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袂聳(袂聳)  拼音:mèi sǒng
舉臂、高舉衣袖。表示喜悅?!段倪x??字晒纭1鄙揭莆摹罚骸笭柲嗣架幭?,袂聳筵上?!?/div>
《漢語大詞典》:郁搖(鬱搖)
(1).喜悅貌。藝文類聚卷十二引《樂稽耀嘉》:“ 武王 承命,興師誅 商 ……民乃大安,家給人足,酌酒鬱搖?!弊ⅲ骸棒d搖,喜皃?!?br />(2).憂思貌。 金 元好問 《望云謠》:“美人亭亭在云霄,鬱搖行歌不可招?!?/div>
《漢語大詞典》:酣悅
暢快喜悅。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下:“時(shí)宗室諸母因酣悅,相與語曰:‘ 文叔 少時(shí)謹(jǐn)信,與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
分類:暢快喜悅
《漢語大詞典》:忭幸
喜悅榮幸。 清 沈初 《西清筆記·紀(jì)恩遇》:“小臣得承圣教,忭幸何已!”
分類:喜悅榮幸
《漢語大詞典》:喜滋滋
形容內(nèi)心喜悅的樣子。 端木蕻良 《紅夜》:“英挺挺的小伙子,都喜滋滋地去作伴郎?!?康濯 《水滴石穿》第八章五:“她心里忍不住一陣喜滋滋的,感到村里和支部的斗爭終于已有了勝利的希望?!?楊沫 《深埋在心底的思念》:“仿佛我也見到了 茅公 ,心里喜滋滋的?!?/div>
《漢語大詞典》:夷說(夷説)
安樂,喜悅。《孔子家語·五帝德》:“流四兇而天下服。其言不忒,其德不回,四海之內(nèi),舟輿所及,莫不夷説?!?王肅 注:“夷,平心。説,古通以為‘悅’字?!?/div>
《國語辭典》:邴邴  拼音:bǐng bǐng
愉悅的樣子?!肚f子。大宗師》:「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
《漢語大詞典》:歡悚(歡悚)
既喜悅又恐懼。 唐 李嶠 《為何舍人賀御書雜文表》:“銘厚渥而歡悚,竭深誠而奉戴?!?/div>
分類:喜悅恐懼
《漢語大詞典》:腹詠(腹詠)
內(nèi)心歌詠,表示喜悅。《三國志·吳志·胡綜傳》:“英雄俊杰,上達(dá)之士,莫不心歌腹詠,樂在歸附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歌悅
謂因喜悅而歌頌。后漢書·劉虞傳:“ 虞 初舉孝廉,稍遷 幽州 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 鮮卑 、 烏桓 、 夫餘 、 穢貊 之輩,皆隨時(shí)朝貢,無敢擾邊者,百姓歌悅之。”
分類:喜悅歌頌
《國語辭典》:樂滋滋(樂滋滋)  拼音:lè zī zī
十分高興的樣子。如:「電視上正演出逗趣的短劇,老奶奶看得樂滋滋?!?/div>
分類:喜悅
《漢語大詞典》:希盱
喜悅貌。 漢 賈誼 新書·匈奴:“一國聞之者,見之者,希盱相告,人人忣忣,唯恐其后來至也?!?/div>
《漢語大詞典》:一嚬一笑
謂不高興或喜悅的表情。嚬,皺眉。韓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上:“吾聞明主之愛,一嚬一笑,嚬有為嚬,而笑有為笑?!?南朝 梁 蕭統(tǒng) 《龍笛曲》:“金門玉堂臨水居,一嚬一笑千萬餘?!?唐 權(quán)德輿 《雜興》詩之一:“一嚬一笑千金重,肯似 成都 夜失身。”亦作“ 一顰一笑 ”。 茅盾 《動(dòng)搖》四:“這晚上直到睡為止, 方羅蘭 從新估定價(jià)值似的留心瞧著 方太太 的一舉一動(dòng),一顰一笑?!?從維熙 《北國草》第一章五:“她一顰一笑,沒有一點(diǎn)矯揉造作。”
《國語辭典》:怡然自得  拼音:yí rán zì dé
欣悅自得的樣子?!杜f唐書。卷七二。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穿池筑山,文酒談賞,以舒平生之志?!埂都t樓夢(mèng)》第三四回:「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謂糊涂鬼祟矣。」也作「怡然自樂」、「怡然自足」、「怡然自娛」、「怡然自悅」。
《漢語大詞典》:怡然自若
喜悅而無拘束貌。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小歡顏悅,至樂而笑,樂之理也。何以言之?夫至親安豫,則怡然自若,所猖狂也。”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這時(shí)他的心意的活動(dòng)比較簡單,又比較松弱,故事后還怡然自若;我卻不能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