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詞典 1分類詞匯 7
《漢語大詞典》:倒包
謂使人罄盡囊中錢財。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湖北謠:“ 畢 性迂緩,不以公事為務(wù); 福 天資陰刻,廣納苞苴; 陳 則摘人瑕疵,務(wù)使下屬傾囊解橐以贈,然后得免。時人謡曰‘ 畢 不管, 福 死要, 陳 倒包’之語?!?/div>
《漢語大詞典》:冒替
冒名頂替。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辛學(xué)使》:“凡懷挾冒替,文場中作弊弄法者,懲之必嚴(yán)?!?/div>
分類:冒名頂替
《國語辭典》:正身  拼音:zhèng shēn
1.修身。《文選。班昭。東征賦》:「正身履道,以俟時兮。」《儒林外史》第七回:「正身以俟時,守己而律物?!?br />2.確系本人,相對于替身而言。唐。杜佑《通典。卷一七。選舉五。雜論議中》:「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埂陡;萑珪?。卷二。蒞任部。出堂規(guī)》:「聽差各役,俱要正身伺候?!?/div>
《漢語大詞典》:貼出(貼出)
(1).科舉考試時,凡有夾帶、冒名頂替及試卷違式者被擯斥場外,不準(zhǔn)考試。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貼出:“ 元 《選舉志》有試卷不考格、犯御名、廟諱及涂注一百五十字以上者不考。不考,即今之貼出也?!?span id="txdqi49" class="book">《六部成語注解·禮部》:“凡犯以上弊端者,例用藍(lán)筆書其姓名事故,貼出場門之外,擯斥不準(zhǔn)入試,謂之被貼出?!?span id="bu95h9v" class="book">《清史稿·選舉志八》:“試卷題字錯落,真草不全,越幅、曳白,涂抹、污染太甚,及首場七藝起訖虛字相同,二場表失年號,三場策題訛寫,暨行文不避廟諱、御名、至圣號,以違式論,貼出?!?br />(2).商業(yè)用語。因買賣而產(chǎn)生的差額,須找出的款項,稱為貼出。
《國語辭典》:鎗手  拼音:qiāng shou
冒名頂替,代人考試者?!?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勾串提學(xué)衙門,買囑鎗手代考?!挂沧鳌笜屖帧?。
《國語辭典》:假批子  拼音:jiǎ pī zi
冒牌貨?!抖膛陌阁@奇》卷三:「桂娘有心于我,雖是未肯相從,其言有理。卻不知我是假批子,教我央誰的是?」
分類:冒名頂替
《漢語大詞典》:冒名接腳
猶冒名頂替。舊唐書·韋陟傳:“后為吏部侍郎,常病選人冒名接腳,闕員既少,取士良難,正調(diào)者被擠,偽集者冒進。”
分類:冒名頂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