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吃蹶
亦作“喫蹶”。
(1).傾跌。
(2).崎嶇難行。 宋 范成大 《初發(fā)桂林偶陸融州有使來,書此寄之》詩:“ 靈泉 路喫蹶,僕夫告頳肩?!?/div>
《漢語大詞典》:踣躓(踣躓)
猶傾跌。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雖以 子美 雄材,亦踣躓於此而不得進矣?!?/div>
分類:傾跌
《漢語大詞典》:側跌(側跌)
傾跌;跌倒。 漢 焦贛 《易林·蒙之睽》:“跮蹉側跌,申酉為祟。”
分類:傾跌跌倒
《漢語大詞典》:跲疐
傾跌。引申為顛沛困頓。 清 錢謙益 《文肅王公行狀》:“ 謙益 衰遲白首,慚負師門,追惟二十年餘,登頓跲疐,與黨論相終始,痛定思痛,有餘感焉?!?/div>
《國語辭典》:竭蹶  拼音:jié jué
行步顛仆。比喻力有不逮,勉強支持?!豆僭捴改稀>硭?。官話問答》:「我這初次作官,但愿得一簡缺,免有竭蹶之虞?!?/div>
《國語辭典》:撲跌(撲跌)  拼音:pū dié
1.武術中相撲和摔跌動作。如:「摔跤場上,選手的撲跌動作,乾凈俐落。」
2.猛然向前跌倒。如:「那人行走不小心,踢到石階,撲跌在地上?!?/div>
《漢語大詞典》:填仆
傾跌仆倒。填,通“ 顛 ”。《魏書·術藝傳·殷紹》:“加年夕齒頽,餘齡旦暮,每懼殂殞,填仆溝壑,先帝遺志,不得宣行?!?/div>
分類:傾跌
《漢語大詞典》:坐蹾
身體失控,臀部著地,狀如蹲坐的傾跌姿勢。《人民文學》1976年第2期:“那中年婦女趕到了,伸手一推,宰牛人一個坐蹾,四腳朝天。”
《國語辭典》:絆跌(絆跌)  拼音:bàn dié
走路時,腳因碰到障礙而傾跌?!?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二一回:「話說史湘云跑了出來,怕林黛玉趕上。寶玉在后忙說:『仔細絆跌了,那里就趕上了?!弧?/div>
《國語辭典》:拌蒜  拼音:bàn suàn
北平方言。形容腳步踉蹌的樣子。因為兩腳?;ハ嗯鲎?,容易跌倒,走起路來,頗為吃力。用來比喻做事不順利,技術不熟練。如:「他一喝醉酒,走起路來,就如拌蒜一樣跌跌撞撞的?!?/div>
《國語辭典》:倒蹲兒(倒蹲兒)  拼音:dào dūn ér
向后倒退而跌坐在地上?!秲号⑿蹅鳌返诹兀骸改桥颖惆压髀运闪艘凰?,和尚險些兒不曾坐個倒蹲兒?!?/div>
《國語辭典》:打跌  拼音:dǎ dié
1.摔倒?!段饔斡洝返谝灰换兀骸笅邋虻?,卻如狂風吹倒敗芙蓉?!?br />2.顛簸,重心失去平衡。《西游記》第二四回:「那行者聞言,就笑得打跌。」《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景先喜得打跌,進去與夫人及媳婦范氏備言其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