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漢威儀
識漢衣冠
漢儀再睹
相關(guān)人物劉秀(漢光武帝)
《后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jì)上》
更始將北都洛陽,以光武行司隸校尉,使前整修宮府。于是置僚屬,作文移,從事司察,一如舊章。時三輔吏士東迎更始,見諸將過,皆冠幘,而服婦人衣,諸于繡镼,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及見司隸僚屬,皆歡喜不自勝。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fù)見漢官威儀!」由是識者皆屬心焉。
例句
獨逢堯典日,再睹漢官時。
庶同昆陽舉,再睹漢儀新。
太宗社稷一朝正,漢宮威儀重昭洗。
不圖漢官儀,今日忽再睹。
已傳堯雨露,更說漢威儀。
典故闔閭墓
虎邱劍光
虎丘劍光
相關(guān)人物闔閭
《吳地記》
虎邱山,避唐太祖諱,改為武邱山,又名海涌山,在吳縣西北九里二百步。闔閭葬此山中,發(fā)五郡之人作冢,銅?三重,水銀灌體,金銀為坑。《史記》云:「闔閭冢在吳縣閶門外,以十萬人治冢,取土臨湖。葬經(jīng)三日,白虎鋸其上,故名虎邱山?!埂秴窃酱呵铩吩疲骸戈H閭葬虎邱,十萬人治。葬經(jīng)三日,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號虎邱。」秦始皇東巡,至虎邱,求吳王寶劍。其虎當(dāng)墳而踞,始皇以劍擊之,不及,誤中于石。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于今虎?,唐諱虎,錢氏諱?,改為滸墅。劍無復(fù)獲,乃陷成池,故號劍池。池旁有石,可坐千人,號千人石。其山本晉司徒王珣與弟司空王?之別墅。咸和二年,舍山宅為東西二寺,立祠于山。寺側(cè)有貞娘墓,吳國之佳麗也。行客才子多題詩墓上。有舉子譚銖作詩一絕,其后人稍稍息筆。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
光長女為桀子安妻。有女年與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蓋主內(nèi)安女后宮為婕妤,數(shù)月立為皇后。
《史記》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霍光,家在平陽。以兄驃騎將軍故貴。前事武帝,覺捕得侍中謀反者馬何羅等功侯,三千戶。中輔幼主昭帝,為大將軍。謹(jǐn)信,用事擅治,尊為大司馬,益封邑萬戶。后事宣帝。歷事三主,天下信鄉(xiāng)之,益封二萬戶。子禹代立,謀反,族滅,國除。
例句
長安甲第高入云,誰家居住霍將軍。
四?;艄獾冢鶎m張奉營。
典故 皇州佳氣蔥蔥
相關(guān)人物劉秀(漢光武帝)
蘇伯阿
《白虎通》卷三〈封禪〉
德至八方則祥風(fēng)至,佳氣時喜。
《后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jì)〉~86~
論曰:……后望氣者蘇伯阿為王莽使至南陽,遙望見舂陵郭,唶曰:「氣佳哉!郁郁蔥蔥然?!辜笆计鸨€舂陵,遠(yuǎn)望舍南,火光赫然屬天,有頃不見。初,道士西門君惠、李守等亦云劉秀當(dāng)為天子。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時龍而御天哉!
例句
關(guān)河佳氣散,夷夏哭聲連。
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
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無時無。
司隸章初睹,南陽氣已新。
此時沾奉引,佳氣拂周旋。
令節(jié)寰宇泰,神都佳氣濃。
升高望京邑,佳氣連海浦。
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濛濛。
殊勛如帶遠(yuǎn),佳氣似煙非。
經(jīng)寒不入宮中樹,佳氣常薰仗外峰。
新豐佳氣滿,圣主在溫泉。
《水經(jīng)注疏》卷一〈河水〉~0~
舊題漢·東方朔《海內(nèi)十洲記》:「昆崙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星之輝,名曰閬風(fēng)巔;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臺;其一角正東,名曰昆崙宮。其處有積金,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其北戶山、承淵山又有墉城,金臺玉樓,相似如一。淵精之闕,光碧之堂,瓊?cè)A之室,紫翠丹房,景燭日暉,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真官仙靈之所宗?!?/span>
《藝文類聚》卷三十四〈人部十八·哀傷〉~605~
〈傷美人賦〉曰:信美顏其如玉,咀清畦而度曲。思佳人而未來,望馀光而躑躅。拂螭云之高帳,陳九枝之華燭。虛翡翠之珠被,空合歡之芳褥。言歡愛之可永,庶羅袂之空裁。曾未申其巧笑,忽淪軀于夜臺。伊芳春之仲節(jié),夜猶長而未遽。悵徙倚而不眠,住徘徊于故處。
《戰(zhàn)國策》卷三十一〈燕策·燕太子丹質(zhì)于秦亡歸〉~30~
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與之謀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諾?!钩鲆娞锕猓捞釉唬骸冈笀D國事于先生?!固锕庠唬骸妇捶罱獭!鼓嗽煅?。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無人,太子避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聞騏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里。至其衰也,駑馬先之。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雖然,光不敢以乏國事也。所善荊軻,可使也?!固釉唬骸冈敢蛳壬迷附挥谇G軻,可乎?」田光曰:「敬諾?!辜雌?,趨出。太子送之至門,曰:「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諾?!固庸蚨暧?,卻行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無人,太子避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愿先生留意也?!固锕庠唬骸赋悸勻U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里。至其衰也,駑馬先之。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雖然,光不敢以乏國事也。所善荊軻,可使也?!固釉唬骸冈敢蛳壬迷附挥谇G軻,可乎?」田光曰:「敬諾?!辜雌?,趨出。太子送之至門,曰:「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諾?!?/span>
《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荊軻〉~2530~
太子逢迎,卻行為導(dǎo),跪而蔽席。田光坐定,左右無人,太子避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聞騏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里;至其衰老,駑馬先之。今太子聞光盛壯之時,不知臣精已消亡矣。雖然,光不敢以圖國事,所善荊卿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結(jié)交于荊卿,可乎?」田光曰:「敬諾。」即起,趨出。太子送至門,戒曰:「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諾。」僂行見荊卿,曰:「光與子相善,燕國莫不知。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兩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竊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過太子于宮?!骨G軻曰:「謹(jǐn)奉教。」田光曰:「吾聞之,長者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國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為行而使人疑之,非節(jié)俠也?!褂詺⒁约でG卿,曰:「愿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挂蛩熳载囟?。
典故 狂奴態(tài)
舊態(tài)狂奴
賣菜求益
哂買菜
相關(guān)人物嚴(yán)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嚴(yán)光〉~2763~
嚴(yán)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xué)。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沟垡善涔猓藗浒曹囆c,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jìn)膳。司徒侯霸與光素舊,遣使奉書。使人因謂光曰:「公聞先生至,區(qū)區(qū)欲即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獲。愿因日暮,自屈語言?!构獠磺E,乃投札與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lǐng)絕?!拱缘脮庾嘀?。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管囻{即日幸其館。光臥不起,帝即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yīng),良久,乃張目熟視,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輿嘆息而去。唐·李賢注引皇甫謐《高士傳》曰:「霸使西曹屬侯子道奉書,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發(fā)書讀訖,問子道曰:『君房素癡,今為三公,寧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癡也?!还庠唬骸呵睬鋪砗窝??』子道傳霸言。光曰:『卿言不癡,是非癡語也?天子徵我三乃來。人主尚不見,當(dāng)見人臣乎?』子道求報。光曰:『我手不能書?!荒丝谑谥?。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買菜乎?求益也?』」
簡釋
狂奴:喻傲世之隱者。唐皮日休《釣礬》:“狂奴臥此多,所以踏帝腹?!?/p>
狂奴故態(tài):指人行為狂傲。唐陸龜蒙《嚴(yán)光釣臺》:“不是狂奴為故態(tài),仲華爭得黑頭公?!?/p>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梁鴻〉~2768~
遂至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鼓朔缴嶂诩?。鴻潛閉著書十馀篇。疾且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閒,不歸鄉(xiāng)里,慎勿令我子持喪歸去?!辜白洌ǖ葹榍笤岬赜趨且x冢傍。咸曰:「要離烈士,而伯鸞清高,可令相近。」葬畢,妻子歸扶風(fēng)。
簡釋
齊眉:指夫妻間互敬互愛。唐李紳《趨翰苑遭誣拘四十六韻》:‘俯首安贏業(yè),齊眉慰病夫?!?/p>
例句
我非東床人,令姊忝齊眉。
俯首安羸業(yè),齊眉慰病夫。
常日每齊眉,今朝共解頤。
傳衣念襤縷,舉案笑糟糠。
典故 孟光賢
避地梁鴻
梁鴻隱
伯鸞舂
孟婦
德耀嫁梁鴻
梁鴻同隱
廡下舂
孟光案
孟光眉
伯鸞志
事伯鸞
齊眉食
伯鸞攜德耀
伯通隱
操舂舉案
杵臼得梁鴻
鴻舂
孟光意
伯鸞寄食
伯鸞去國
南適梁叟
相關(guān)人物孟光
梁鴻
參考典故齊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梁鴻〉~2765~
梁鴻字伯鸞,扶風(fēng)平陵人也。……埶家慕其高節(jié),多欲女之,鴻并絕不娶。同縣孟氏有女,狀肥丑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至年三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锅櫬劧持?。女求作布衣、麻屨,織作筐緝績之具。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日而鴻不荅。妻乃跪床下請曰:「竊聞夫子高義,簡斥數(shù)婦,妾亦偃蹇數(shù)夫矣。今而見擇,敢不請罪?!锅櫾唬骸肝嵊煤种耍膳c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愿哉?」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隱居之服。」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遂至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東觀漢記》卷十八〈梁鴻傳〉
梁鴻?quán)l(xiāng)里孟氏女,容貌丑而有節(jié)操,多求之,不肯。父母問其所欲,曰:「得賢女如梁鴻者?!锅櫬勚?,乃求之。梁鴻妻椎髻,著布衣,操作具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梁鴻適吳,依大家皋伯通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異之,曰:「彼傭賃能使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span>
簡釋
鴻舂:指生活清貧。唐賈島《送令狐绹相公》:“鴻舂乖漢爵,禎病臥漳濱?!?/p>
例句
伯鸞游太學(xué),中夜一相望。
元淑命不達(dá),伯鸞吟可嘆。
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
張翰鱸魚因醉憶,孟光書信近春稀。
蜀箋都有三千幅,總寫離情寄孟光。
送君卮酒不成歡,幼女辭家事伯鸞。
君學(xué)梅福隱,余從伯鸞邁。
試逐伯鸞去,還作靈均行。
郢曲憐公子,吳州憶伯鸞。
伯鸞甘寄食,元淑苦無錢。
顏氏豈嫌瓢里飲,孟光非取鏡中妍。
綠鬢先生自出林,孟光同樂野云深。
陶令辭彭澤,梁鴻入會稽。我尋高士傳,居與古人齊。
梁鴻德耀會稽日,寧知此中樂事多。
不堪風(fēng)雨夜,轉(zhuǎn)枕憶鴻妻。
不厭梁鴻貧,常譏伯宗直。
鶯里花前選孟光,東山逋客酒初狂。
寂寞梁鴻病,誰人代夜舂。
孟光儻未嫁,梁鴻正須婦。
今宵始覺房櫳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
唯我到來居上館,不知何道勝梁鴻。
一旦悲歡見孟光,十年辛苦伴滄浪。
伯鸞常去國,安道惜離群。
鴻舂乖漢爵,楨病臥漳濱。
他日詔書下,梁鴻安可追。
今來未必非梁孟,卻是無人斷伯通。
梁鴻夫婦欲雙飛,細(xì)雨輕寒拂雉衣。
疏家父子錯掛冠,梁鴻夫妻虛適越。
徒懷伯通隱,多謝買臣?xì)w。
登高北望嗤梁叟,憑軾西征想潘掾。
典故君章拒獵
相關(guān)人物劉秀(漢光武帝)
郅惲
《后漢書》卷二十九《郅惲傳》
郅惲字君章,汝南西平人也。年十二失母,居喪過禮。及長,理韓詩、嚴(yán)氏春秋,明天文歷數(shù)?!瓙了炜途咏慕淌?,郡舉孝廉,為上東城門候。帝嘗出獵,車駕夜還,惲拒關(guān)不開。帝令從者見面于門閒。惲曰:「火明遼遠(yuǎn)。」遂不受詔。帝乃回從東中門入。明日,惲上書諫曰:「昔文王不敢槃于游田,以萬人惟憂。而陛下遠(yuǎn)獵山林,夜以繼晝,其如社?宗廟何?暴虎馮河,未至之戒,誠小臣所竊憂也?!箷啵n布百匹,貶東中門候為參封尉。
《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傳·董賢傳》
初,丞相孔光為御史大夫,時賢父恭為御史,事光。及賢為大司馬,與光并為三公,上故令賢私過光。光雅恭謹(jǐn)。知上欲尊寵賢,及聞賢當(dāng)來也,光警戒衣冠出門待,望見賢車乃卻入。賢至中門,光入閤,既下車,乃出拜謁,送迎甚謹(jǐn),不敢以賓客均敵之禮。賢歸,上聞之喜,立拜光兩兄子為諫大夫常侍。賢繇是權(quán)與人主侔矣。
典故昆陽舉
昆陽功業(yè)
相關(guān)人物劉秀(漢光武帝)
王莽
《漢書》卷九十九下《王莽傳下》
昆陽時已降漢,漢兵守之。嚴(yán)尤、陳茂與二公會,二公縱兵圍昆陽。嚴(yán)尤曰:「稱尊號者在宛下,宜亟進(jìn)。彼破,諸城自定矣?!挂卦唬骸赴偃f之師,所過當(dāng)滅,今屠此城,喋血而進(jìn),前歌后舞,顧不快邪!」遂圍城數(shù)十重。城中請降,不許。嚴(yán)尤又曰:「『歸師勿遏,圍城為之闕』,可如兵法,使得逸出,以怖宛下?!挂赜植宦牎雷嫦ぐl(fā)郾、定陵兵數(shù)千人來救昆陽,尋、邑易之,自將萬馀人行陳,敕諸營皆按部毋得動,獨迎,與漢兵戰(zhàn),不利。大軍不敢擅相救,漢兵乘勝殺尋。昆陽中兵出并戰(zhàn),邑走,軍亂。大風(fēng)蜚瓦,雨如注水,大眾崩壞號謼虎豹股栗士卒奔走,各還歸其郡。邑獨與所將長安勇敢數(shù)千人還雒陽。關(guān)中聞之震恐,盜賊并起。
例句
庶同昆陽舉,再睹漢儀新。
千載昆陽好功業(yè),與君門下作恩威。
熊羆驅(qū)涿鹿,犀象走昆陽。
典故青藜杖
然藜
青藜照
太乙藜
青藜火
吹藜
太乙燃藜
植青藜
照藜
汗簡讎天祿
青藜獨照
然藜太乙
燃天祿字
太乙吹藜火
太乙青藜光
天祿杖
藜頭燼
太乙真人夜伴
《太平廣記》卷二百九十一神一·劉向~239~
劉向于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黑衣,植青藜之杖,扣閣而進(jìn),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人乃吹杖端,赫然火出,因以照向,具說開辟以前。向因受《五行洪范》之文,辭說繁廣,向乃裂裳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向請問姓名。云:「我太一之精,天帝聞金卯之子有博學(xué)者。下而教焉?!鼓顺鰬阎兄耠?,有天文地圖之書,「余略授子焉。」向子歆,從向授其術(shù),向亦不悟此人也。
《三輔黃圖》卷六〈閣〉
天祿閣,藏典籍之所?!稘h宮殿疏》云:「天祿麒麟閣,蕭何造,以藏秘書處賢才也。」劉向于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jìn)。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詞說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卯金之子,有博學(xué)者,下而觀焉。乃出懷中竹牒,有天文地圖之書,曰:馀略授子焉。至子歆,從授其術(shù),向亦不悟此人焉。
簡釋
青藜杖:詠勤學(xué)。宋陸游《村居》:“青藜杖出氛埃外,白版扉開水竹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