸侶

一點燈前獨坐身,西風初動帝城砧。 李群玉 請告南歸留別同館(中元作)

莼菜動歸興,忽然聞會吟。 李群玉 送處士自番禺東游便歸蘇臺別業(yè)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家。 李郢 立秋后自京歸家

莫為莼鱸美,天涯滯爾才。 李頻 明州江亭夜別段秀才

交游話我憑君道,除卻鱸魚更不聞。 杜牧 盧秀才將出王屋高名場江南相逢贈別

凍醪元亮秫,寒鲙季鷹魚。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題詩寄贈十韻

彩服鮮華覲渚宮,鱸魚新熟別江東。 杜牧 送劉秀才歸江陵

東走無復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 杜甫 洗兵馬

邵平元入漢,張翰后歸吳。 杜甫 過南岳入洞庭湖

綠塘漾漾煙濛濛,張翰此來情不窮。 溫庭筠 溪上行

東門煙水夢,非獨為鱸魚。 溫庭筠 贈盧長史

江雨瀟瀟帆一片,此行誰道為鱸魚。 溫庭筠 送襄州李中丞赴從事

若教煙水無鷗鳥,張翰何由到五湖。 溫庭筠 題友人居

客邊秋興悲張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懷李十二

往來未若奇張翰,欲鲙霜鯨碧海東。 王初 書秋

嵇康殊寡識,張翰獨知終。 王昌齡 趙十四兄見訪

忽思鱸魚鲙,復有滄洲心。 王維 送從弟蕃游淮南

逢秋不擬同張翰,為憶鱸魚卻嘆嗟。 羅鄴 趁職單于留別闕下知己

魚慚張翰辭東府,鶴怨周颙負北山。 羅隱 寄右省王諫議

長劍一尋歌一奏,此心爭肯為鱸魚。 羅隱 新安投所知

只聞斥逐張公子,不覺悲同楚大夫。 羅隱 杜陵秋思

名慚桂苑一枝綠,鲙憶松江兩箸紅。 羅隱 東歸別常修

高道乍為張翰侶,使君兼是世龍孫。 羅隱 送程尊師之晉陵

留取馀杯待張翰,明年歸棹一從容。 羅隱 送舒州宿松縣傅少府

曾作江南步從事,秋來還復憶鱸魚。 羊士諤 憶江南舊游二首

有莼有魚,君子居焉。 蕭穎士 江有楓一篇十章

鱸魚非不戀,共有客程催。 許棠 江上遇友人

明日掛帆更東去,仙翁應笑為鱸魚。 許渾 再游姑蘇玉芝觀

青桂一枝年少事,莫因鱸鲙涉窮秋。 許渾 別張秀才

早炊香稻待鱸鲙,南渚未明尋釣翁。 許渾 夜歸驛樓

東歸萬里慚張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許渾 張安歲暮

楚客病時無鵩鳥,越鄉(xiāng)歸處有鱸魚。 許渾 贈蕭兵曹先輩

碧水鱸魚思,青山鵩鳥悲。 許渾 途經(jīng)李翰林墓

聞說故園香稻熟,片帆歸去就鱸魚。 趙嘏 江亭晚望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趙嘏 長安晚秋

莼羹若可憶,慚出掩柴扉。 郎士元 贈萬生下第還吳

秋來多見長安客,解愛鱸魚能幾人。 郎士元 送張光歸吳

鄉(xiāng)連南渡思菰米,淚滴東風避杏花。 鄭谷 同志顧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

鱸魚斫鲙輸張翰,橘樹呼奴羨李衡。 鄭谷 漂泊

季鷹可是思鱸鲙,引退知時自古難。 鄭谷 舟行

唯有明公賞新句,秋風不敢憶鱸魚。 鄭谷 送大京兆薛常侍能

蘆筍鱸魚拋不得,五陵珍重五湖春。 鄭谷 送張逸人

橘花低客舍,莼菜繞歸舟。 錢起 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長史兼覲省

謝莊千里思,張翰五湖心。 韋莊 同舊韻

欲將張翰秋江雨,畫作屏風寄鮑昭。 韋莊 江行西望

陶潛政事千杯酒,張翰生涯一葉舟。 韋莊 江邊吟

白羽鳥飛嚴子瀨,綠蓑人釣季鷹魚。 韋莊 桐廬縣作

刀尺不虧繩墨在,莫疑張翰戀鱸魚。 韓偓 閑居

一雁南飛動客心,思歸何待秋風起。 韓翃 和高平朱參軍思歸作

從來此地誇羊酪,自有莼羹定卻人。 韓翃 送客之江寧

加餐共愛鱸魚肥,醒酒仍憐甘蔗熟。 韓翃 送山陰姚丞攜妓之任兼寄山陰蘇少府

鏡水君所憶,莼羹余舊便。 高適 秦中送李九赴越

典故
五湖船
 
五湖舟
 
泛五湖
 
范蠡舟
 
五湖游
  
范蠡船
 
五湖煙月
 
范蠡扁舟
 
五湖去
 
五湖客
 
歸五湖
 
釣五湖
 
五湖范蠡
 
范舟
 
五湖舊約
 
五湖閑
 
范蠡泛舟
 
少伯舟
 
愛五湖
 
五湖扁舟
 
五湖倦客
 
越蠡扁舟
 
越相舟
 
范生智
 
浮家五湖
 
陶朱生
 
漁舟范蠡
 
越相功成去
 
越相煙波
 
朱公江海去
 
扁舟子皮
 
五湖悼
 
五湖愿
 
五湖舟揖

相關人物
范蠡
 
勾踐


《國語》卷二十一〈越語下·范蠡乘輕舟以浮于五湖〉~658~
反至五湖,范蠡辭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復入越國矣?!雇踉唬骸覆还纫勺又^者何也?」對曰:「臣聞之,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臣所以不死者,為此事也。今事已濟矣,蠡請從會稽之罰。」王曰:「所不掩子之惡,揚子之美者,使其身無終沒于越國。子聽吾言,與子分國。不聽吾言,身死,妻子為戮?!狗扼粚υ唬骸赋悸劽?。君行制,臣行意?!顾斐溯p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終極。王命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浹日而令大夫朝之,環(huán)會稽三百里者以為范蠡地,曰:「后世子孫,有敢侵蠡之地者,使無終沒于越國,皇天后土、四鄉(xiāng)地主正之。」
《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3257~
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喟然而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國,吾欲用之家?!鼓顺吮庵鄹∮诮兠仔?,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產(chǎn)積居。與時逐而不責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脩業(yè)而息之,遂至巨萬。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
《吳越春秋》卷十〈勾踐伐吳外傳·勾踐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九月丁未,范蠡辭于王,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義一也。今臣事大王,前則無滅未萌之端,后則無救已傾之禍。雖然,臣終欲成君霸國,故不辭一死一生。臣竊自惟乃使于吳王之慚辱。蠡所以不死者,誠恐讒于太宰嚭,成伍子胥之事,故不敢前死,且須臾而生。夫恥辱之心,不可以大,流汗之愧,不可以忍。幸賴宗廟之神靈,大王之威德,以敗為成,斯湯武克夏商而成王業(yè)者。定功雪恥,臣所以當席日久。臣請從斯辭矣?!乖酵鯋湃黄抡匆隆Q栽唬骸竾看蠓蚴亲?,國之人民是子,使孤寄身托號以俟命矣。今子云去,欲將逝矣,是天之棄越而喪孤也,亦無所恃者矣。孤竊有言,公位乎,分國共之,去乎,妻子受戮?!狗扼辉唬骸赋悸劸淤箷r,計不數(shù)謀,死不被疑,內(nèi)不自欺。臣既逝矣,妻子何法乎?王其勉之,臣從此辭?!鼓顺吮庵?,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適。

例句

天地莊生馬,江湖范蠡舟,逍遙堪自樂,浩蕩信無憂。 高適 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杜甫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

幾人猶憶孫弘閣,百口同乘范蠡舟。 劉長卿 漢陽獻李相公

莊周萬物外,范蠡五湖間。 任華 寄李白

扁舟戀南越,豈獨為鱸魚。 儲嗣宗 得越中書

莫便五湖為隱淪,年年三十升仙人。 劉商 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

巧分孤島思何遠,欲似五湖心易迷。 劉威 題許子正處士新池

五湖仙島幾年別,九轉(zhuǎn)藥爐深夜開。 劉滄 贈隱者

明日東歸變名姓,五湖煙水覓何人。 劉長卿 贈秦系

九陌要津勞目擊,五湖閑夢誘心期。 唐彥謙 東韋曲野思

莫羨扁舟興,功成去不難。 崔涂 秋夕送友人歸吳

日下未馳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戎昱 秋日感懷

莫怪當歡卻惆悵,全家欲上五湖舟。 曹鄴 碧尋宴上有懷知己

誰知此中興,寧羨五湖人。 朱慶余 湖中閑夜遣興

五湖僧獨往,此去與誰期。 朱慶余 送惠雅上人西游

請君看取百年事,業(yè)就扁舟泛五湖。 李泌 長歌行

范子何曾愛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李白 悲歌行

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李白 書情題蔡舍人雄

陶朱雖相越,本有五湖心。 李白 留別王司馬嵩

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二首

越水吳山任興行,五湖云月掛高情。 李群玉 寄張祜

非思鱸魚膾,且弄五湖船。 李群玉 將之吳越留別坐中文酒諸侶

煙波自此扁舟去,小酌文園杳未期。 李群玉 湘陰江亭卻寄友人

五湖歸去孤舟月,六國平來兩鬢霜。 李郢 贈羽林將軍

畢竟成功何處是,五湖云月一帆開。 杜牧 聞開江相國宋下世二首

他歲若教如范蠡,也應須入五湖煙。 杜牧 行經(jīng)廬山東林寺

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終始郭汾陽。 杜牧 云夢澤

永系五湖舟,悲甚田橫客。 杜甫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不為感恩酬未得,五湖閑作釣魚師。 杜荀鶴 出關投孫侍御

青云快活一未見,爭得安閑釣五湖。 杜荀鶴 早發(fā)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皇甫冉 賦得荊溪夜湍送蔣逸人歸義興山

微風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盧綸 觀袁修侍郎漲新池

何言奉杯酒,得見五湖心。 盧綸 陪中書李紓舍人夜泛東池

知君當永夜,獨釣五湖隅。 鄭巢 送韋弇

誰知一沼內(nèi),亦有五湖心。 鄭損 釣閣

五湖煙網(wǎng)非無意,未去難忘國士知。 鄭谷 春暮詠懷寄集賢韋起居袞

閑看薛稷鶴,共起五湖心。 鄭谷 秘閣伴直

頃來荷策干明主,還復扁舟歸五湖。 錢起 送褚大落第東歸

乃悟范生智,足明漁父賢。 陶翰 贈房侍御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歸。 雍陶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六首

五湖竟負他年志,百戰(zhàn)空垂異代名。 韓偓 過臨淮故里

卻恨韓彭興漢室,功成不向五湖游。 高駢 寫懷二首

典故    
斲輪妙
 
笑斲輪
 
愧斲輪
 
慚輪扁
 
輪扁秘
 
車輪斲
 
相關人物
輪扁


《莊子集釋》卷五中〈外篇·天道〉~490~
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斲輪于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乖唬骸甘ト嗽诤??」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馆啽庠唬骸赋家?,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shù)存焉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典故
天地一蜉蝣
 
赤壁洞簫
 
吹簫有約
 
洞簫聽罷
 
客有洞簫者
 
倚歌簫客
 
馀音不絕如縷
 
與客泛舟赤壁
 
蘇子扁舟


《蘇軾文集》卷一〈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箍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若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淮朔遣苊系轮姾酰课魍目?,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固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典故
見垣一壁

相關人物
扁鵲


《史記》卷一百五〈扁鵲倉公列傳·扁鵲〉~2785~
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鵲私坐,閒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贡怡o曰:「敬諾?!鼓顺銎鋺阎兴幱璞怡o:「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鼓讼と∑浣綍M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jié),特以診脈為名耳。為醫(y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當晉昭公時,諸大夫彊而公族弱,趙簡子為大夫,專國事。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于是召扁鵲。扁鵲入視病,出,董安于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吾所以久者,適有所學也。帝告我:「晉國且大亂,五世不安。其后將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埂还珜O支書而藏之,秦策于是出。夫獻公之亂,文公之霸,而襄公敗秦師于殽而歸縱淫,此子之所聞。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間,間必有言也?!咕佣瞻?,簡子寤,語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游于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羆來,我又射之,中羆,羆死。帝甚喜,賜我二笥,皆有副。吾見兒在帝側(cè),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帝告我:『晉國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將大敗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書而藏之。以扁鵲言告簡子,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其后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國中治穰過于眾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fā)于外,則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畜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蹶而死?!贡怡o曰:「其死何如時?」曰:「雞鳴至今?!乖唬骸甘蘸??」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埂秆猿箭R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鄭,未嘗得望精光侍謁于前也。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怪惺釉唬骸赶壬脽o誕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聞上古之時,醫(y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镵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jié)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練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菇K日,扁鵲仰天嘆曰:「夫子之為方也,若以管窺天,以郤視文。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病應見于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眾,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為不誠,試入診太子,當聞其耳鳴而鼻張,循其兩股以至于陰,當尚溫也?!怪惺勇劚怡o言,目眩然而不瞬,舌撟然而不下,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于中闕,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于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寡阅┳洌驀u唏服臆,魂精泄橫,流涕長潸,忽忽承镴,悲不能自止,容貌變更。扁鵲曰:「若太子病,所謂『尸蹶』者也。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繵緣,中經(jīng)維絡,別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內(nèi)行,下內(nèi)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絕陽,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太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凡此數(shù)事,皆五藏蹙中之時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贡怡o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以八減之齊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太子起坐。更適陰陽,但服湯二旬而復故。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贡怡o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够负钤唬骸腹讶藷o疾?!贡怡o出,桓侯謂左右曰:「醫(y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购笪迦?,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够负钤唬骸腹讶藷o疾?!贡怡o出,桓侯不悅。后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間,不治將深?!够负畈粦1怡o出,桓侯不悅。后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负钍谷藛柶涔省1怡o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购笪迦?,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负钏焖馈J故ト祟A知微,能使良醫(yī)得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y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于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并,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y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yī);過雒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y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yī):隨俗為變。秦太醫(yī)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鵲也,使人刺殺之。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典故
西子扁舟

相關人物
西施


《吳地記》
《越絕書》曰:「西施亡吳國后,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span>
典故
張翰扁舟

相關人物
張翰


《世說新語》下卷上《任誕》
賀司空入洛赴命,為太孫舍人。經(jīng)吳閶門,在船中彈琴。張季鷹本不相識,先在金閶亭,聞弦甚清,下船就賀,因共語。便大相知說。問賀:「卿欲何之?」賀曰:「入洛赴命,正爾進路?!箯堅唬骸肝嵋嘤惺卤本!挂蚵芳妮d,便與賀同發(fā)。初不告家,家追問乃知。

例句

扁舟不獨如張翰,白帽還應似管寧。 杜甫 嚴中丞枉駕見過

典故
相關人物
輪扁
 
齊桓公(名小白)


《莊子》外篇·卷五中《天道》
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斲輪于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乖唬骸甘ト嗽诤??」公曰:「已死矣?!乖唬骸溉粍t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馆啽庠唬骸赋家惨猿贾掠^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shù)存焉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例句

車輪徒已斲,堂構(gòu)惜仍虧。 杜甫 偶題

《國語辭典》:扁舟  拼音:piān zhōu
小船。唐。王昌齡 盧溪主人詩:「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顾巍LK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國語辭典》:扁鵲(扁鵲)  拼音:biǎn què
春秋戰(zhàn)國時名醫(yī)。姓秦,名越人。唯《史記》所載扁鵲故事,則非一人,而以扁鵲為良醫(yī)的代稱。因居于盧國,故也稱為「盧醫(yī)」?!读凶?。湯問》:「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埂段倪x。枚乘。七發(fā)》:「雖令扁鵲治內(nèi),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國語辭典》:輪扁(輪扁)  拼音:lún biǎn
春秋時齊國人,名扁,善作輪。后指技藝精湛的名匠?!赌淆R書。卷五二。文學傳。陸厥》:「韻與不韻,復有精粗,輪扁不能言,老夫亦不盡辨此。」
《漢語大詞典》:扁榜
亦作“ 扁牓 ”。 即扁額。 宋 陸游 《今上皇帝賜包道成御書崇道庵額》:“於是皇帝聞而異之,故有扁榜之賜?!?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大駕初駐蹕 臨安 ,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賈輻輳,又剏立官府,扁牓一新?!?宋 樓鑰 《太府卿王公墓志銘》:“筑圃北山之麓,取 孔德璋 《移文》中語列為扁牓?!?宋 岳珂 桯史·太學祭齋碑:“凡列齋扁榜,至除夕必相率祭之?!眳⒁姟?扁額 ”。
《國語辭典》:扁額(扁額)  拼音:biǎn é
題大字于木板,高掛于門上的橫額。宋。岳珂《桯史。卷一○。劉蘊古》:「初吳山有伍員祠,瞰阛阓,都人敬事之,有富民捐貲為扁額,金碧甚侈?!挂沧鳌肛翌~」。
《國語辭典》:乘興(乘興)  拼音:chéng xìng
趁著興致好的時候?!稌x書。卷八○。王羲之傳》:「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安道邪!」《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忽聞小童之耳,意思甚快,乘興離榻,覺得體力輕健,與平日無病時節(jié)無異?!?/div>
《漢語大詞典》:剡溪興(剡溪興)
指隱居逸游造訪故友的興致。 唐 李白 《秋山寄衛(wèi)尉張卿及王徵君》詩:“雖然 剡溪 興,不異 山陰 時。”參見“ 剡溪船 ”。
《漢語大詞典》:剡溪船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王子猷 居 山陰 ,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詠 左思 《招隱詩》。忽憶 戴安道 ,時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隱居逸游,造訪故友。 唐 李白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diào)》詩:“多酤 新豐 醁,滿載 剡溪 船?!?元 趙孟俯 《次韻王時觀》:“欲説舊游渾似夢,何時重上 剡溪 船?!?/div>
《漢語大詞典》:剡溪船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王子猷 居 山陰 ,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詠 左思 《招隱詩》。忽憶 戴安道 ,時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隱居逸游,造訪故友。 唐 李白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diào)》詩:“多酤 新豐 醁,滿載 剡溪 船?!?元 趙孟俯 《次韻王時觀》:“欲説舊游渾似夢,何時重上 剡溪 船?!?/div>
《漢語大詞典》:回舟興(回舟興)
王子猷 居 山陰 ,夜大雪,忽憶在 剡溪 的 戴安道 ,即乘小船訪之。到門口不進而返。人問其故, 王 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事見《世說新語·任誕》。 唐 李白 《贈崔侍御》詩:“不取回舟興,而來命駕尋?!?/div>
《漢語大詞典》:尋戴(尋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王子猷 居 山陰 ,夜大雪……忽憶 戴安道 。時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后因稱訪友為“尋戴”。 前蜀 韋莊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詩:“踏雪偶因?qū)?戴 客,論文還比聚星人?!?/div>
分類:訪友
《漢語大詞典》:山陰夜雪(山陰夜雪)
猶言山陰乘興。 唐 李白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詩:“卷簾見月清興來,疑是 山陰 夜中雪?!?宋 范成大 《次韻馬少伊郁舜舉寄示同游石湖詩卷》之七:“瀟灑 王郎 亦勝流,今年何事阻清游?當家風味今如此,孤負 山陰 夜雪舟?!弊宰ⅲ骸?王必大 獨不赴二公同游之約。”參見“ 山陰乘興 ”。
《漢語大詞典》:山陰乘興(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陰 ,夜大雪……忽憶 戴安道 ( 戴逵 ),時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 王 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后因以“山陰乘興”指訪友。 唐 羅隱 《寄崔慶孫》:“交情澹薄應長在,俗態(tài)流離且勉旃。還擬 山陰 一乘興,雪寒難得渡江船。” 宋 張孝祥 《踏莎行》詞:“ 山陰 乘興不須回, 毗耶 問疾難為對。”
分類:訪友
《漢語大詞典》:山陰興(山陰興)
指訪友、會友的興致。 唐 盧綸 《上巳日花樓宴》詩:“徒記 山陰 興,祓禊乃為榮?!?宋 蘇軾 《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頗訝 王子猷 ,忽起 山陰 興。” 宋 黃庭堅 《次韻任道雪中同游東皋之作》:“更有 山陰 興,能無 秦 復陶。”參見“ 山陰乘興 ”。
分類:訪友興致
《漢語大詞典》:山陰乘興(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陰 ,夜大雪……忽憶 戴安道 ( 戴逵 ),時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 王 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后因以“山陰乘興”指訪友。 唐 羅隱 《寄崔慶孫》:“交情澹薄應長在,俗態(tài)流離且勉旃。還擬 山陰 一乘興,雪寒難得渡江船?!?宋 張孝祥 《踏莎行》詞:“ 山陰 乘興不須回, 毗耶 問疾難為對?!?/div>
分類:訪友
《漢語大詞典》:山陰道(山陰道)
用 王徽之 訪 戴逵 事,以寄托對友人的懷念或惜別之情。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懷盧十四侍御弟》詩:“燭斜初近見,舟重竟無聞。不識 山陰 道,聽雞更憶君?!?宋 王沂 孫《齊天樂·贈秋厓道人西歸》詞:“冷煙殘水 山陰 道,家家擁門黃葉…… 江 南恨切,問還與何人,共歌新闋?”參見“ 山陰乘興 ”。
《漢語大詞典》:山陰乘興(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陰 ,夜大雪……忽憶 戴安道 ( 戴逵 ),時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 王 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后因以“山陰乘興”指訪友。 唐 羅隱 《寄崔慶孫》:“交情澹薄應長在,俗態(tài)流離且勉旃。還擬 山陰 一乘興,雪寒難得渡江船?!?宋 張孝祥 《踏莎行》詞:“ 山陰 乘興不須回, 毗耶 問疾難為對。”
分類:訪友
《漢語大詞典》:憶戴(憶戴)
比喻想念友人。 唐 錢起 《山齋讀書寄時校書杜叟》詩:“憶 戴 差過 剡 游仙慣入壺。” 唐 李端 《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詩:“繫舟偏憶 戴 ,炊黍愿期 張 ?!眳⒁姟?訪戴 ”。
分類:想念友人
《國語辭典》:訪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晉王徽之雪夜乘興坐小船往剡溪訪戴逵的勝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后為拜訪朋友的代稱。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詩:「訪戴昔未偶,尋稽此相得?!?/div>
分類:訪友
《漢語大詞典》:扁舟乘興(扁舟乘興)
晉 王徽之 居 山陰 ,雪夜念及好友 戴逵 ,即乘小船去 剡溪 訪之。經(jīng)宿方至,至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 王 曰:“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 戴 ?”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后因以“扁舟乘興”為訪友的典故。 明 高啟 《題朱氏梅雪軒》詩:“雪晴花發(fā)須相記,我亦扁舟乘興來?!眳⒁姟?訪戴 ”。
《國語辭典》:訪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晉王徽之雪夜乘興坐小船往剡溪訪戴逵的勝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后為拜訪朋友的代稱。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詩:「訪戴昔未偶,尋稽此相得?!?/div>
分類:訪友
《國語辭典》:興盡(興盡)  拼音:xìng jìn
興致竭盡?!稌x書。卷八○。王羲之傳》:「乘興而行,興盡而反。」《紅樓夢》第六三回:「原要這樣才有趣,必至興盡了,反無后味了。」
分類:興致竭盡
《國語辭典》:訪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晉王徽之雪夜乘興坐小船往剡溪訪戴逵的勝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后為拜訪朋友的代稱。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詩:「訪戴昔未偶,尋稽此相得?!?/div>
分類:訪友
《國語辭典》:返棹  拼音:fǎn zhào
把船開回來。泛指返回。如:「此去經(jīng)年,不知何時返棹。」
《漢語大詞典》:季鷹魚(季鷹魚)
指鱸魚。后人亦用為隱居不仕、閑適安居的典故。典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 張季鷹 ( 張翰 ),辟 齊王 東曹掾,在 洛 。見秋風起,因思 吳 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唐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題詩寄贈十韻》:“凍醪 元亮 秫,寒鱠 季鷹 魚?!?前蜀 韋莊 《桐廬縣作》詩:“白羽鳥飛 嚴子 瀨,緑蓑人釣 季鷹魚 ?!?/div>
《國語辭典》:張翰(張翰)  拼音:zhāng hàn
人名。字季鷹,晉吳郡人,生卒年不詳。雅有清才,善屬文,縱任不拘,時稱為「江東步兵」。齊王囧辟為大司馬東曹掾,知囧將敗,又因秋風起,思吳中菰菜、莼羹、鱸膾,遂歸吳。性至孝,遭母喪,哀毀逾恒,著有〈首邱賦〉等數(shù)十篇。
《漢語大詞典》:思歸張翰(思歸張翰)
泛指思鄉(xiāng)欲棄官歸隱的人。 元 趙孟俯 《至元壬辰由集賢出知濟南暫還吳興賦詩書懷》之二:“多病 相如 已倦游,思歸 張翰 況逢秋?!眳⒁姟?思鱸蒓 ”。
《漢語大詞典》:思鱸莼(思鱸蒓)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 張季鷹 ( 張翰 )辟 齊王 東掾,在 洛 ,見秋風起,因思 吳中 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后因以“思鱸蒓”喻思鄉(xiāng)歸隱。 宋 陸游 《自小云頂上云頂寺》詩:“故鄉(xiāng)歸去來,歲晚思鱸蒓?!币嘧鳌?思鱸膾 ”、“ 思蒓鱸 ”。 唐 鄭谷 《舟行》:“ 季鷹 可是思鱸膾,引退知時自古難。” 清 李漁 《比目魚·肥遁》:“昔人思蒓鱸而歸隱,鱸魚乃隱逸之兆,這等看來,我和你一世安閒了。”
分類:歸隱
《國語辭典》:思鱸(思鱸)  拼音:sī lú
晉張翰因見秋風起而思念故鄉(xiāng)吳地所產(chǎn)的菰菜、莼羹、鱸魚膾等,有所感觸而辭官歸鄉(xiāng)。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張翰傳》。后用以比喻不慕官位,思鄉(xiāng)歸隱。宋。陸游 枕上作詩:「采若未能浮楚澤,思鱸猶欲釣吳松?!挂沧鳌杆驾弧?。
《漢語大詞典》:憶鲙(憶鱠)
猶憶莼鱸。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之五:“和羹使用非胥靡,憶鱠言詞小 季鷹 。”
分類:憶莼鱸
《漢語大詞典》:憶鱸魚(憶鱸魚)
猶憶莼鱸。 唐 杜甫 《洗兵馬》詩:“東走無復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div>
分類:憶莼鱸
《漢語大詞典》:菜羹
用蔬菜煮的羹。禮記·玉藻:“子卯,稷食菜羹?!?孔穎達 疏:“以稷穀為飯,以菜為羹而食之。”論語·鄉(xiāng)黨:“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span id="nmwwr4g" class="book">《后漢書·崔瑗傳》:“居常蔬食菜羹而已?!?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一:“乃用瓦盆盛粟米飯,瓦罐盛菜羹?!?/div>
分類:菜羹蔬菜
《國語辭典》:莼羹鱸膾(蓴羹鱸膾)  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
晉朝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有歸隱故里之思。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張翰傳》。比喻歸隱之思。宋。辛棄疾沁園春。三徑初成〉詞:「意倦須還,身閒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挂沧鳌篙击|」。
分類:辭官
《漢語大詞典》:莼菜(蓴菜)
即莼菜。又名鳧葵。多年生水草。葉片橢圓形,浮水面。莖上和葉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紅色,嫩葉可做湯菜。 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薄采其茆:“茆與荇葉相似,南人謂之蓴菜?!?唐 劉長卿 《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詩:“歸路隨楓林,還鄉(xiāng)念蓴菜。” 清 馮延年 《秋月庵春暮》詩:“時光忽憶蓴菜滑,采摘不厭輕舟勞?!?/div>
《漢語大詞典》:鱸膾(鱸膾)
亦作“ 鱸鱠 ”。 鱸魚膾。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芋羹真底可,鱸膾漫勞思?!?元 朱?;?/a> 《和韻簡天則上天》:“故鄉(xiāng)鱸鱠牽歸思,近砌蛩聲攪夜眠?!?明 王世貞 《送顧舍人使金陵還松江》詩:“汝豈因鱸膾,吾曾識鳳毛?!?清 陳夢雷 《秋興》詩之八:“當年起草侍明光,鱸鱠娛親請尚方。”參見“ 鱸魚膾 ”。
《漢語大詞典》:鱸魚膾(鱸魚膾)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 張季鷹 辟 齊王 東曹掾,在 洛 ,見秋風起,因思 吳中 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 齊王 敗,時人皆謂為見機?!焙笠蛞浴镑|魚膾”為思鄉(xiāng)賦歸之典。 唐 王維 《送從弟蕃游淮南》:“歸來見天子,拜爵賜黃金;忽思鱸魚膾,復有滄洲心。”亦作“ 鱸魚鱠 ”。 唐 李白 《秋下荊門》:“此行不為鱸魚鱠,自愛名山入 剡中 。”
《漢語大詞典》:鱸鄉(xiāng)(鱸鄉(xiāng))
產(chǎn)鱸魚之鄉(xiāng)。泛指 江 南水鄉(xiāng)。 宋 陸游 《和范待制秋日書懷》之一:“欲與眾生共安隱,秋來夢不到鱸鄉(xiāng)。”《掃迷帚》第二四回:“前讀手函,知足下運 龍門 手筆,補鱸鄉(xiāng)紀聞?!?/div>
《國語辭典》:鱸魚(鱸魚)  拼音:lú yú
一種常見的食用魚。肉質(zhì)肥美,切成細塊煮食,自古即為江南地區(qū)的一道名菜,當?shù)厝朔Q為「鱸膾」。而清燉的鱸魚,能使傷口盡早瘉合,是手術后病人極佳補品。參見「鱸」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 張季鷹 辟 齊王 東曹掾,在 洛 ,見秋風起,因思 吳中 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 齊王 敗,時人皆謂為見機?!焙笠蛞浴镑|魚膾”為思鄉(xiāng)賦歸之典。 唐 王維 《送從弟蕃游淮南》:“歸來見天子,拜爵賜黃金;忽思鱸魚膾,復有滄洲心?!币嘧鳌?鱸魚鱠 ”。 唐 李白 《秋下荊門》:“此行不為鱸魚鱠,自愛名山入 剡中 ?!?/div>
《漢語大詞典》:五湖心
謂隱退江湖之志。 唐 李白 《留別王司馬嵩》詩:“ 陶朱 雖相 越 ,本有五湖心?!?宋 蘇軾 《書皇親畫扇》詩:“誰謂風流貴公子,筆端還有五湖心?!?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02871' target='_blank'>《青箱雜記》卷五引 宋 錢昆 《題淮陰侯廟》詩:“隆準早知同鳥喙,將軍應起五湖心。”參見“ 五湖 ”。
分類:隱退江湖
《國語辭典》:五湖  拼音:wǔ hú
湖泊名:(1)太湖。《國語。越語下》:「戰(zhàn)于五湖?!固?。劉長卿 餞別王十一南游詩:「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2)洞庭湖?!俄n非子。初見秦》:「秦與荊人戰(zhàn),大破荊,襲郢,取洞庭五湖江南?!?3)太湖及其附近的胥、蠡、洮、滆四湖。宋。吳文英八聲甘州。渺空煙四遠〉詞:「宮里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div>
《漢語大詞典》:妙斲
精妙的刀斧工。泛指功力精深的技能。 宋 蘇軾 《次韻李端叔謝送牛戩鴛鴦竹石圖》:“時來未可知,妙斲待 輪扁 ?!?宋 陳造 《寄二孫》詩:“良匠有妙斲,惰農(nóng)無厚收?!?/div>
《漢語大詞典》:斲輪手(斲輪手)
亦作“斵輪手”。 經(jīng)驗豐富、技藝精湛的人。后常喻指詩文等方面的高手。 宋 蘇軾 《嘲子由》詩:“妙哉斵輪手,堂下笑 桓公 。”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去路縹緲中仍收束完密,神不外散,是為斲輪手?!?/div>
《漢語大詞典》:老斲輪(老斵輪)
莊子·天道:“ 輪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斵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shù)存焉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輪?!焙笠蛞浴袄蠑掭啞敝^精于其藝,經(jīng)驗豐富的老手。亦省稱“ 老斵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包佶:“ 佶 天才贍逸,氣宇清深,心醉古經(jīng),神和大雅,詩家老斵也。與 劉長卿 、 竇叔向 諸公皆莫逆之愛?!?/div>
《國語辭典》:輪扁斲輪(輪扁斲輪)  拼音:lún biǎn zhuó lún
春秋時齊國人輪扁斲木為輪,得心應手,并以為口不能傳授個中奧秘。典出《莊子。天道》。后比喻高手長期戮力實踐而技藝精微。宋。黃庭堅〈戲題小雀捕飛蟲畫扇〉詩:「丹青妙處不可傳,輪扁斲輪如此用?!?/div>
《漢語大詞典》:斫輪
1.亦作"斫輪"。
2.斫木制造車輪。
3.借指經(jīng)驗豐富、水平高超。
4.指經(jīng)驗豐富、水平高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