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00,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氈裘
北狩
呼韓
回紇
北陸
九邊
寒門
儋耳
傳箭
日逐
雁塞
北州
北狄
幽都
候雁
《國語辭典》:氈裘(氈裘)  拼音:zhān qiú
1.古代西北胡人以毛皮所制成的衣服?!稇?zhàn)國策。趙策二》:「大王誠能聽臣,燕必致氈裘狗馬之地,齊必致海隅魚鹽之地?!?jié)h。蔡琰胡笳十八拍〉:「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
2.代指胡人或其酋長。南朝梁。丘遲 與陳伯之書:「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宋。蘇軾襄陽樂〉:「自從氈裘南渡沔,襄陽無事多春游?!?/div>
《漢語大詞典》:北狩
(1).到北方狩獵。魏書·和跋傳:“后車駕北狩 豺山 ,收 跋 ,刑之路側?!?br />(2).借指向北進軍。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讓太尉贈封第二表》:“將陪云驂以北狩,扈朝服以濟師,乃為少雪庸誠,微謝天眷耳?!?br />(3).皇帝被擄到北方去的婉詞。 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四:“逮二圣( 宋徽宗 、 欽宗 )北狩, 彭 以無名位,獨得留內庭?!?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內官子弟登第:“又二年而 敬 歿, 英宗 北狩不返, 徐埕 輩議南遷, 于謙 等爭之不能得。” 清 昭梿 嘯亭續(xù)錄·大戲節(jié)戲:“又譜 宋 政和 間 梁山 諸盜及 宋 金 交兵、 徽 欽 北狩諸事,謂之《忠義璇圖》?!?/div>
《漢語大詞典》:呼韓(呼韓)
(1). 漢 時 匈奴 單于 呼韓邪 的省稱。文選·張衡〈東京賦〉:“ 宣 重威以撫和戎狄, 呼韓 來享。” 薛綜 注:“漢書·宣(帝)紀曰:‘ 呼韓邪 單于欵 五原塞 ,愿奉國珍?!?清 趙翼 《古來吟明妃楊妃者多失其平》詩:“遠嫁 呼韓 豈素期?請行似怨不同時?!?br />(2).古代亦借指我國北方和西北地區(qū)少數民族的首領。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自我皇 宋 之承天命也……豈徒世無窮人,民獲休息,朝 呼韓 ,罷酤鐵而已哉?” 宋 辛棄疾 《水龍吟·再和以壽南澗》詞:“甚年年卻有, 呼韓 塞上,人爭問,公安否?” 清 杜詔 《隋堤曲》:“將兵西域再征 遼 , 呼韓 稽顙諸蕃朝?!?/div>
《國語辭典》:回紇(回紇)  拼音:huí hé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古時稱為「丁零」、「鐵勒」,初與突厥為兄弟民族,后又從屬于突厥。南北朝時,為敕勒部落之一,至唐代叛離突厥后,始稱為「回紇」,后又改稱為回鶻。唐時建立其汗國,助討安史之亂及抗御吐蕃,屢建功勛。唐文宗時,族眾西奔,散居今新疆南部。宋、元以后,名稱極多,后定稱為「維吾爾」。
《國語辭典》:回回  拼音:huí hui
1.迂回轉折的樣子。唐。杜甫法鏡寺〉詩:「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br />2.每次。唐。王建〈烏夜啼〉詩:「一飛直欲飛上天,回回不離舊棲處?!?br />3.古時稱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
《漢語大詞典》:北陸(北陸)
(1).北方之地。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葉為關,南陵以梅根作冶。” 倪璠 注:“北陸,北方之地也?!?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圣廟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樹華滋,北陸三秋,風煙搖落;莫不列蘋繁於上席,行禮敬於質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br />(2).即虛宿。位在北方,為二十八宿之一。左傳·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孔穎達 疏:“日在北陸,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時,寒極冰厚,故取而藏之也?!?span id="xzftxpv" class="book">《爾雅·釋天》:“玄枵,虛也;顓頊之虛,虛也。北陸,虛也?!?郭璞 注:“虛星之名凡四。”漢書·律歷志下:“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br />(3).指夏歷十二月或冬天。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授鉞於西顥之半,策勛於北陸之初。”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賦》:“至若北陸兇殘,人斯鮮懽,層冰飛雪以俱至,挾纊重裘而圖安。” 清 姚鼐 《感春雜詠》之三:“北陸既藏冰,西宅復寅餞?!?/div>
《漢語大詞典》:九邊(九邊)
本謂 明 代設在北方的九個邊防重鎮(zhèn),后為邊境的泛稱。明史·兵志三:“初設 遼東 、 宣府 、 大同 、 延綏 四鎮(zhèn),繼設 寧夏 、 甘肅 、 薊州 三鎮(zhèn),而 太原 總兵治 偏頭 , 三邊 制府駐 固原 ,亦稱二鎮(zhèn),是為九邊?!?span id="df7h99l" class="book">《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戈戟九邊雄絶塞,衣冠萬國仰垂衣?!?清 龔自珍 《御試安邊綏遠疏》:“雖有長駕遠馭之君,乘兵力之盛,鑿空開邊;一旦不能有,則議者紛紛請棄地,或退保九邊已耳?!?李光 《河山四律》:“將帥凋零鼙鼓動,四郊壁壘九邊烽?!?/div>
《國語辭典》:寒門(寒門)  拼音:hán mén
1.北極?!冻o。屈原。遠游》:「舒并節(jié)以馳騖兮,逴絕垠乎寒門。」《后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望寒門之絕垠兮,縱余緤乎不周?!?br />2.貧賤之家?!稌x書。卷四五。列傳。劉毅》:「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埂都t樓夢》第一七回:「臣,草莽寒門,鳩群鴉屬之中,豈意得徵鳳鸞之瑞?!?br />3.謙稱自己的家?!逗笏疂G傳》第一○回:「楊么迎接了入來,坐定問道:『今日列位尊長何事光臨寒門?』」
《漢語大詞典》:儋耳
(1).一種古代西南方少數民族的風俗。雕鏤其頰,皮連耳廓,分為數支,下垂至肩,作為妝飾。后漢書·西南夷傳·哀牢:“ 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帥自謂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則至肩而已?!?唐 張說 《宋公遺愛碑頌》:“雖有文身鑿齒,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館水,種落異俗而化齊,言語不通而心喻矣?!眳㈤?span id="9nrnlr9" class="book">《后漢書·明帝紀》 李賢 注。
(2).古代北方國名。山海經·大荒北經:“有 儋耳 之國, 任 姓, 禺號 子,食穀?!?br />(3).古代南方國名。又名 離耳 。 漢 元鼎 六年內屬,稱 儋耳郡 。在今 海南島 儋縣 。史記·貨殖列傳:“ 九疑 蒼梧 以南至 儋耳 者,與 江 南大同俗,而 楊 越 多焉?!?span id="pvx31fx" class="book">《文選·左思〈吳都賦〉》:“ 儋耳 黑齒 之酋, 金鄰 象郡 之渠?!?劉逵 注:“ 儋耳 人鏤其耳匡?!?唐 沈佺期 《初達驩州》詩:“水行 儋耳 國,陸行 雕題 藪?!?宋 蘇軾 《桄榔庵銘》:“ 東坡居士 ,謫于 儋耳 ?!?清 管掄 《蠻中作》詩:“從來圣世要荒外, 儋耳 龍場 自有人。”說文·耳部“聸,垂耳也。從耳詹聲。南方有 聸耳國 ” 清 段玉裁 注:“古祇作‘耽’,一變?yōu)?聸耳 ,再變則為 儋耳 矣?!?/div>
《國語辭典》:傳箭(傳箭)  拼音:chuán jiàn
1.起兵攻伐。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以傳送令箭,作為號令士卒起兵的信物。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青海無傳箭,天山早掛弓?!埂缎挛宕?。卷四六。雜傳?;魪┩鳌罚骸敢牡抑?,走兵令眾,以傳箭為號令,然非下得施于上也?!?br />2.報告時間。古代以銅壺滴漏計時,壺中立著一枝刻有度數的箭,因此只要看箭露出水平面的度數是多少,即可知道時刻?!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干街杏譀]打更傳箭,不知時分,只自家將鼻孔中出入之氣調定?!?/div>
《國語辭典》:日逐  拼音:rì zhú
1.每日、每天?!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八出》:「剝人牛,殺人犬,是我日逐營生?!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敢娔顷J學堂的書客,就買幾本舊書,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陰樹下看?!挂沧鳌钢鹑铡埂?br />2.匈奴王爵名?!逗鬂h書。卷八九。南匈奴傳》:「以比為右薁鞬日逐王,部領南邊及烏桓?!?/div>
《漢語大詞典》:雁塞
亦作“鴈塞”。 山名。初學記卷三十引 南朝 齊 劉澄之 《梁州記》:“ 梁州縣 界有 鴈塞山 ,傳云此山有大池水,鴈棲集之,故因名曰 鴈塞 ?!逼涞禺斣诮?陜西 漢中 一帶。
亦作“鴈塞”。 泛指北方邊塞。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山連鴈塞,野接龍坰?!?宋 裴湘 《浪淘沙·并門》詞:“雁塞説 并門 ,郡枕 西汾 ,山形高下遠相吞。”
《漢語大詞典》:北州
(1).猶塞北。指我國 長城 以北地區(qū)。史記·匈奴列傳:“定 樓蘭 、 烏孫 、 呼揭 及其旁二十六國,皆以為 匈奴 ……北州已定,愿寢兵休士卒養(yǎng)馬,除前事,復故約?!?br />(2).指北方 幽 并 等州郡。后漢書·彭寵傳:“ 更始 立,使謁者 韓鴻 持節(jié)徇北州,承制得專拜二千石已下?!?李賢 注:“謂 幽 并 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光武帝紀上》:“大王初征 昆陽 , 王莽 自潰;后拔 邯鄲 ,北州弭定?!?br />(3).泛指北方地區(qū)。 唐 白居易 《花前嘆》詩:“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年年作花主。” 宋 梅堯臣 《元日》詩:“久作北州人,食此欣已再?!?/div>
《國語辭典》:北狄  拼音:běi dí
1.傳說中黃帝的后裔?!渡胶=?。大荒西經》:「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br />2.狄,古代北方種族之一?!副钡摇狗褐副狈缴贁得褡??!稘h書。卷九四。匈奴傳下》:「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div>
《國語辭典》:幽都  拼音:yōu dū
1.地名。位于雁門關以北,為古朔方之地。
2.縣名。位于今河北省宛平縣西南。唐置縣,遼時改稱為「宛平」。
3.地下陰間?!冻o。宋玉。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div>
分類:北方陰間
《國語辭典》:候雁(候鴈)  拼音:hòu yàn
雁為候鳥,故稱「候雁」?!痘茨献?。時則》:「涼風至,候雁來、玄鳥歸、群鳥翔?!埂段倪x。左思。蜀都賦》:「晨鳧旦至,候雁銜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