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6詞典 14分類詞匯 72
《國語辭典》:作興(作興)  拼音:zuò xīng
1.興辦、發(fā)起。《紅樓夢》第三七回:「既是三妹妹高興,我就幫著你作興起來。」《紅樓夢》第七○回:「咱們的詩社散了一年,也沒有人作興?!?br />2.抬舉、推崇?!缎咽篮阊?。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若非我將吳下舊譜傳授與你,看你整治些甚樣肴饌出來?能使各位爺這般作興你?」《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只因上年國子監(jiān)里有一位虞博士,著實(shí)作興這幾個(gè)人。」
3.流行、盛行?!抖膛陌阁@奇》卷五:「只因宋時(shí)極作興是個(gè)元宵,大張燈火,御駕親臨,君民且樂?!埂段拿餍∈贰返诎嘶兀骸肝覀兺鈬?guī)矩,是向來不作興送客的。」
4.或許、可能?!段拿餍∈贰返诙寤兀骸高@作興趙宣子的家人們聽見的。」《老殘游記》第七回:「只因大盜相傳有這個(gè)規(guī)矩,不作興害鏢局的。」
5.湊熱鬧。《蕩寇志》第一一回:「李逵叫道:『阿也也!讓你們?nèi)チT,我是不要作興?!弧?br />6.照顧、促成?!缎咽酪鼍墏鳌返谝晃寤兀骸覆贿^是每人作興了千把銀子,扶持了個(gè)飛過海的前程?!埂度龑毺O(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一二回:「這個(gè)陳侍郎老大有些不足天師處,心上分明要去作興那個(gè)僧家。」
7.應(yīng)該、可以?!逗I匣袀鳌返诙兀骸冈挸隽俗?,一世勿作興忘記格?!?/div>
《漢語大詞典》:為樂(爲(wèi)樂)
奏樂。《論語·述而》:“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何晏 集解引 王肅 曰:“為,作也。” 皇侃 義疏:“為,猶奏也?!?br />作樂,取樂。后漢書·靈帝紀(jì):“帝著商估服,飲宴為樂。”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三:“含歌攬?zhí)閻a抱愁,人生幾時(shí)得為樂!”太平廣記卷三九四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徐智通:“明晨何以為樂?”
《分類字錦》:知變(知變)
禮記:窮本知變,樂之情也。疏:此言窮人根本,知內(nèi)外改變,惟樂能然,故云樂之情也。
分類:知變作樂
《國語辭典》:設(shè)法(設(shè)法)  拼音:shè fǎ
籌劃方法,想辦法?!都t樓夢》第六四回:「如若見林妹妹傷感,再設(shè)法開解,既不至使其過悲,而哀痛稍伸,亦不致抑郁致病。」《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務(wù)必設(shè)法解散,千萬不可滋事?!?/div>
《國語辭典》:忌日  拼音:jì rì
1.人去世的日子?!抖Y記。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親忌日,必得符箓超拔,故此到觀中,見你舅舅?!挂卜Q為「忌辰」。
2.不吉利的日子。《齊民要術(shù)。卷一。種谷》:「凡九谷有忌日,種之不避其忌,則多傷敗。」
《分類字錦》:布和
唐無名氏簫韶九成賦:布和以調(diào)其性,宣樂以察其俗。
冊府元龜:唐太宗貞觀二十年七月甲辰,制曰:每欲時(shí)巡,因而布和。
《分類字錦》:建威
后漢書耿弇傳:光武即位,拜弇為建威大將軍,與驃騎大將軍景丹、彊弩將軍陳俊攻厭新賊于敖倉,皆破降之。
宋史樂志:鼓吹者,軍樂也。昔黃帝涿鹿有功。命岐伯作凱歌。以建威武,揚(yáng)德風(fēng)。
《漢語大詞典》:宴衎
宴飲作樂。衎,樂。 漢 揚(yáng)雄 《長楊賦》:“抑止絲竹宴衎之樂,憎聞 鄭 衛(wèi) 幼眇之音?!?span id="bogiw6i" class="book">《晉書·謝安傳論》:“從容而杜姦謀,宴衎而清羣寇?!?唐 馬懷素 《夜宴安樂公主宅》詩:“復(fù)道中霄留宴衎,彌令上客想踟躕?!?清 錢謙益 《謝象三五十壽序》:“史稱 謝安石 雖受朝寄, 東山 之志始終不渝;從容宴衎,折 秦 鞭而安 晉 鼎,此亦整暇之效也?!?/div>
分類:宴飲作樂
《分類字錦》:成教
禮記: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廣樂以成其教,樂行而民鄉(xiāng)方,可以觀德矣。
分類:成教作樂
《分類字錦》:紹堯(紹堯)
禮記紹繼也。注:舜樂名也。韶之言紹也。言舜能繼紹堯之德。周禮曰大韶。
分類:作樂
《分類字錦》:撤樂(撤樂)
唐書高宗紀(jì):總章元年四月丙辰,減膳撤樂。
分類:作樂
《國語辭典》:般樂(般樂)  拼音:pán lè
留連于游樂?!睹献?。公孫丑上》:「今國家間暇,及是時(shí),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div>
《分類字錦》:飾喜(飾喜)
禮記: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沈郎霓裳羽衣曲賦:豈惟象德以飾喜,將以變風(fēng)而易俗。
分類:作樂
《國語辭典》:樂語(樂語)  拼音:yuè yǔ
1.談?wù)撘魳返难赞o?!吨芏Y。春官。大司樂》:「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br />2.一種文體。宋時(shí)宮廷演戲,命詞臣作詞,使伶人歌唱的頌詞。如《蘇東坡集》外集下有〈東坡樂語〉。
3.制曲者的意想,有時(shí)為譜表所不能表出,附記于譜表上的標(biāo)記,統(tǒng)稱為「樂語」。
《分類字錦》:統(tǒng)同(統(tǒng)同)
禮記樂統(tǒng):同禮辨異。注:統(tǒng)同,同和合也;辨異,異尊卑也。
分類: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