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烏拉圭(烏拉圭)  拼音:wū lā guī
Uruguay
國名。為南美洲東南部的共和國。參見「烏拉圭共和國」條。
《漢語大詞典》:塔吉克斯坦
中亞內陸國。東鄰中國。面積14.31萬平方千米。人口588萬(1995年)。首都杜尚別。境內十分之九為山地,一半地區(qū)海拔在3000米以上。溫帶大陸性氣候。農業(yè)以種植長絨棉為主。養(yǎng)羊業(yè)較重要。紡織、礦冶業(yè)較發(fā)達。
《漢語大詞典》:阜淮鐵路
從安徽阜陽到淮南。長125千米。1982年建成。與淮南等鐵路連成華東鐵路南北第二通道。
《漢語大詞典》:佛羅里達半島
11.5萬平方千米。地勢低緩,多湖泊。大部分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南端屬熱帶氣候。盛產(chǎn)柑橘、甘蔗。東部沿海海灘綿長,為著名旅游和療養(yǎng)勝地。
《國語辭典》:工業(yè)區(qū)(工業(yè)區(qū))  拼音:gōng yè qū
為配合工業(yè)使用及發(fā)展而劃定的土地使用區(qū),其建筑物及土地以供工業(yè)及相關活動使用為主。
《國語辭典》:高速鐵路(高速鐵路)  拼音:gāo sù tiě lù
比一般鐵路速度快、運量大、用地省的鐵路運輸系統(tǒng)。使用電力驅動,時速在兩百公里以上。
《漢語大詞典》:剛果共和國
中非國家。西臨大西洋。面積34.2萬平方千米。人口267.9萬(1992年)。首都布拉柴維爾。剛果河流經(jīng)東部邊境。赤道橫貫中部,終年高溫多雨。中非地區(qū)工業(yè)較發(fā)達國家,以采礦和農林產(chǎn)品加工業(yè)為主。主要出口石油和木材。
《漢語大詞典》:多哥
西非國家。臨幾內亞灣。面積5.66萬平方千米。人口401萬(1994年)。首都洛美。國土南北狹長。內陸多丘陵和高地,北部為平原。地處熱帶。經(jīng)濟以農業(yè)為主。主要出口磷酸鹽。
《漢語大詞典》: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河口的三角洲。面積4.3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米以下。濕地、河汊、湖泊縱橫交錯,水陸面積各占一半。蘆葦密布,是世界最大蘆葦產(chǎn)地。
《漢語大詞典》:集通鐵路
從集寧到通遼,長943千米。橫貫內蒙古中部,為中國最長的地方鐵路。1994年筑成。
分類:千米橫貫
《漢語大詞典》:貴昆鐵路
從貴州貴陽經(jīng)六盤水到昆明。長644千米。1966年通車。其中昆明至沾益段利用原有鐵路改建。已電氣化。是中國西南地區(qū)鐵路重要干線,與湘黔、浙贛、滬杭三線共同組成中國南部的東西交通大動脈。
分類:昆明千米
《國語辭典》:海岸山脈(海岸山脈)  拼音:hǎi àn shān mài
1.與海岸平行的山脈。
2.山脈名。在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岸,南起于美國加州南部,北行經(jīng)俄勒岡州、華盛頓州至加拿大的溫哥華島。
《國語辭典》:關東平原(關東平原)  拼音:guān dōng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日本本州島中部,為日本最大的平原。
《國語辭典》:波羅的海(波羅的海)  拼音:bō luó dì hǎi
Baltic Sea
海洋名。在歐洲北部,介于瑞典、芬蘭、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丹麥之間。面積約四十二萬平方公里,海水含鹽量低,冬季容易結冰。
《漢語大詞典》:玻利維亞
南美洲中部內陸國。面積109.86萬平方千米。人口741萬(1995年)。法定首都蘇克雷,政府所在地拉巴斯。西部為安第斯山區(qū),中部為谷地,東部為平原低地。地處熱帶,氣候差異大。礦業(yè)在經(jīng)濟中占重要地位。錫產(chǎn)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