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83,分246頁顯示  上一頁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光順
光圖
蠟光
匿光
光飾
光實(shí)
玄光
散光
苔光
光備
塵光
黑光
乾光
光素
昭光
《分類字錦》:光順(光順)
唐書藝文志序:其后大明宮光順門外,東都明福門外,皆創(chuàng)集賢書院,學(xué)士通籍出入。
分類:
《韻府拾遺 虞韻》:光圖(光圖)
初學(xué)記:縟憲垂統(tǒng),光圖麗史。
《漢語大詞典》:蠟光(蠟光)
燭光。 唐 李賀 《宮娃歌》:“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擣紅守宮?!?/div>
分類:燭光
《漢語大詞典》:匿光
(1).隱藏其光華。比喻才德不外露。 晉 陸機(jī) 《漢高祖功臣頌》:“ 彭越 觀時,弢跡匿光。民具爾瞻,翼爾鷹揚(yáng)?!?br />(2).謂有隱身術(shù),在光天化日之下能使人看不見。 唐 韓愈 《毛穎傳》:“世傳當(dāng) 殷 時,居 中山 ,得神仙之術(shù),能匿光使物?!?/div>
《漢語大詞典》:光飾(光飾)
輝映裝點(diǎn)。三國志·魏志·張臶傳:“ 張先生 所謂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諸侯者也。此豈版謁所可光飾哉!”
《韻府拾遺 質(zhì)韻》:光實(shí)(光實(shí))
禮統(tǒng):形體光實(shí),人君之象。
《漢語大詞典》:玄光
內(nèi)在的、天賦的穎慧。《淮南子·俶真訓(xùn)》:“外內(nèi)無符,而欲與物接,弊其玄光而求知之於耳目,是釋其炤炤,而道之冥冥也。” 高誘 注:“玄光,內(nèi)明也。一曰:玄,天也?!?/div>
《國語辭典》:散光  拼音:sǎn guāng
病名。由于眼角膜形狀不規(guī)則或水晶體異常所造成的視力障礙。散光者兩眼所看到的影像無法合而為一,為使能看清物體,需常調(diào)整焦距,所以常有眼睛酸痛、疲勞、充血或頭痛等癥狀。可配戴眼鏡加以矯正。也稱為「亂視」。
《國語辭典》:散光  拼音:sàn guāng
1.光線遇到各種物體或空氣中的微點(diǎn),向四方擴(kuò)散反射的現(xiàn)象。
2.使硬性的直接光變?yōu)檩^柔和、分散的光的一種攝影技巧。主要在改變照片或底片上黑白對比關(guān)系的差異程度。
《駢字類編》:苔光
元 馬祖常 移梅四首 其二 北枝散馀霞,苔光生碧鮮。
《漢語大詞典》:光備(光備)
兼?zhèn)?,全面具備?三國 魏 曹植 《武帝誄》:“九德光備,萬國作師?!?span id="3v4k93i" class="book">《宋書·臨川烈武王道規(guī)傳》:“叡哲自天,孝友光備。”
《駢字類編》:塵光(塵光)
唐 司空圖 樂府 寶馬跋塵光,雙馳照路旁。
《漢語大詞典》:黑光
(1).黑色亮光。 五代 齊己 《謝人惠丹藥》詩:“肌膚紅色透,髭髮黑光生?!?span id="b5xkbel" class="book">《宋史·太祖紀(jì)一》:“﹝ 太祖 ﹞次 陳橋驛 ,軍中知星者 苗訓(xùn) 引門吏 楚昭輔 視日下復(fù)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br />(2).指紫外線。
《漢語大詞典》:乾光
日光。喻君王的恩澤。 晉 支遁 《上書告辭哀帝》:“貧道野逸 東山 ,與世異榮……不悟乾光曲曜,猥被蓬蓽,頻奉明詔?!?南朝 宋 殷淡 《嘉胙樂》:“洞海周聲惠,徹寓麗乾光。”
《漢語大詞典》:光素
光輝皓白。 唐 歐陽詹 《賦得秋河曙耿耿送郭秀才赴舉雜言》詩:“皚皚積光素,耿耿橫虛碧?!?/div>
分類:光輝
《漢語大詞典》:昭光
使光大;發(fā)揚(yáng)。 漢 揚(yáng)雄 《羽獵賦》:“揖讓於前,昭光振耀,蠁曶如神?!?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賈山傳》:“今陛下念思祖考,術(shù)追厥功,圖所以昭光洪業(yè)休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