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jì)上》
「壬子,起高廟,建社稷于洛陽,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唐·李賢注引《漢禮制度》曰:「人君之居,前有朝,后有寢。終則制廟以象朝,后制寢以象寢。光武都洛陽,乃合高祖以下至平帝為一廟,藏十一帝主于其中。」
《詩品》卷中《宋光祿大夫顏延之》
其源出于陸機(jī),尚巧似,體裁綺密,情喻淵深,動(dòng)無虛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彌見拘束,雖乖秀逸,是經(jīng)綸文雅才,雅才減若人,則蹈于困躓矣。湯惠休曰:「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cuò)彩鏤金?!诡伣K身病之。
典故燕客書詐
相關(guān)人物劉弗陵(西漢昭帝)
燕王旦
蓋主
霍光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懷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鹽鐵,為國興利,伐其功,欲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蓋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與燕王旦通謀,詐令人為燕王上書,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稱?,太官先置。又引蘇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不降,還乃為典屬國,而大將軍長史敞亡功為搜粟都尉。又擅調(diào)益莫府校尉。光專權(quán)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歸符璽,入宿衛(wèi),察奸臣變?!购蛩竟獬鲢迦兆嘀?。桀欲從中下其事,桑弘羊當(dāng)與諸大臣共執(zhí)退光。書奏,帝不肯下。明旦,光聞之,止畫室中不入。上問「大將軍安在?」左將軍桀對(duì)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褂性t召大將軍。光入,免冠頓首謝,上曰:「將軍冠。朕知是書詐也,將軍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將軍之廣明,都郎屬耳。調(diào)校尉以來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將軍為非,不須校尉。」是時(shí)帝年十四,尚書左右皆驚,而上書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懼,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聽。
《昭明文選》卷四十〈彈事箋奏記·箋·到大司馬記室箋〉~839~
明公道冠二儀,勛超遂古,將使伊周奉轡,桓文扶轂,神功無紀(jì),作物何稱?府朝初建,俊賢翹首;惟此魚目,唐突玙璠。顧己循涯,寔知塵忝,千載一逢,再造難答;雖則殞越,且知非報(bào)。不勝荷戴屏營之情,謹(jǐn)詣廳奉白箋謝聞,昉死罪死罪。唐·李善注引《雒書》曰:「秦失金鏡,魚目入珠?!褂忠俄n詩外傳》曰:「白骨類象,魚目似珠?!?/span>
例句
才甘魚目并,藝怯馬蹄間。
謬將蹇步尋高躅,魚目驪珠豈繼明。
篇數(shù)雖同光價(jià)異,十魚目換十驪珠。
煩君贊詠心知愧,魚目驪珠同一封。
龍鱗今不逆,魚目也應(yīng)殊。
《昭明文選》卷三十〈詩己·雜詩下·詠湖中雁〉~424~
白水滿春塘,旅雁每回翔。唼流牽弱藻,歛翮帶馀霜。群浮動(dòng)輕浪,單汎逐孤光。懸飛竟不下,亂起未成行。刷羽同搖漾,一舉還故鄉(xiāng)。
典故相關(guān)人物伊尹(名摯,又名阿衡)
霍光
《后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傳·序》
或稱伊、霍之勛,無謝于往載;或謂良、平之畫,復(fù)興于當(dāng)今。
例句
長笑應(yīng)劉悲顯達(dá),每嫌伊霍少詩篇。
《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列傳〉~2482~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閒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fēng)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其志絜,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zhēng)光可也。
《后漢書》卷四十八〈楊李翟應(yīng)霍爰徐列傳·(子)應(yīng)劭〉~65~
弟子玚、璩,并以文才稱。中興初,有應(yīng)嫗者,生四子而寡。見神光照社,試探之,乃得黃金。自是諸子宦學(xué),并有才名,至玚七世通顯。唐·李賢注:「應(yīng)順,將作大匠;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從事中郎;奉生劭,車騎將軍掾;劭弟珣,司空掾;珣子玚,曹操辟為丞相掾?!?/span>
典故仲華遇主
相關(guān)人物劉秀(漢光武帝)
樊曄(字仲華)
《后漢書》卷七十七《范曄傳》
樊曄字仲華,南陽新野人也。與光武少游舊。建武初,徵為侍御史,遷河?xùn)|都尉,引見云臺(tái)。初,光武微時(shí),嘗以事拘于新野,曄為市吏,饋餌一笥,帝德之不忘,仍賜曄御食,及乘輿服物。因戲之曰:「一笥餌得都尉,何如?」曄頓首辭謝。及至郡,誅討大姓馬適匡等。盜賊清,吏人畏之。數(shù)年,遷楊州牧,教民耕田種樹理家之術(shù)。視事十馀年,坐法左轉(zhuǎn)軹長。
《尚書》卷十八〈周書·顧命〉~276~
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尊麗陳教則肄;肄不違,用克達(dá)殷集大命。
《昭明文選》卷四十七晉·陸士衡(機(jī))《漢高祖功臣頌》
「金精仍頹,朱光以渥?!固?#183;李善注:「朱光,謂漢也?!?/span>
典故相關(guān)人物霍光
馮子都
參考典故馮子都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
「初,光愛幸監(jiān)奴馮子都,常與計(jì)事,及顯寡居,與子都亂。」晉。晉灼注引《漢語》:「東閭氏亡,顯以婢代立,素與馮殷奸也?!固?#183;顏師古注:「監(jiān)奴,謂奴之監(jiān)知家務(wù)者也,殷者,子都之名?!?/span>
例句
執(zhí)心輕子都,信節(jié)冠秋胡。
典故子駿滿人間
相關(guān)人物司馬光
宋神宗
鮮于侁
《錦繡萬花谷·續(xù)集》卷三十九〈類姓·鮮于〉
皇朝鮮于侁字子駿,為東京轉(zhuǎn)運(yùn)使。司馬光謂蘇軾曰:「子駿福星也。京都人困甚,子駿求之。然安得百子駿布之天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