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參與(參與)  拼音:cān yù
參加?!度龂?。卷五六。吳書。朱桓傳》:「是時全琮為督,權又令偏將軍胡綜宣傳詔命,參與軍事?!埂侗笔贰>矶?。王建傳》:「登國初,為外朝大人,與和跋等十三人迭典庶事,參與計謀。」也作「參預」。
《國語辭典》:公眾參與(公眾參與)  拼音:gōng zhòng cān yù
對于公共事務、公眾生活等,主事權責機關和其他相關權責機關,以及社會大眾之間的共同參與跟決策,共負責任與共享成果。
《國語辭典》:躡足(躡足)  拼音:niè zú
1.踩別人的腳,或以此表示有所示意。如:「躡足附耳」。
2.以腳尖著地,輕輕的走。如:「他躡足而過,深恐吵醒了熟睡的爺爺?!?br />3.參與其中。《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躡足行伍之閒,而倔起什伯之中?!?/div>
《漢語大詞典》:與參(與參)
參與;參加。漢書·趙充國傳:“朝庭每有四夷大議,常與參兵議,問籌策焉?!?span id="1bblzzh"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孫堅傳》:“ 溫 表請 堅 與參軍事,屯 長安 ?!?/div>
分類:參與參加
《漢語大詞典》:參貳(參貳)
(1).并列。 漢 王充 論衡·案書:“﹝新語﹞參貳經(jīng)傳,雖古圣之言,不能過增?!?span id="fpfjhhf" class="book">《明史·魏元傳》:“臣聞君之與后,猶天之與地,不可得而參貳也。”
(2).參與;輔佐。 宋 范仲淹 《邠州建學記》:“予參貳國政,親奉圣謀?!?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八:“少師 趙公概 ……為人寬厚長者,留滯內(nèi)相十餘年,晚始大用,參貳大政?!?/div>
《漢語大詞典》:關預(關預)
(1).參與;過問。魏書·皇甫徽傳:“創(chuàng)謀之始,本不關預,雖貪榮賞,實內(nèi)愧於心?!?span id="jvz7x39" class="book">《新唐書·姜公輔傳》:“帝怒,謂翰林學士 陸贄 曰:‘ 唐安 之葬,不欲事塋壠,令累甓為浮圖,費甚寡約,不容宰相關預,茍欲指朕過爾!’”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二年:“ 升之 既登相位,于條例司不肯關預。”
(2).相干,關連。 宋 司馬光 《葬論》:“人之貴賤貧富壽夭繫於天,賢愚繫於人,固無關預於葬?!?/div>
《漢語大詞典》:參奉(參奉)
(1).猶參與。 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今皇帝二月五日制書,澤被幽顯,小子 稹 ,參奉班榮,得用封贈?!?br />(2).參拜,謁見。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岑文本》:“上清童子 元寶 ,故此參奉?!?/div>
《國語辭典》:插手  拼音:chā shǒu
1.參與、加入。宋。陳造〈再次韻答許節(jié)推〉詩:「宦途要處難插手,詩社叢中常引頭。」《文明小史》第三五回:「現(xiàn)在俄日打仗的事,我們守定中立,那里容得插手?」
2.雙手交叉于胸前拱手行禮。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比及見這四方豪士頻插手,我爭如學五柳的先生懶折腰?!?/div>
《漢語大詞典》:關與(關與)
參與。晉書·羊祜傳:“勢利之求,無所關與?!?span id="pv9thdv" class="book">《魏書·恩倖傳·茹皓》:“ 皓 貴寵日升,關與政事?!?/div>
分類:關與參與
《漢語大詞典》:豫參(豫參)
猶參與。豫,通“ 與 ”。后漢書·宦者傳·蔡倫:“及 和帝 即位,轉中常侍,豫參帷幄。”晉書·郭彰傳:“及 賈后 專朝, 彰 豫參權勢,物情歸附,賓客盈門?!?span id="drrd31j" class="book">《清史稿·職官志二》:“率科道官矢言職,率 京畿道 糾失檢姦,并豫參朝廷大議?!?/div>
分類:參與
《國語辭典》:加入  拼音:jiā rù
1.增加進去。如:「加入一點蛋花,這道玉米濃湯就完成了。」《儒林外史》第一一回:「陳和甫又看過了脈,改用一個丸劑的方子,加入幾味祛風的藥,漸漸見效?!?br />2.參加。如:「歡迎加入我們童子軍服務的行列!」
《國語辭典》:插身  拼音:chā shēn
加入。如:「他已插身于他們那個團體。」
分類:廁身參與
《漢語大詞典》:參廁(參厠)
參與;置身。《魏書·樂志五》:“臣等以愚昧參厠問道,呈御之日,伏增惶懼。”隋書·高祖紀下:“上勑斥候,不得輒有驅逼,男女參厠於仗衛(wèi)之間。”北史·李諤傳:“自非懷經(jīng)抱質,志道依仁,不得引預搢紳,參厠纓冕?!?/div>
分類:參與置身
《國語辭典》:搭手  拼音:dā shǒu
1.幫忙。如:「幸虧他搭手,我才得以爬上陡坡?!?br />2.病名。生于兩肩骨活動處的癰疽,因手可搭到,故稱為「搭手」。
《漢語大詞典》:關豫(關豫)
(1).參與。 漢 仲長統(tǒng) 《昌言》:“故其欲關豫朝政,恇快私愿,是乃理之自然也?!?span id="frf9fzv" class="book">《新唐書·百官志四下》:“行軍參謀,關豫軍中機密?!?br />(2).關心,過問。宋書·謝弘微傳:“ 弘微 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shù)千卷,國吏數(shù)人而已,遺財?shù)撝?,一不關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