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瞢然
懵懂;糊里糊涂的樣子。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生忽若惛睡,瞢然久之,方乃發(fā)悟前事,遂流涕請還?!?元 劉壎 隱居通議·理學一:“兒童初學,蒙昧未開,故瞢然無知?!?/div>
《國語辭典》:渾化(渾化)  拼音:hún huà
1.完全融為一體。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陸原靜書》:「來書云:『質(zhì)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弧姑?。呂坤《呻吟語。卷二之一。修身》:「故學者與天理處,始則敬之如師保,既而親之如骨肉,久則渾化為一體?!?br />2.懵懂樸實。如:「他是個渾化的人,從來不跟人計較這些小事?!?/div>
《漢語大詞典》:晦晦
懵懂;昏暗。《莊子·知北游》:“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彼何人哉?” 清 龔自珍 《燕昭王求仙臺賦》:“燥風枯人,大川生塵,晦晦蠢蠢,渴我萬民。”
分類:懵懂昏暗
《漢語大詞典》:蒙騰(矇騰)
猶懵懂。神志不清醒貌。 宋 陶谷 清異錄·酒漿:“酒國安恬,無君臣貴賤之拘,無財利之圖,無刑罰之避,陶陶焉,蕩蕩焉,其樂可得而量也。轉(zhuǎn)而入於飛蜨都,則又蒙騰浩渺而不思覺也?!?br />模糊不清。 元 貫云石 《點絳唇·詩酒風流》套曲:“直喫的酩酊疏狂罷手,也不記誰扶下翠樓,眼矇騰口角涎稠。”
《漢語大詞典》:夢中(夢中)
(1).睡夢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極之南隅有國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國 ,陰陽之氣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南朝 梁 沈約 《別范安成》詩:“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span id="5xntltr"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説著,便把他夢中所聞所見,云端里的情節(jié),詳細告訴了那 畢生 一遍。” 陶鑄 《一室》詩:“ 井岡 曉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夢中?!?br />(2).比喻懵懂糊涂,受人欺騙。《三國演義》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 操 躍起拔劍斬之,復(fù)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3). 夢澤 之中。左傳·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棄諸 夢 中?!?/div>
《國語辭典》:冥冥  拼音:míng míng
1.遠空。唐。杜甫寄韓諫議注〉詩:「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
2.幽暗、晦暗。《文選。江淹。雜體詩。潘黃門》:「夢寐復(fù)冥冥,何由覿爾形?!固?。張籍〈猛虎行〉:「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村行?!?br />3.私下、暗中?!盾髯?。修身》:「行乎冥冥而施乎無報,而賢不肖一焉?!?br />4.鬼魂所在之處。如:「下合冥冥」。
《國語辭典》:邈然  拼音:miǎo rán
高遠的樣子。唐。李白古風〉詩:「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div>
《漢語大詞典》:韞蠢(韞蠢)
懵懂愚昧。《晉書·文苑傳·王沈》:“韞蠢者以色厚為篤誠?!?/div>
分類:懵懂愚昧
《漢語大詞典》:儚僜
懵懂,半睡半醒的樣子。 唐 元稹 《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有時鞭款段,盡日醉儚僜?!?/div>
分類:懵懂
《漢語大詞典》:迷丟沒鄧(迷丟沒鄧)
糊涂,懵懂。 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一折:“為甚么叨叨絮絮占著是迷丟沒鄧的混。”亦作“ 迷丟答都 ”。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早是我希颩胡都喜,則管里迷丟答都問。”
分類:糊涂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