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83,分246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承光
刀光
光烈
埋光
光贊
夷光
空光
光揚
化光
日重光
元光
普光
赤光
一光
葉光
《漢語大詞典》:承光
漢 樓臺名。《文選·張衡〈西京賦〉》:“ 馺娑 駘盪 ,燾奡桔桀, 枍詣 承光 ,睽罛庨豁?!?薛綜 注:“ 馺娑 、 駘盪 、 枍詣 、 承光 皆臺名?!?/div>
分類:樓臺
《國語辭典》:刀光  拼音:dāo guāng
1.刀影。引申為兵事。
2.流血。如:「刀光之災(zāi)」。
分類:流血兵事
《國語辭典》:光烈  拼音:guāng liè
偉大的功業(yè)?!稌?jīng)。洛誥》:「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埂睹魇贰>矶吡S嗷蛡鳌罚骸刚堉u,則當(dāng)先帝光烈未昭?!?/div>
《漢語大詞典》:埋光
猶韜光。收斂光芒,比喻隱藏才能。 明 屠隆 《綵毫記·頒詔云夢》:“ 隴西 隱士 李白 ,天藻清英,玄風(fēng)遐邁,塵視軒冕,埋光葆真。”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拙哉子言,將使我埋光邱壑乎?”
《漢語大詞典》:光贊(光讚)
亦作“ 光讚 ”。 猶光輔。 漢 楊修 《答臨淄侯箋》:“宣昭懿德,光贊大業(yè)。”后漢書·逸民傳·法真:“太守虛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贊本朝,何如?”文選·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齊轡羣龍,光讚納言?!?李善 注引 鄭玄 周禮注:“贊,佐也。”
《漢語大詞典》:夷光
又稱 西施 。 春秋 越國 美女。 晉 王嘉 拾遺記卷三:“ 越 又有美女二人,一名 夷光 ,一名 脩明 ,以貢於 吳 ?!?宋 范成大 《館娃宮賦》:“左擕 修明 ,右撫 夷光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西施井》:“今村中 施 姓尚多。生女代有國色, 夷光 之靈,或未泯耶!” 郁達(dá)夫 《離亂雜詩》之二:“終期舸載 夷光 去,鬢影煙波共一廬?!?/div>
《漢語大詞典》:空光
陽光。 唐 李賀 《古悠悠行》:“空光遠(yuǎn)流浪,銅柱從年消。” 宋 王安石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韻》:“掃石出古色,洗松納空光?!?宋 范成大 《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題》詩:“轉(zhuǎn)午聞鷄日正長,小亭方丈納空光?!?/div>
分類:陽光
《漢語大詞典》:光揚(光揚)
發(fā)揚光大;榮寵褒揚。 漢 班固 《典引》:“光揚 大漢 ,軼聲前代。” 唐 元稹 《謝恩賜告身衣服并借馬狀》:“皆非朽陋之才,宜受光揚之賜?!?宋 王禹偁 《濟州眾等寺新修大殿碑并序》:“大都小邑,暨名山勝境,鮮不建梵剎而聚緇流。有以見大法之光揚,末俗所歸仰也?!?/div>
《漢語大詞典》:化光
德化光大。易·坤:“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孔穎達(dá) 疏:“言含養(yǎng)萬物而德化光大也?!?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治博化光,民阜財盛,班白行謡,清綺高詠?!?/div>
分類:德化光大
《漢語大詞典》:日重光
樂府瑟調(diào)曲名。
《分類字錦》:元光
見上注。
分類:
《國語辭典》:普光  拼音:pǔ guāng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玄奘弟子。擔(dān)任玄奘譯經(jīng)的筆受。著有《俱舍論記》三十卷、《俱舍論法寶宗原》一卷。也稱為「大乘光」。
《漢語大詞典》:赤光
(1).紅光。后漢書·光武帝紀(jì)論:“皇考 南頓君 初為 濟陽 令,以 建平 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 光武 於縣舍,有赤光照室中。 欽 異焉,使卜者 王長 占之, 長 辟左右曰:‘此兆吉不可言?!?span id="o1fwzvi" class="book">《宋史·太祖紀(jì)一》:“﹝ 太祖 ﹞ 后唐 天成 二年,生於 洛陽 夾馬營 ,赤光繞室,異香經(jīng)宿不散。”
(2).裸露。 沈從文 《泥涂》:“她這時似乎才覺得自己是赤光兩只腳?!?慕湘 《滿山紅》二十:“ 沈玉華 赤光著身子,從夢中驚醒?!?br />(3).空盡無物,光禿禿。 清 蒲松齡 《王八垓烹羊見招忽雪因憶去年阻約作烹羊歌》:“大風(fēng)一夜田赤光,溝壑堆滿高於梁?!?/div>
《漢語大詞典》:一光
(1).猶言寸陰。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xué)賦》:“懅生死於半氣,惜百年於一光?!?br />(2).謂一舉而發(fā)揚光大。《陸象山語錄》卷上:“ 夫子 之道,至 孟子 而一光?!?/div>
《漢語大詞典》:葉光
即 葉光紀(jì) 。隋書·音樂志中:“ 葉光 是紀(jì)歲窮,微陽潛兆方融?!眳⒁姟?葉光紀(jì) ”。
《漢語大詞典》:葉光紀(jì)(葉光紀(jì))
古人謂五天帝之一的北方黑帝的名字。廣雅·釋天:“蒼曰 靈威仰 ,赤曰 赤熛怒 ,黃曰 含樞紐 ,白曰 白招拒 ,黑曰 葉光紀(jì) ?!?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隋書·禮儀志一》:“若五堂而言,雖當(dāng)五帝之?dāng)?shù),向南則背 葉光紀(jì) ,向北則背 赤熛怒 ,東向西向,又亦如此,於事殊未可安?!?宋 李如箎東園叢說·雜說·感生帝:“五行之帝,居太微中,受命之君,必感其精氣而生。東方木帝曰 靈威仰 ,西方金帝曰 白招拒 ,北方水帝曰 葉光紀(jì) ,南方火帝曰 赤熛怒 ,中央土帝曰 含樞紐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