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05
典故
15
詞典
634
分類詞匯
7
佛典
39
其它
10
共634,分43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16
17
18
19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邊俗
和俗
砭俗
趨俗
傷俗
俗師
偷俗
嫉俗
表俗
俗字
勝俗
合俗
漓俗
俗末
訪俗
《漢語大詞典》:
邊俗(邊俗)
(1).邊地風俗。
《
后漢書·陳龜傳
》
:“ 桓帝 以 龜 世諳邊俗,拜為度 遼 將軍?!?清 黃鷟來
《甲戌夏至武威晤張蔚生先生喜而有賦》
:“邊俗性獷悍,從古稱難馴。”
(2).邊地民眾。
《
后漢書·獨行傳·趙苞
》
:“﹝ 趙苞 ﹞抗厲威嚴,名振邊俗?!?span id="dmw5hx5" class="book">《
北齊書·盧潛傳
》:“ 潛 輯諧內(nèi)外,甚得邊俗之和。”
分類:
邊地
地風
地民
風俗
民眾
《漢語大詞典》:
和俗
順應世情。 三國 魏
阮籍
《詣蔣太尉奏記辭辟命》
:“進無和俗崇譽之高,退無靜默恬沖之操?!?span id="gyxvh7p" class="book">《
北史·藝術(shù)傳上·耿玄
》:“善卜占……性不和俗,時有王公欲求其筮者, 玄 則拒而不許?!?/div>
分類:
和俗
順應
應世
世情
《漢語大詞典》:
砭俗
救治庸俗。 馬其昶
《〈桐城古文集〉略序》
:“刊偽砭俗,啟示徑途。” 趙光榮
《里湖紀游》
詩之十四:“ 仲若 本山人,聽鸝欲砭俗?!?/div>
分類:
救治
庸俗
《漢語大詞典》:
趨俗(趨俗)
隨合時俗,與世俗同流合污。
《
莊子·繕性
》
:“故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王先謙 集解:“不貶志以徇俗?!?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
:“不以榮華肆志,不以隱約趨俗?!?/div>
分類:
合時
時俗
世俗
同流合污
《漢語大詞典》:
傷俗(傷俗)
(1).失之俗氣。
《
梁書·文學傳上·何遜
》
:“ 云 ( 陸云 )謂所親曰:‘頃觀文人,質(zhì)則過儒,麗則傷俗。其能含清濁,中今古,見之 何 生矣?!?br />(2).謂不合世俗。 宋
歐陽修
《鑒畫》
:“余非知畫者,強為之説,但恐未必然也。然世謂好畫者,亦未必能知此也。此字不乃傷俗耶?”
分類:
俗氣
世俗
《漢語大詞典》:
俗師(俗師)
淺薄凡庸的教師、術(shù)士等。
《
漢書·藝文志
》
:“
《蒼頡》
多古字,俗師失其讀, 宣帝 時徵 齊 人能正讀者, 張敞 從受之。” 宋
陸游
《
老學庵筆記
》
卷十:“然富貴既極,一旦喪敗,幾於覆族,至今不能振。俗師之不可信如此。”
分類:
淺薄
凡庸
教師
術(shù)士
《漢語大詞典》:
偷俗
澆薄的人情風俗。 宋
蘇舜欽
《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
詩:“近逢 公素 我同好,厭憤偷俗常鬱陶?!?宋
蘇舜欽
《答韓持國書》
:“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div>
分類:
澆薄
人情
風俗
《漢語大詞典》:
嫉俗
憎恨不良的社會習俗。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
第二節(jié):“非敢以玩世嫉俗之言,駡盡天下也?!?/div>
分類:
憎恨
不良
社會
習俗
《漢語大詞典》:
表俗
謂為世人的表率。 宋
蘇軾
《議學校貢舉狀》
:“夫欲興德行,在於君人者脩身以格物,審好惡以表俗?!?/div>
分類:
世人
表率
《國語辭典》:
俗字
拼音:
sú zì
一種異體字。流行于世俗,寫法有別于正體字的另一種字體。
分類:
俗字
習用
新意
之字
通俗
俗流
流行
字形
合規(guī)
規(guī)范
漢字
《駢字類編》:
勝俗(勝俗)
宋 林逋
園廬
閑草遍庭終勝俗,好書堆案轉(zhuǎn)甘貧。
《韻府拾遺 沃韻》:
合俗
莊子注:游外者依內(nèi)。離人者合俗。故有天下者。無以天下為也。
《漢語大詞典》:
漓俗
浮薄的風俗。 清 昭槤
《
嘯亭續(xù)錄·元初人物之盛
》
:“其后漸染漓俗,尊用國人,致使 至元 仁政頽敗而喪亡隨之,亦自貽伊戚也?!?/div>
分類:
浮薄
風俗
《漢語大詞典》:
俗末
風俗頹靡。 宋
羅大經(jīng)
《
鶴林玉露
》
卷十:“ 李太白 詩云:‘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澜邓啄?,乃有激變稔禍、欺君誤國、殺人害物、以希功賞者,是誠何心哉!是誠何心哉!” 元
王禎
《
農(nóng)書
》
卷一:“夫末作之民,尚有益於世用,古人且若是抑之,而況世降俗末,又有出於末作之外者?!?/div>
分類:
風俗
頹靡
《漢語大詞典》:
訪俗(訪俗)
察訪民俗。 元
袁桷
《送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
詩:“訪俗感素心,因之聆詠歌。” 清
吳偉業(yè)
《夜宿蒙陰》
詩:“客行杖策 魯城 邊,訪俗春風百里天?!?/div>
分類:
察訪
民俗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