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車未至柴關外,片玉已藏墳土新。 李咸用 悼范攄處士
想就安車召,寧期負矢還。 李商隱 靈仙閣晚眺寄鄆州韋評事
公吏奉纁組,安車去茅茨。 王維 送高適弟耽歸臨淮作
天子錫玄纁,傾山禮隱淪。 皎然 送穆寂赴舉
似璧悲三獻,疑珠怯再投。 張子容 璧池望秋月
遠客謝主人,明珠難暗投。 李白 留別賈至舍人二首
應當明試日,不比暗投時。 李頻 投京兆府試官任文學先輩
是誰添歲月,老卻暗投人。 杜牧 書事
瞪目思清淺,褰裳恨暗投。 王損之 賦得濁水求珠
欲問投人否,先論按劍無。 耿湋 省試驪珠詩
投珠恐見疑,抱玉但垂泣。 薛據(jù) 古興
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專擬害靈蛇。 薛能 懷汾上舊居
所向明知是暗投,兩行清淚語前流。 鄭谷 游蜀
明代少知己,夜光頻暗投。 錢起 新豐主人
殷勤答吾友,明月非暗投。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
愿從深處得,不向暗中投。 項斯 濁水求珠
此路無知己,明珠莫暗投。 高適 送魏八
讀書螢:喻勤學苦讀。唐杜甫《題鄭十八著作丈》:“窮巷悄然車馬絕,案頭干死讀書螢?!?/p>
東堂桂欲空,猶有收螢光。 于濆 感懷
囊疏螢易透,錐鈍股多坑。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
放螢去,不須留,聚吋少年今白頭。青云杳渺不可親,開囊欲放增馀怨。 劉言史 放螢怨
愛爾持照書,臨書嘆吾道。 司馬扎 感螢
昔時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周繇 詠螢
只合滄洲釣與耕,忽依螢燭愧功成。 徐夤 自詠十韻
螢焰燒心雪眼勞,未逢佳夢見三刀。 李咸用 贈友弟
秋螢短焰難盈案,鄰燭馀光不滿行。 李咸用 贈陳望堯
日下徒推鶴,天涯正對螢。 李商隱 奉安國大師兼簡子蒙
枕寒莊蝶去,窗冷胤螢銷。 李商隱 秋日晚思
次兄一生能苦節(jié),夏聚流螢冬映雪。 李渤 喜弟淑再至為長歌
俊健如生猱,肯拾蓬中螢。 李賀 申胡子觱篥歌
久貧驚早雁,多病放殘螢。 杜牧 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
積學螢嘗聚,微詞鳳早吞。 杜牧 川守大夫劉公早歲寓居敦行里肆有題壁十韻今之置第乃獲舊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嘆詠不足輒獻此詩
客來洗粉黛,日暮拾流螢。 杜甫 奉酬薜十二丈判官見贈
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杜甫 螢火
無復隨高鳳,空馀泣聚螢。 杜甫 贈翰林張四學士
窮巷悄然車馬絕,案頭乾死讀書螢。 杜甫 題鄭十八著作虔
曉凌飛鵲鏡,宵映聚螢書。 王維 清如玉壺冰
鯤海已知勞鶴使,螢窗不那夢霓旌。 羅鄴 獻池州庾員外
人心未肯拋膻蟻,弟子依前學聚螢。 裴铏 題文翁石室
螢聚帳中人已去,鶴離臺上月空圓。 鄭立之 哭林杰
勤苦流螢信,吁嗟宿燕知。 鄭谷 投時相十韻
皇明如照隱,愿及聚螢人。 鄭轅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
云陰留墨沼,螢影傍華編。 錢起 和劉七讀書
畢事驅傳馬,安居守窗螢。 韓愈 答張徹
應憐螢聚夜,瞻望及東鄰。 韓浚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
下帷如不倦,當解惜馀光。 駱賓王 秋螢
一生徒羨魚,四十猶聚螢。 高適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
江海呼窮鳥,詩書問聚螢。 高適 留上李右相
風意猶憶瑟,螢光乍近書。 鮑溶 過薛舍人舊隱
金屋玉堂開照睡,豈知螢雪有深功。 齊己 燈
已嘆漳濱臥,何言駐隙難。 司空曙 哭王注
食場恩未盡,過隙命旋終。 嚴維 奉和劉祭酒傷白馬(此馬勒賜寧王)(轉贈祭酒)
隙駒不暫駐,日聽涼蟬悲。 孟浩然 家園臥疾畢太祝曜見尋
浮生如過隙,先達已吾箴。 張九齡 始興南山下有林泉嘗卜居焉荊州臥病有懷此地
道消黃鶴去,運啟白駒留。 張說 喜度嶺
隙光非白駒,懸磬我無虞。 李紳 移九江(效何水部。余自九江及今。周一紀矣)
結歡隨過隙,懷舊益沾巾。 杜甫 奉贈蕭二十使君
星霜玄鳥變,身世白駒催。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英靈如過隙,宴衎愿投膠。 杜甫 陪諸公上白帝城(一本有頭字。一本有樓字。)宴越公堂之作(越公楊素所建)
鄉(xiāng)思巢枝鳥,年華過隙駒。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并序)
謝傅隙過駒,蕭娘風過燭。 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
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 竇常 謁諸葛武侯廟
隙駟不我待,路人易相忘。 竇群 奉酬西川武相公晨興贈友見示之作
自有藏舟處,誰憐隙駟過。 駱賓王 丹陽刺史挽詞三首之一
聞君前日獨庭爭,漢帝偏知白馬生。 劉禹錫 寄楊八拾遺(時出為國子主簿分司東都韓十八員外亦轉國子博士同在洛陽)
群烏自朝夕,白馬休橫行。 杜甫 八哀詩(并序)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身巖居。 杜甫 柏學士茅屋
東觀今多事,應高白馬生。 皎然 送裴邕之上京
半鏡:喻夫妻失散、分離。唐韓偓《代小玉家為蕃騎所虜后寄故事賢裴公相國》:“折釵伴妾埋青家,半鏡隨郎葬杜郵?!?/p>
感破鏡之分明,睹淚痕之馀血。 元稹 古訣絕詞
紅兒若向隋朝見,破鏡無因更重尋。 羅虬 比紅兒詩
折釵伴妾埋青冢,半鏡隨郎葬杜郵。 韓偓 代小玉家為蕃騎所虜后寄故集賢裴公相國
虧蟾便是陳宮鏡,莫吐清光照別離。 黃滔 別后
豐城氣:喻有聲譽。才華。唐楊炯《和劉長莊答十九兄》:“寶劍豐城氣、明珠魏國珍?!?/p>
豐城龍劍:指寶劍,或喻出類拔革之人及華美寶貴之物。金元好問《贈答平陽仇舜臣》:“滄海驪珠能幾見,豐城龍劍不終藏?!?/p>
劍化:喻人去世。唐韓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三首》之二:“鳳飛終不返,劍化會相從。”
負戶愁讀書,劍光忿沖斗。 儲光羲 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
牛斗之氣,蓄于昆溪。 元希聲 贈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幽匣獄底埋,神人水心守。本是稽泥淬,果非雷煥有。 元稹 說劍
劍氣射云天,鼓聲振原隰。 劉希夷 將軍行
怪君近日文鋒利,新向延平看劍來。 劉禹錫 洛中酬福建陳判官見贈
二星來不返,雙劍沒相隨。 劉長卿 哭張員外繼
竹在曉煙孤鳳去,劍荒秋水一龍沉。 周樸 哭李端
雙魂終會合,兩劍遂蜿蜒。 孟簡 詠歐陽行周事
泉下雙龍無再期,金蠶玉燕空銷化。 孟郊 悼亡
埋劍誰識氣,匣弦日生塵。 孟郊 贈李觀
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宋之問 送杜審言
氣有沖天劍,星無犯斗槎。 宋之問 魯忠王挽詞三首
蒿里埋雙劍,松門閉萬春。 岑參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遽聞傷別劍,忽復嘆藏舟。 岑參 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二首之二
匣氣沖牛斗,山形轉轆轤。 崔融 詠寶劍
尚如匣中劍,分形會同處。 張潮 襄陽行
自于南國同埋劍,誰向東門便掛冠。 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白虹時切玉,紫氣夜干星。 李嶠 劍
蜀郡靈槎轉,豐城寶劍新。 李嶠 屋
雷煥張華久已無,沉冤知向何人說。 李涉 與弟渤新羅劍歌
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逢。 李白 古風之十六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李白 梁甫吟
自從星坼中臺后,化作雙龍去不歸。 李群玉 寶劍
雷煥豐城掘劍池,年深事遠跡依稀。 李群玉 寶劍
薛公龍泉姿,其氣在斗牛。 李群玉 將之京國贈薛員外
半夜劍吹牛斗動,二年門掩雀羅愁。 李群玉 獻王中丞(時有除拜)
未掘雙龍牛斗氣,高懸一榻棟梁材。 杜牧 懷鐘陵舊游四首
斗間紫氣龍埋獄,天上洪爐帝鑄顏。 杜牧 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學士簡于圣明致霄漢皆與舍弟昔年還往牧支離窮悴竊于一麾書美歌詩兼自言志因成長句四韻呈上三君子
明月無瑕豈容易,紫氣郁郁猶沖斗。 杜甫 可嘆
蛟龍纏倚劍,鸞鳳夾吹簫。 杜甫 哭王彭州掄
把臂開尊飲我酒,酒酣擊劍蛟龍吼。 杜甫 相逢歌贈嚴二別駕
掘劍知埋獄,提刀見發(fā)硎。 杜甫 秦川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jiān)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
夜看豐城氣,回首蛟龍池。 杜甫 詠懷二首
經(jīng)過辨豐劍,意氣逐吳鉤。 杜甫 重送劉十弟判官
斗間收紫氣,臺上掛清光。 柳宗元 弘農(nóng)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為大僚天監(jiān)昭明人心感悅宗元竄伏湘浦拜賀末由謹獻詩五十韻以畢微志
翠帷雙卷出傾城,龍劍破匣霜月明。 柳宗元 渾鴻臚宅聞歌效白纻
寶劍豐城氣,明珠魏國珍。 楊炯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行看轉牛斗,持此報張華。 楊炯 送豐城王少府
分鸞豈遐阻,別劍念相尋。 楊衡 夷陵郡內(nèi)敘別
向非張茂先,孰辨斗牛光。 權德輿 豐城劍池驛感題
延平一旦為龍?zhí)帲慈★L云布九州。 汪遵 延平津
孤負平生劍,空憐射斗光。 沈亞之 答殷堯藩贈罷涇源記室
劍埋獄底誰深掘,松偃霜中盡冷看。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章
杜陵書積蠹,豐獄劍生苔。 白居易 酬盧秘書二十韻
蕭散弓驚雁,分飛劍化龍。 白居易 重寄
淬之幾墮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龍子。 盧綸 難綰刀子歌
不知雷氏劍,何處更沖天。 盧駢 題青龍精舍
雙劍曾埋獄,司空問斗牛。 竇常 求自試
埋沒劍中生紫氣,塵埃瑟上動清商。 竇庠 酬謝幸卿二十五兄俯贈輒敢書情
雙劍變成龍化去,兩溪相并水歸南。 竇鞏 題劍津
恩重匣中孤劍在,夢余江畔數(shù)峰青。 羅隱 春日憶湖南舊游寄盧校書
延平有風雨,從此是騰驤。 羅隱 送沈光侍御赴職閩中
發(fā)硎思剸玉,投水化為龍。 裴夷直 觀淬龍泉劍
三尺握中鐵,氣沖星斗牛。 賈島 代邊將
良樂知騏驥,張雷驗鏌铘。 賈島 寄令狐绹相公
自憐非劍氣,空向斗牛星。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
劍埋龍守壤,石臥虎司碑。 陳元光 太母魏氏半徑題石
寶劍終應出,驪珠會見珍。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但埋酆獄氣,未發(fā)爨桐音。 韋莊 同舊韻
不應雙劍氣,長在斗牛傍。 韋莊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興十韻
成丹始見金無滓,沖斗方知劍有神。 韋莊 題安定張使君
直應宣室還三接,未必豐城便陸沉。 韓偓 奉和峽州孫舍人肇荊南重圍中寄諸朝士二篇時李常侍洵嚴諫議龜李起居殷衡李郎中冉皆有繼和馀久有是債今至湖南方暇牽課
斗間紫氣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龍。 韓偓 寶劍
鳳飛終不返,劍化會相從。 韓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三首
雷煥掘寶劍,冤氛消斗牛。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
雙劍來時合,孤桐去日凋。 顧況 晉公魏國夫人柳氏挽歌
詎憐沖斗氣,猶向匣中鳴。 駱賓王 和李明府
有氣還沖斗,無時會鑿壞。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
雷令劍龍知去未,虎夷云鶴亦來無。 鮑溶 寄福州從事殷堯藩
有聲真漢相,無颣勝隋珠。 劉禹錫 奉和吏部楊尚書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懷贈答十韻
自握蛇珠辭白屋,欲憑雞卜謁金門。 劉禹錫 送周魯儒赴舉詩
自非隨氏掌,明月安能持。 孟郊 答友人
顧兔云初蔽,長蛇誰與勍。 孫緯 中秋夜思鄭延美有作
隋侯恩未報,猶有夜珠圓。 崔備 和武相公中秋錦樓玩月
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 張說 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
唯于方寸內(nèi),暗貯報恩珠。 戎昱 上桂州李大夫
隨珠此去方酬德,趙璧當時誤指瑕。 方干 送鄭端公
苦搖求食尾,常曝報恩腮。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寂寥相喣沫,浩蕩報恩珠。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只同燕石能星隕,自得隋珠覺夜明。 杜甫 酬郭十五受判官
漢皇虛詔上,容有報恩珠。 沈佺期 移禁司刑
不是靈蛇吐,非緣合浦還。 獨孤綬 投珠于泉
不須泥沙底,辛苦覓明珠。 白居易 放魚
珠生驪龍頷,或生靈蛇口。何似雙瓊英,英英曜吾手。 皎然 答裴集陽伯明二賢各垂贈二十韻今以一章用酬兩作
山川去接漢江東,曾伴隋侯醉此中。 羅隱 商于驛樓東望有感
煩君更枉騷人句,白鳳靈蛇滿袖中。 羅隱 秋日汴河客舍酬友人
夜光失隋掌,驥騄伏鹽車。 錢起 送沈仲
不祈靈珠報,幸無嫌怨并。 韓愈 初南食貽元十八協(xié)律
絳侯與博陸,忠樸受遺顧。 李華 雜詩六首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