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富寵(富寵)
富貴榮耀。逸周書·大戒:“富寵極足是大極,內(nèi)心其離?!?span id="fiem1if" class="book">《國語·晉語八》:“夫 卻昭子 ,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軍,恃其富寵,以泰于國,其身尸於朝,其家滅於 絳 ?!?/div>
分類:富貴榮耀
《國語辭典》:福不盈眥(福不盈眥)  拼音:fú bù yíng zì
比喻福分不能長久。《文選。班固。答賓戲》:「福不盈眥,禍盈于世?!?/div>
《漢語大詞典》:都頭異姓(都頭異姓)
謂富貴至極。新唐書·劉悟傳:“﹝ 郭岌 ﹞事 悟 為牙將,常樂 滏山 秀峻,曰:‘我死必葬此。’望氣者言:‘其地當(dāng)三世為都頭異姓?!?河北 謂都頭異姓,至貴稱也?!?/div>
分類:富貴至極
《國語辭典》:方面大耳  拼音:fāng miàn dà ěr
形容富貴的相貌?!端问贰>砣?。太祖本紀(jì)三》:「帝王之興,自有天命,周世宗見諸將方面大耳者皆殺之,我終日侍側(cè),不能害也。」《儒林外史》第四回:「轎子將近,遠(yuǎn)遠(yuǎn)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里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div>
分類:富貴貴之
《漢語大詞典》:虎體原斑(虎體原斑)
比喻出身高門貴族,富貴本自有,不待外求。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二本楔子:“花根本艷公卿子,虎體原斑將相孫。”亦作“ 虎體鵷班 ”、“ 虎體元斑 ”。 元 王實(shí)甫 《麗春堂》第一折:“花根本艷公卿子,虎體鵷班將相孫?!?元 無名氏 《雁門關(guān)》第二折:“花根本艷,虎體元斑?!?/div>
《漢語大詞典》:還鄉(xiāng)晝錦(還鄉(xiāng)晝錦)
漢書·項(xiàng)籍傳:“ 羽 見 秦 宮室皆已燒殘,又懷思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顏師古 注:“言無人見之,不榮顯矣?!焙笠浴斑€鄉(xiāng)晝錦”謂富貴還歸故鄉(xiāng),猶如衣錦晝行,以示榮顯。 清 汪繹 《項(xiàng)羽》詩:“英雄豈學(xué)書生筭,也作還鄉(xiāng)晝錦看?!?/div>
《漢語大詞典》:被繡晝行(被繡晝行)
穿著錦繡衣服白天出行。謂富貴而夸耀于人。 晉 陸云 《贈鄱陽府君張仲膺》詩之四:“被繡晝行,昔人攸羨?!眳⒁姟?衣錦晝行 ”。
《漢語大詞典》:衣錦晝行(衣錦晝行)
見“ 衣繡晝行 ”。
《國語辭典》:寶馬香車(寶馬香車)  拼音:bǎo mǎ xiāng chē
裝飾華麗的車馬。唐。沈佺期 上已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詩:「寶馬香車清渭濱,紅桃碧柳禊堂春?!埂度龂萘x》第一六回:「連夜具辦妝奩,收拾寶馬香車,令宋憲、魏續(xù)一同韓胤送女前去?!挂沧鳌赶丬噷汃R」。
《國語辭典》:乘車戴笠(乘車戴笠)  拼音:chéng chē dài lì
古時越人性率樸,與人結(jié)交有禮儀,封土壇,祭以雞犬,祝曰:「卿雖乘車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車揖?!挂姇x。周處《風(fēng)土記》。比喻情誼深篤,不因貴賤而改變。唐。元稹〈酬東川李相公十六韻啟〉:「昔楚人始交,必有乘車戴笠不忘相揖之誓,誠以為富貴不相忘之難也?!?/div>
《漢語大詞典》:鹺茵(鹺茵)
鹽商、鹽官用的華美席墊。借指家世富貴而不學(xué)無術(shù)的人。 清 王韜 《代上廣州府馮太守書》:“當(dāng)時所有承充礦務(wù)者,類多紈袴鹺茵,不識礦苗之衰旺?!?/div>
《國語辭典》:窮富極貴(窮富極貴)  拼音:qióng fù jí guì
十分富貴?!侗阕印?nèi)篇。暢玄》:「故窮富極貴,不足以誘之焉,其馀何足以悅之乎?!挂沧鳌父F貴極富」。
分類:富貴
《漢語大詞典》:親疏貴賤
親密、疏遠(yuǎn)、富貴、貧賤的種種關(guān)系。指各種不同身分、不同關(guān)系的人。例如:使親疏貴賤長幼男女之理皆形見予樂?!?a target='_blank'>史記·樂書》
《國語辭典》:輕裘肥馬(輕裘肥馬)  拼音:qīng qiú féi mǎ
輕暖的皮衣,肥碩的馬。語本《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剐稳萆詈郎?。宋。辛棄疾 水龍吟。稼軒何必長貧詞:「蒼顏照影,故應(yīng)流落,輕裘肥馬?!姑鳌V鞕?quán)《荊釵記》第八出:「輕裘肥馬錦雕鞍,重裀列鼎珍羞饌?!挂沧鳌阜蜀R輕裘」。
《國語辭典》:貧賤不能移(貧賤不能移)  拼音: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雖然貧窮低賤但仍不改其操守。《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div>
《國語辭典》:貧賤驕人(貧賤驕人)  拼音:pín jiàn jiāo rén
賢者雖然貧賤,但能恪守道義,無所茍求,不但不覺可恥,而且自豪。語出《史記。卷四四。魏世家》:「子擊逢文侯之師田子方于朝歌,引車避,下謁。田子方不為禮。子擊因問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弧购髞肀硎緦?quán)貴的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