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武〉~2468~
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于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
典故 斧柯爛
爛柯棋
樵柯爛
爛柯仙子
爛樵斧
樵柯爛盡
王質(zhì)觀棋
蒼枰爛斧
觀棋
光陰未抵一先棋
看棋
柯山棋局
樵夫看棋
逢仙柯朽
觀棋爛河
看局
看棋逢神仙
柯催
柯山
柯山菊
柯云罷奕
棋終爛柯
石室棋半局
相關(guān)人物王質(zhì)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
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zhì)伐木至,見童子數(shù)人棋而歌,質(zhì)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zhì),如棗核。質(zhì)含之,不覺饑。頃餓,童子謂曰:「何不去?」質(zhì)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fù)時人。
《浪跡叢談·三談》卷一〈觀弈軒雜錄〉~407~
任昉《述異記》云:「信安郡有石室山,晉時王質(zhì)伐木,至,見童子數(shù)人棋而歌,質(zhì)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zhì)含之,不覺饑。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zhì)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fù)時人?!拱此纱鞍僬f云:「人間所以貴慕神仙者,以其快樂無惱,長生久視耳。今斯須便過百年,朝夕已經(jīng)千載,不知自開辟以來,終得幾局棋也?」
簡釋
爛斧柯:喻指世事變遷。宋黃庭堅《記夢》:“兩客爭棋爛斧柯,一兒壞局君不呵。”
例句
登山采樵路,臨水浣紗人。
爛柯山下舊仙郎,列宿來添婺女光。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未知樵客終何得,歸后無家是看棋。
他年會相訪,莫作爛柯棋。
知嘆有唐三百載,光陰未抵一先棋。
兩卷素書留貰酒,一柯樵斧坐看棋。
訪世山空在,觀棋日未斜。
聞逐樵夫閑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時。
麗藻嘗專席,閑情欲爛柯。
不遇爛柯叟,報非舊城郭。
惆悵歸城郭,樵柯跡尚存。
看畢初為局,歸逢幾世孫。
新秋愛月愁多雨,古觀逢仙看盡棋。
主人善止客,柯爛忘歸年。
不知柯爛者,何處看圍棋。
《史記》卷一百二十八〈龜策列傳〉~3237~
孔子聞之曰:「神龜知吉兇,而骨直空枯。日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烏。月為刑而相佐,見食于蝦蟆?!?/span>
《藝文類聚》卷一〈天部上·月〉~7~
《五經(jīng)通義》曰:「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并明,陰系陽也?!?/span>
《后漢書·天文志上》
南朝梁·劉昭注引張衡《靈憲》:姮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蜍。
《昭明文選》卷二十九〈詩己·雜詩上·古詩十九首〉~349~
〈古詩十九首〉其十七:「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慄?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例句
幾回鴻雁來又去,腸斷蟾蜍虧復(fù)圓。
云里蟾鉤落鳳窩,玉郎沈醉也摩挲。
遠(yuǎn)望孤蟾明皎皎,近聞群鳥語啾啾。
回首看云液,蟾蜍勢正圓。
練色臨窗牖,蟾光靄戶庭。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漸難。
揚花輸蚌蛤,奔月恨蟾蜍。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兔應(yīng)疑鶴發(fā),蟾亦戀貂裘。
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
但驚飛熠耀,不記改蟾蜍。
別來如昨日,每見缺蟾兔。
碧空蟾魄度,清禁漏聲殘。
蟾蜍同漢月,螮蝀異秦橋。
《毛詩正義》卷十三之一〈小雅·谷風(fēng)之什·大東〉~437~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焉出涕。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有洌氿泉,無浸穫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薪是穫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羆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蛞云渚?,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集傳》
啟明、長庚,皆金星也。以其先日而出,故謂之啟明。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336~
長庚,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見,兵起。
典故君房癡
癡兒鼎足
相關(guān)人物嚴(yán)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嚴(yán)光〉~2763~
司徒侯霸與光素舊,遣使奉書。使人因謂光曰:「公聞先生至,區(qū)區(qū)欲即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獲。愿因日暮,自屈語言?!构獠磺E,乃投札與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lǐng)絕?!拱缘脮?,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管囻{即日幸其館。光臥不起,帝即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yīng),良久,乃張目熟視,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輿嘆息而去。唐·李賢注引皇甫謐《高士傳》曰:「霸使西曹屬侯子道奉書,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發(fā)書讀訖,問子道曰:『君房素癡,今為三公,寧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癡也?!还庠唬骸呵睬鋪砗窝??』子道傳霸言。光曰:『卿言不癡,是非癡語也?天子徵我三乃來。人主尚不見,當(dāng)見人臣乎?』子道求報。光曰:『我手不能書?!荒丝谑谥?。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買菜乎?求益也?』」
晉·袁宏《后漢紀(jì)》卷一
「五月,蕭王自漁陽過范陽,命收葬士卒死者。至中山,群臣上尊號曰:『大王初征昆陽則王莽敗亡,后伏邯鄲則北州平定,此豈人力哉!三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據(jù)土,帶甲百萬。武功論之,無所與爭;文德論之,無所與讓。宜正號位,為社稷計?!煌醪宦?。諸將固請,王曰:『寇賊未平,四面受敵,如遽欲正位號乎?諸將出?!还⒓冞M曰:『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于矢石之間者,其計固望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志耳。今功業(yè)已定,天時人事已可知矣。而大王留時逆眾,不正位號,純恐士大夫望絕計窮,則有去歸之思,無從大王也?!煌醺衅溲裕柜T異問以群臣之議。異至曰:『三王背叛,更始敗亡,天下無主,宗廟之憂,在于大王。宜從眾議,上以安社稷,下以濟百姓?!煌踉唬骸何易驂舫顺帻埳咸欤X悟,心中悸動,此何祥也?』異再拜賀曰:『此天帝命發(fā)于精神。心中悸動,大王重慎之至也?!粫T生彊華自長安奉赤伏符詣鄗,群臣復(fù)請曰:『受命之符,人應(yīng)為大,今萬里合信,周之白魚,焉足比乎?符瑞昭晢,宜答天神,以光上帝?!弧?/span>
《后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jì)上》
「行至鄗,光武先在長安時同舍生彊華自關(guān)中奉赤伏符,曰:『劉秀發(fā)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弧录何矗椿实畚??!?/span>
例句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馮異獻赤伏,鄧生倏來臻。
典故赤眉立盆子
相關(guān)人物劉盆子
劉秀(漢光武帝)
《后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
東漢建武元年,赤眉軍方陽勸樊崇:「不如立宗室,挾義誅伐。」「崇等以為然,而巫言益甚。前及鄭,乃相與議曰:『今迫近長安,而鬼神如此,當(dāng)求劉氏共尊立之?!涣?,遂立盆子為帝,自號建世元年?!埂概枳訒r年十五,被發(fā)徒跣,敝衣赭汗,見眾拜,恐畏欲啼。」
典故舂陵王氣
相關(guān)人物劉秀(漢光武帝)
《后漢書》卷一上〈光武帝本紀(jì)上〉~2~
莽末,天下連歲災(zāi)蝗,寇盜鋒起。地皇三年,南陽荒饑,諸家賓客多為小盜。光武避吏新野,因賣谷于宛。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云:「劉氏復(fù)起,李氏為輔?!构馕涑醪桓耶?dāng),然獨念兄伯升素結(jié)輕客,必舉大事,且王莽敗亡已兆,天下方亂,遂與定謀,于是乃市兵弩。十月,與李通從弟軼等起于宛,時年二十八。十一月,有星孛于張。光武遂將賓客還舂陵。時伯升已會眾起兵。初,諸家子弟恐懼,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殺我」。及見光武絳衣大冠,皆驚曰「謹(jǐn)厚者亦復(fù)為之」,乃稍自安。
《后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jì)下〉~86~
論曰:皇考南頓君初為濟陽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于縣舍,有赤光照室中。欽異焉,使卜者王長占之。長辟左右曰:「此兆吉不可言。」是歲縣界有嘉禾生,一莖九穗,因名光武曰秀。明年,方士有夏賀良者,上言哀帝,云漢家歷運中衰,當(dāng)再受命。于是改號為太初元年,稱「陳圣劉太平皇帝」,以厭勝之。及王莽篡位,忌惡劉氏,以錢文有金刀,故改為貨泉。或以貨泉字文為「白水真人」。后望氣者蘇伯阿為王莽使至南陽,遙望見舂陵郭,唶曰:「氣佳哉!郁郁蔥蔥然?!辜笆计鸨€舂陵,遠(yuǎn)望舍南,火光赫然屬天,有頃不見。初,道士西門君惠、李守等亦云劉秀當(dāng)為天子。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時龍而御天哉!
典故 假馀光
借壁光
匡衡壁
穿鄰舍壁
光偷鑿壁
鄰燭馀光
鑿鄰家壁
穿壁借光
燭借鄰壁
相關(guān)人物匡衡
《西京雜記》卷二~077~
匡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簡釋
借壁光:詠勤學(xué)。清錢謙益《蟲詩十二首·燈蛾》:“未許因人熱,那能借壁光?!?/p>
例句
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堅。
覽卷試穿鄰舍壁,明燈何惜借馀光。
秋螢短焰難盈案,鄰燭馀光不滿行。
鑿壁年雖異,穿楊志幸同。
窮愁讀書者,應(yīng)得假馀光。
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歸。
兩京貧病若為居,四壁皆成鑿照馀。
《后漢書》卷十七《溤異傳》
璽書勞異曰:「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荅大勛?!?/span>
典故七里灘
嚴(yán)陵釣
子陵釣
羊裘釣
披羊裘
羊裘翁
桐江叟
七里溪
羊裘老子
嚴(yán)陵臥
嚴(yán)光釣瀨
笑嚴(yán)陵
羊裘叟
垂釣滄波
富春生
換釣舟
思嚴(yán)子
野水投竿
垂釣嚴(yán)生
獨抱羊裘
漢皇故人
狂客羊裘
披裘澤畔
嚴(yán)子垂釣
嚴(yán)灘垂釣
富春漁釣
披裘垂釣
桐江釣叟
桐江羊裘
子陵釣灘
富春瀨
相關(guān)人物嚴(yán)光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嚴(yán)光〉~2764~
嚴(yán)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xué)。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沟垡善涔?,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yán)陵瀨焉。建武十七年,復(fù)特徵,不至。年八十,終于家。帝傷惜之,詔下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
《水經(jīng)注》卷四十〈漸江水〉~3283~
會貞按:《后漢書·嚴(yán)光傳》,字子陵。光武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yán)陵瀨?!蹲ⅰ芬櫼巴酢遁浀刂尽?,七里瀨在東陽江下,與嚴(yán)陵瀨相接,有嚴(yán)山。桐廬縣南有嚴(yán)子陵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平,可坐十人,臨水,名為嚴(yán)陵釣壇也。《元和志》,嚴(yán)子陵釣臺在桐廬縣西三十里,浙江北岸。即今桐廬縣西。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傳·嚴(yán)光傳》
「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yán)陵瀨焉?!固?#183;李賢注引顧野王《輿地志》:「桐廬縣南有嚴(yán)子陵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平,可坐十人,臨水,名為『嚴(yán)陵釣壇』也?!?/span>
簡釋
嚴(yán)陵釣:詠隱士。唐李白《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quán)昭夷》:“永愿坐此石,長垂嚴(yán)陵釣。”
例句
知君濟世有長策,莫問滄浪隱釣磯。
棲遲慣得滄浪思,云閣還應(yīng)夢釣磯。
何忍嚴(yán)子陵,羊裘死荊棘。
云山繞屋猶嫌淺,欲棹漁舟近釣臺。
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臺。
垂老登云路,猶勝守釣磯。
結(jié)茅秪約釣魚臺,濺水鸕鶿去又回。
《東坡樂府》卷上〈滿江紅〉
東武南城,新堤固、漣漪初溢。隱隱遍、長林高阜。臥紅堆碧,枝上殘花吹盡也。與君試向江邊覓,問向前、猶有幾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時畢。風(fēng)雨外,無多日。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dāng)時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典故幾兩屐
平生幾兩屐
蠟雙屐
人生幾兩屐
阮生屐
幾屐了平生
幾兩平生屐
幾緉英雄草履
蠟屐年光
蠟屐阮
身能幾屐
吾屐能銷幾
此生幾屐
屐能銷幾
幾屐了余生
平生幾兩謝屐
阮孚多屐
消幾兩屐
一生消幾屐
相關(guān)人物阮孚
《世說新語》中卷上《雅量》
「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并恒自經(jīng)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椭?,屏當(dāng)未盡,馀兩小簏箸背后,傾身障之,意未能平?;蛴性勅?,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dāng)箸幾量屐?』神色閑暢。于是勝負(fù)始分?!?/span>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瞻弟)阮孚〉~365~
初,祖約性好財,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詣約,見正料財物,客至,屏當(dāng)不盡,馀兩小簏,以著背后,傾身障之,意未能平?;蛴性勅睿娮韵炲欤蜃試@曰:「未知一生當(dāng)著幾量屐!」神色甚閑暢。于是勝負(fù)始分。
簡釋
阮家屐:喻指特別愛好。唐王維《謁培上人》:“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p>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四〈和水部張員外宣政衙賜百官櫻桃詩〉
漢家舊種明光殿,炎帝還書本草經(jīng)。豈似滿朝承雨露,共看傳賜出青冥。香隨翠籠擎初到【香隨翠籠擎初重】,色映銀盤寫未停【色照銀盤寫未?!俊旧炽y盤瀉未停】【色照銀盤瀉未?!?。食罷自知無所報,空然慚汗仰皇扃。
典故立深雪
師門立雪
慧可忍寒
少林立雪
庭雪到腰
一燈傳立雪
大雪庭中呆立
立門外雪
相關(guān)人物僧神光
僧慧可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一〈史傳部三〉~29~2~
時有僧神光者。曠達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覽群書善談玄理。每嘆曰??桌现潭Y術(shù)風(fēng)規(guī)。莊易之書未盡妙理。近聞。達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遙。當(dāng)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參承。師常端坐面墻。莫聞?wù)d勵。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發(fā)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dāng)求何事。光悲淚曰。惟愿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
《景德傳燈錄》卷三〈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
十一月二十三日屆于洛陽當(dāng)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時有僧神光者。曠達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覽群書善談玄理。每嘆曰??桌现潭Y術(shù)風(fēng)規(guī)。莊易之書未盡妙理。近聞。達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遙。當(dāng)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參承。師常端坐面墻。莫聞?wù)d勵。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發(fā)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dāng)求何事。光悲淚曰。惟愿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師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光聞師誨勵。潛取利刀自斷左臂。置于師前。師知是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師遂因與易名曰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