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220 【介紹】: 三國蜀河?xùn)|解人,字云長,本字長生。漢末亡命奔涿,從劉備起兵。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備奔袁紹,羽為操俘獲,拜偏將軍,禮遇優(yōu)渥,為操斬袁紹部將顏良,封漢壽亭侯。后辭操歸劉備。建安十九年,鎮(zhèn)守荊州。二十四年,拜前將軍。攻曹仁,破于禁,威震一時。不久,孫權(quán)遣呂蒙襲破荊州,兵敗,與子平皆遇害。謚壯繆。全后漢文·卷九十四
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xùn)|解人。建安五年,為偏將軍,封漢壽亭侯。蜀主定荊州,拜襄陽太守、蕩寇將軍,尋董督荊州事,進前將軍。為吳呂蒙所襲見殺,追謚曰壯繆侯。
人物簡介
【生卒】:182—252 【介紹】: 即吳大帝。三國吳皇帝,吳郡富春人,字仲謀。東漢末,繼其兄孫策據(jù)有江東六郡。漢獻帝建安十三年,連結(jié)劉備,大破曹操于赤壁,據(jù)有江表。又在彝陵之戰(zhàn)中,打敗劉備。曹丕稱帝,策為吳王。黃龍元年,稱帝于武昌,國號吳,旋遷都建業(yè)。在位時曾遣船航海,至夷洲(臺灣)。又在山越地區(qū)設(shè)郡縣,促進江南開發(fā)。設(shè)農(nóng)官,行屯田。但賦役繁重,用刑殘酷,人民反抗者多。在帝位二十四年,卒謚大皇帝。黃鶴樓志·人物篇
孫權(quán)(182—252) 即(三國)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也是古代江夏城和黃鶴樓的始創(chuàng)者。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據(jù)《元和郡縣圖志》載:吳黃武二年(223年),孫權(quán)出于軍事戰(zhàn)略需要,“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西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黃鶴樓景區(qū)內(nèi)原有“磨劍池”,相傳孫權(quán)曾在此磨劍。全三國文·卷六十三
帝諱權(quán),字仲謀,堅次子。建安五年,曹公表為討虜將軍,領(lǐng)會稽太守。十四年,劉先主表為車騎將軍,領(lǐng)徐州牧。二十四年,曹公表為驃騎將軍,領(lǐng)荊州牧,封南昌侯。魏黃初二年封吳王,改元黃武。太和三年稱尊號,改元黃龍。后又改元三:嘉禾、赤烏、大元。在位二十四年。謚曰大皇帝。
人物簡介
【生卒】:628—683 【介紹】: 唐朝皇帝。字為善。太宗第九子。太宗貞觀五年,封為晉王。十七年,立為太子。即位后,多承太宗舊制。曾出兵擊平西突厥,又命李績率六總管兵攻高麗。后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在位三十四年,卒謚天皇大帝。全唐文·卷十一
帝諱治。太宗第九子。貞觀二年生。五年封晉王。十七年四月冊為皇太子。二十三年六月即位。年二十二。咸亨五年八月稱天皇。在位三十四年。年五十六。謚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追尊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集八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