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法橋(法橋)  拼音:fǎ qiáo
道教以法為橋,超度眾生,誕登道岸。如:「永度人天眾,咸令上法橋。」
《國語辭典》:寶舟(寶舟)  拼音:bǎo zhōu
尊稱別人的船?!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竿趸莸溃骸哼@里不是說話處,寶舟在那邊?』蘧公孫道:『就在岸邊?!弧?/div>
《漢語大詞典》:佛諦(佛諦)
謂佛法的真諦。《剪燈馀話·武平靈怪錄》:“遂共僧講論,辯若懸河,亹亹不休,深造佛諦?!?沈礪 《了公鹓雛見過喜作》詩:“文章都佛諦,風雨入孤吟?!?/div>
分類:佛法真諦
《國語辭典》:覺他(覺他)  拼音:jué tā
佛教用語。既已自覺,又教授佛法使他人了悟,脫離生死輪回之苦,稱為「覺他」。
《漢語大詞典》:寶海(寶海)
佛教語。喻佛法無邊。《華嚴經(jīng)·十回向品》:“阿僧祇寶海法水盈滿。” 隋 江總 《攝山棲霞寺碑》:“昔寶海梵志,睡覩花臺?!?span id="i16axph" class="book">《無量壽經(jīng)優(yōu)波提舍愿生偈》:“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div>
《漢語大詞典》:惡知識(惡知識)
佛教語。指昧于佛法,導人入邪的人。古尊宿語錄:“語未卒, 汾陽 叱曰:‘是惡知識,敢裨販我!’”百喻經(jīng)·野干為折樹枝所打喻:“已得出家,得近師長,以小呵責,即便逃走,復於后時遇惡和識,惱亂不已。”參見“ 善知識 ”。
《國語辭典》:善知識(善知識)  拼音:shàn zhī shì
佛教用語。佛教稱能引發(fā)他人向上、增善去惡乃至證悟成佛的人。《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四六:「是故善男子應求善知識,親近、恭敬、一心供養(yǎng)而無厭足?!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嘶兀骸肝疫@里有個海月禪林,那和尚是個善知識,送先生到那里去住罷?!?/div>
《漢語大詞典》:無上乘(無上乘)
佛教浯。謂至極之佛法。大乘之別名。大寶積經(jīng)卷二八:“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名為上乘,名為妙乘,名為勝乘,名無上乘。”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煨芋夢》:“非忍心強制,不能超登無上乘也?!?/div>
《漢語大詞典》:玄領(玄領)
佛法的要領。 晉 支遁 《大小品對比要抄序》:“貫綜首尾,推步玄領,究其槃結,辨其凝滯,使文不違旨,理無負宗?!?/div>
分類:佛法要領
《漢語大詞典》:法田
指以佛法滋長善根的心田。 元 周伯琦 《答復見心長老見寄》詩之一:“比丘喜得階蘭秀,應種菩提滿法田?!?/div>
《漢語大詞典》:護法神(護法神)
護衛(wèi)佛法的天神。 宋 蘇軾 《勝相院經(jīng)藏記》:“諸化菩薩及護法神鎮(zhèn)守其門。”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塞上六歌:“二曰 作嘛知 , 文殊 之護法神?!?/div>
《漢語大詞典》:七辯(七辯)
佛教謂解說佛法的七種辯說之才。亦泛指種種無礙辯才。語本大智度論卷五五:“於一切法無礙故,得捷疾辯。有人雖能捷疾,鈍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辯。説諸法實相無邊無盡故,名樂説無盡辯。般若中無諸戲論故,無能問難斷絶者,名不可斷辯。斷法愛故,隨眾生所應而為説法,名隨應辯。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義辯。説一切世間第一之事,所謂大乘,是名世間最上辯?!?南朝 梁簡文帝 《玄圃園講頌序》:“摳談永日,講道終朝;賓從無聲,芳香動氣;七辯懸流,雙因俱啟;情游彼岸,理愜 祗園 ;靈塔將涌,天華乍落?!?span id="gjgjqcv"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維麾詰經(jīng)變文》:“必知菩薩,問得 維摩 ,二空之理既同,七辯之詞不異?!?/div>
《漢語大詞典》:法匠
稱美佛法精深之人。 南朝 梁 僧祐 《〈釋迦譜目錄〉序》:“名師法匠,職競玄義,事源委積,未必曲盡?!?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七章:“ 晉 末 宋 初, 竺道生 為當時法匠,創(chuàng)大頓悟義?!?/div>
《漢語大詞典》:開緣(開緣)
佛教徒謂舉辦法會、講經(jīng)說法為與佛法有緣,因稱舉辦法會講經(jīng)為“開緣”。《壇經(jīng)·行由品》:“時大師至寳林, 韶州 刺史 韋璩 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 大梵寺 講堂,為眾開緣説法?!?/div>
《漢語大詞典》:軌范師(軌範師)
佛寺中傳授佛法者的職位稱號。音譯為阿闍梨。 唐 義凈 南海寄歸內法傳·二十五師資之道:“﹝本﹞或問云:阿遮利耶存念﹝註﹞譯為軌范師,是能教弟子法式之義。”亦省稱“ 軌范 ”。《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jīng)講經(jīng)文》:“軌范每常長不闕,威儀未省暫離身?!?/div>
《漢語大詞典》:證法(證法)
謂修煉和參悟佛法。 柳亞子 《蘇玄瑛新傳》:“初, 莊湘 欲以 雪鴻 妻 玄瑛 , 玄瑛 垂淚曰:‘吾證法身久,辱命奈何?’遂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