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學科(學科)  拼音:xué kē
1.依學問內容、性質所劃分的科別。如數學、物理、化學等。
2.知識理論的科目,相對于術科而言。
《漢語大詞典》:詞學科(詞學科)
宋 代科舉名目之一。此科只試文辭,不貴記聞,與博學宏詞科稍異。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制科詞賦三經宏博:“於是始設詞學科,試以制表,取其能駢儷;試以銘序,取其記故典。自南渡以后,始復詞賦, 孝宗 始復制策,而詞學科不廢?!?span id="xpmtfyp"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二》:“ 理宗 嘉熙 三年,臣僚奏:‘詞科實代王言,久不取人,日就廢弛。蓋試之太嚴,故習之者少。今欲除博學宏詞科從舊三歲一試外,更降等立科……其科目,則去“宏博”二字,止稱詞學科?!眳⒁姟?詞科 ”。
《漢語大詞典》:詞科(詞科)
科舉名目之一。此科主要選拔學問淵博,文辭清麗,能草擬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宋 代又為宏詞科、詞學兼茂科、博學宏詞科的通稱。 清 代則專指博學鴻詞科。 唐 無名氏 玉泉子:“ 德裕 嘗為藩府從事日,同院 李評事 以詞科進,適與 德裕 同官?!?宋 周密 齊東野語·真西山:“於是與之延譽於朝,而繼中詞科,遂為世儒宗焉?!?黃人 《〈清文匯〉序》:“繼世之主,懋學右文;兩舉詞科,而駿雄游彀;宏開四庫,而文獻朝宗?!眳㈤?span id="ygdaskx"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二》。
《國語辭典》:基本學科(基本學科)  拼音:jī běn xué kē
學校里的主要學科。一般中學多指國文、英文、數學等科目。
《漢語大詞典》:帶頭學科
在科學發(fā)展過程中起帶頭作用的學科。有兩個主要特征:一是在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速度上,它走在其他科學部門的前面;二是它使其他科學部門的發(fā)展受到自己的規(guī)模和水準的影響,并向其他科學部門傳遞它所制定的各種概念、理論和方法。
《高級漢語詞典》:跨學科  拼音:kuà xué kē
屬于、關于或涉及兩門或多門學科的;學科間的
《國語辭典》:地理  拼音:dì lǐ
1.山川土地的環(huán)境形勢。《周易。系辭上》:「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br />2.研究地球表面現象,行政區(qū)劃等情況的科學?!杜f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傳。孔述睿傳》:「述睿精于地理,在館乃重修地理志,時稱詳究?!?br />3.地址。《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便教人來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寫了他地理腳色與來人,到臨安府尋見他住處,問他鄰舍,指道:『這一家便是?!弧?/div>
《國語辭典》:地理學(地理學)  拼音:dì lǐ xué
一門整合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主要研究地表空間人類活動及其與自然環(huán)境間交互作用的科學。
《國語辭典》:博物  拼音:bó wù
1.博通萬物,知識廣博?!蹲髠?。昭公元年》:「晉侯聞子產之言曰:『博物君子也?!弧?br />2.動物、植物、礦物等學科的總稱。
《國語辭典》:課程(課程)  拼音:kè chéng
1.為達教育目標所規(guī)畫與實施的一切教學科目或活動。
2.古代依物價高低而訂定的稅額。《元史。卷七。世祖本紀四》:「諸路課程,歲銀五萬錠,恐疲民力,宜減十分之一。」
《漢語大詞典》:分枝
(1).一莖蘗生數枝。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廣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莖四葉?!?br />(2).指從一個學科中派生出來的部分。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是著名數學家,如果不是專門研究這一個數學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讀懂?!?/div>
《國語辭典》:分支  拼音:fēn zhī
從一個系統(tǒng)或主體中分出來的部分稱為「分支」。
《國語辭典》:文科  拼音:wén kē
學術上對文學、語言、哲學、歷史、經濟等學科的總稱。
《國語辭典》:發(fā)凡(發(fā)凡)  拼音:fā fán
闡發(fā)全書要旨,摘舉書中大意。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其發(fā)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史傳》:「按春秋經傳,舉例發(fā)凡?!?/div>
《漢語大詞典》:圖冊
作為任一學科插圖的表格、圖表或整面插圖的合訂本。例如:一本周圍神經損傷圖冊。
《國語辭典》:積分(積分)  拼音:jī fēn
1.累積的分數。
2.數學中已知某函數的微分,而求其原函數的方法。
《國語辭典》:雜家(雜家)  拼音:zá jiā
先秦諸子中的一個學術思想派別。為九流之一,其學說雜匯各家?!稘h書。卷三○。藝文志》:「雜家者流,蓋出于議官,兼儒墨,合名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