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居物
(1).囤積財物。漢書·酷吏傳·張湯:“﹝ 信 ﹞居物致富,與 湯 分之?!?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居,謂儲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褚生:“ 陳 父固肆賈,居物致富, 陳輒 竊父金,代 褚 遺師?!?br />(2).謂憑據(jù)外物。《弘明集·正誣論》:“正曰:‘難者得無隱心而居物,不然,何言之逆乎?’”
《漢語大詞典》:廢居(廢居)
(1).廢,出賣;居,囤積。謂貨物價賤則買進,價貴則賣出,以求厚利。史記·平準書:“富商大賈或蹛財役貧,轉轂百數(shù),廢居居邑。”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廢居者,貯畜之名也。有所廢,有所畜,言其乘時射利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彼工商廢居有巧拙,而欲均貧富者,此天下之大愚也?!眳⒁姟?廢舉 ”、“ 廢著 ”。
(2).廢棄頹敗的住所。 唐 元稹 《夜雨》詩:“水怪潛幽草,江云擁廢居。”
(3).廢黜閑居。新唐書·楊纂傳:“﹝ 纂 ﹞坐 玄感 近屬,廢居 蒲城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逸文:“ 晁無咎 自 玉山 過 彭門 ,而 無己 廢居里中, 無咎 出 小鬘 舞《梁州》佐酒?!?/div>
《漢語大詞典》:墆鬻
謂囤積并待價賣出。 晉 左思 《蜀都賦》:“賈貿墆鬻,舛錯縱橫?!?/div>
分類:囤積
《國語辭典》:土棧(土棧)  拼音:tǔ zhàn
舊時專門販運囤積鴉片的商店?!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七回:「他是個四川人,十年頭里,在上海開了一家土棧,通了兩家錢莊?!挂卜Q為「土行」。
《漢語大詞典》:貴庾(貴庾)
謂待價而囤積貨物。漢書·食貨志下:“萬物卬貴,過平一錢,則以平賈賣與民。其賈氐賤減平者,聽民自相與市,以防貴庾者?!?顏師古 注:“庾,積也,以防民積物待貴也?!?/div>
分類:囤積貨物
《漢語大詞典》:廢著(廢著)
廢居,賤買貴賣。著,買進,囤積。史記·貨殖列傳:“ 子貢 廢著鬻財於 曹 魯 之間?!?漢 桓寬 鹽鐵論·貧富:“夫 白圭 之廢著, 子貢 之三至千金,豈必賴之民哉?” 王利器 校注:“‘廢著’,史記·平準書又作‘廢居’,‘居’和‘著’,音義都相近?!眳⒁姟?廢居 ”。
分類:買進囤積
《漢語大詞典》:廢居(廢居)
(1).廢,出賣;居,囤積。謂貨物價賤則買進,價貴則賣出,以求厚利。史記·平準書:“富商大賈或蹛財役貧,轉轂百數(shù),廢居居邑?!?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廢居者,貯畜之名也。有所廢,有所畜,言其乘時射利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船車賈販,周於四方;廢居積貯,滿於都城?!?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彼工商廢居有巧拙,而欲均貧富者,此天下之大愚也?!眳⒁姟?廢舉 ”、“ 廢著 ”。
(2).廢棄頹敗的住所。 唐 元稹 《夜雨》詩:“水怪潛幽草,江云擁廢居?!?br />(3).廢黜閑居。新唐書·楊纂傳:“﹝ 纂 ﹞坐 玄感 近屬,廢居 蒲城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逸文:“ 晁無咎 自 玉山 過 彭門 ,而 無己 廢居里中, 無咎 出 小鬘 舞《梁州》佐酒?!?/div>
《漢語大詞典》:秋庾
囤積秋糧的倉庫。宋史·外國傳二·夏國下:“我居 漢 二十年,每見春廩既虛,秋庾未積,糧草轉輸,例給空券,方春未秋,士有饑色?!?/div>
分類:囤積倉庫
《國語辭典》:訖糴(訖糴)  拼音:qì dí
貯糧不發(fā)?!豆攘簜?。僖公九年》:「毋訖糴,毋易樹子?!箷x。范寧。集解:「訖,止也。謂貯粟。」
《漢語大詞典》:頓塌(頓塌)
積聚,囤積。 元 喬吉 《水仙子·為友人作》曲:“愁行貨頓塌在眉尖,稅錢比茶船上欠。”
分類:積聚囤積
《國語辭典》:囤積居奇(囤積居奇)  拼音:tún jī jū qí
為圖厚利,積存貨物,等待該物品短缺或需求量高的時候,再以高價出售?!肚迨犯濉>硭亩?。列傳。王慶云》:「從前鹽價每石三五十兩,自坐商囤積居奇,畦地錠票,租典靡常,一業(yè)數(shù)主,人人牟利。」也作「屯積居奇」。
《國語辭典》:奇貨可居(奇貨可居)  拼音:qí huò kě jū
珍異的貨品,可以收藏聚集起來,等候高價出售。語出《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子楚,秦諸庶孽孫,質于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后比喻仗恃某種專長或有利用價值的東西作為資本以謀利?!队讓W瓊林。卷三。人事類》:「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div>
《漢語大詞典》:鈞折行倉(鈞折行倉)
古代平抑物價的一種方法。囤積、周轉貨物,貴時賣出,賤時買進。南史·范岫傳:“﹝ 范岫 ﹞出為 安成 內史,創(chuàng)立鈞折行倉,公私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