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息心  拼音:xí xīn
摒除雜念?!段倪x。王巾。頭陁寺碑文》:「息心了義,終焉游集?!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4000' target='_blank'>岑參 〈終南山雙峰草堂作〉詩:「斂跡歸山田,息心謝時輩?!?/div>
《國語辭典》:陀羅尼(陀羅尼)  拼音:tuó luó ní
一串幫助記憶的語言或聲音。為梵語dh?。颍?ī的音譯。意譯為總持。一般認(rèn)為它具有神秘的力量,使持誦者獲得功德和對佛法不忘的作用。在漢、藏佛經(jīng)中,陀羅尼皆采音譯。其篇幅長短不一。
《國語辭典》:白法  拼音:bái fǎ
佛教用語。指善法。《法苑珠林》卷二三:「如涅槃經(jīng)云:『有二白法:一慚、二愧。』」
《國語辭典》:五根  拼音:wǔ gēn
佛教用語:(1)指能產(chǎn)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種作用的感官。《阿毗達(dá)磨俱舍論》卷一:「言五根者,所謂眼、耳、鼻、舌、身根?!?2)指信根、精進(jìn)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是力量的意思,指進(jìn)入圣道,調(diào)伏煩惱的力量。信根是對三寶生起清凈的信心。精進(jìn)根是努力的長善除惡。念根是對當(dāng)下每個念頭、感覺都清清楚楚。定根指修習(xí)四禪?;鄹溉鐚嵵氖ブB?!峨s阿含經(jīng)》卷二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jìn)根、念根、定根、慧根。』」
《漢語大詞典》:徒政
語本《孟子·離婁上》:“徒善不足以為政?!焙笠蛞钥沼泻眯亩鵁o善法之政為“徒政”。 嚴(yán)復(fù) 《原強(qiáng)》:“且往往當(dāng)其補(bǔ)救之時,本弊未去而他弊叢然以生,偏於此者雖袪,而偏於彼者闖然更見。甚矣,徒政之不足與為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