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詞典 1分類詞匯 4
《漢語大詞典》:慌慌
匆忙;慌張。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一折:“老院公為什么這般慌慌的來?”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瑞貞 ﹞提著一大包檀香木和柱香由通大客廳的門慌慌走進來?!?br />恍恍惚惚。 宋 范成大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之二:“目慌慌蟻旋磨,頭岑岑鼇負山?!?/div>
《國語辭典》:失志  拼音:shī zhì
1.不如意、不得志。《文選。宋玉。高唐賦》:「長吏隳官,賢士失志?!固?。韓愈〈馬厭谷〉詩:「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
2.昏昧、心神恍惚?!队魇烂餮?。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只因這老狗失志,說了這幾句言語,況兼兩個兒子,又是愚蠢之人,不省法度的?!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四:「又或用術攝其魂,使他顛蹶狂謬,失志而死?!?br />3.沒志氣、失去勇氣。如:「你別失志!失敗一次算什么!」
《漢語大詞典》:騰騰兀兀(騰騰兀兀)
猶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唐 方干 《陽亭言事獻漳州于使君》詩:“重疊山前對酒罇,騰騰兀兀度朝昏。” 唐 白居易 《題石山人》詩:“騰騰兀兀在人間,貴賤賢愚盡往還。” 前蜀 貫休 《山居詩》之十三:“騰騰兀兀步遲遲,兆朕消磨只自知。” 明 高攀龍 《靜庵華翁七十序》:“澄湛虛明,心冥太始,無善無惡,騰騰兀兀,念靜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蹅蹅忽忽
步履搖晃。形容恍恍惚惚。 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一折:“只見他蹅蹅忽忽,身子兒無些分寸,覷不的那姦姦詐詐沒精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