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盛傳(盛傳)  拼音:shèng chuán
廣泛流傳。如:「盛傳他即將接任本公司總裁一職,不知是否屬實?」
《漢語大詞典》:風徽(風徽)
(1).風范,美德。 南朝 宋 謝瞻 《于安城答靈運》詩:“綢繆結風徽,煙煴吐芳訊?!?明 宋濂 《徑山悅堂禪師四會語序》:“仰前哲之風徽,作后武之距度,究其遺轍,足證新功?!?郭沫若 《新華頌·西伯利亞車中》:“壯懷激烈望南天, 黎利 風徽似昔年?!?br />(2).謂以風范影響和傳播。魏書·李崇傳:“養(yǎng)黃髮以詢格言,育青襟而敷典式,用能享國長久,風徽萬祀者也。”
(3).指文章的完美風格。舊唐書·文苑傳序:“近代唯 沈隱侯 斟酌《二南》,剖陳三變,攄 云 淵 之抑鬱,振 潘 陸 之風徽?!?
《國語辭典》:傳布(傳布)  拼音:chuán bù
傳播散布?!缎绿茣>硪涣?。楊憑傳》:「敬之嘗為華山賦示韓愈,愈稱之,士林一時傳布。」
分類:傳布傳播
《國語辭典》:普及  拼音:pǔ jí
遍布,遍及于一般。如:「教育普及」。
《漢語大詞典》:馳風(馳風)
(1).疾風。 南朝 宋 鮑照 《懷遠人》詩:“馳風掃遙路,輕羅含夕塵。”
(2).傳播教化。梁書·武帝紀上:“相國 梁王 ,天誕睿哲……文館盈紳,戎亭息警,浹海宇以馳風,罄輪裳而稟朔?!?/div>
《國語辭典》:誤傳(誤傳)  拼音:wù chuán
傳遞失誤。如:「他一時失手,將球誤傳給對方球員,喪失得分的機會?!?/div>
《國語辭典》:光速  拼音:guāng sù
光波行進的速度。在真空中每秒約三十萬公里。
《漢語大詞典》:流譽(流譽)
(1).沒有根據的稱譽。荀子·致仕:“凡流言、流説、流事、流謀、流譽、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楊倞 注:“流者,無根源之謂?!?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將率必出于介胄,宰相必起于州部,不貴豪杰,不以流譽用人也?!?br />(2).傳播聲譽。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淮南王 安 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譽天下?!?span id="5tl3bpn" class="book">《舊唐書·良吏傳上·李桐客》:“ 貞觀 初,累遷 通 巴 二州,所在清平流譽。”《詩刊》1978年第10期:“有多少風流人物? 盜跖 莊躋 流譽后,更 陳王 奮起揮黃鉞?!?/div>
《漢語大詞典》:流邁(流邁)
(1).謂傳播遠方。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此言之誠,有如 大江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權 乃遣 周 ,為牋 魏王 曰:‘……殿下踐阼,威仁流邁。’”
(2).猶流逝。 三國 吳 韋昭 《博弈論》:“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齒之流邁,而懼名稱之不建也?!?唐 陸龜蒙 《子夜變歌》之二:“歲月如流邁,春盡秋已至?!?明 李東陽 《冬至告祠堂文》:“節(jié)序流邁,載惟冬至。”
《國語辭典》:隔音  拼音:gé yīn
隔絕外界的聲音。如:「現代建筑,多有隔音設備?!?/div>
《漢語大詞典》:東被(東被)
(1).猶東及。《文選·陸機〈齊謳行〉》:“東被 姑 尤 側,南界 聊 攝 城?!?李善 注:“ 杜預 曰:‘ 姑尤 , 齊 東界…… 聊攝 , 齊 西界也?!?br />(2).謂傳播到東方。 南朝 齊 王屮《頭陀寺碑文》:“既而《方廣》東被,教肄南移?!卑矗胺綇V”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省稱。
分類:傳播東方
《漢語大詞典》:中波
(1).水中。 晉 陸機 《櫂歌行》:“乘風宣飛景,逍遙戲中波。” 唐 劉珣 《渭水象天河賦》:“轉曲江於前岸,俯冀闕於中波?!?br />(2).波長從200-3,000米的無線電波。特點是直接在地面?zhèn)鞑?,受大地的吸收,受電離層影響很小,沒有短波傳播得遠,接收時比較穩(wěn)定。
《漢語大詞典》:涌浪
洶涌的海浪
從風浪生成區(qū)傳播出來的波浪
《國語辭典》:蚊子  拼音:wén zi
動物名。雙翅目蚊科。形體細長,胸部有一對翅膀和三對細長的腳。雄蚊主食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則多數以人畜的血液為食。卵產于水面,孵化為水生幼蟲孑孓。能傳染黃熱病、瘧疾、絲蟲病和登革熱。也稱為「白鳥」、「豹腳」、「蚊蟲」。
《漢語大詞典》:蚊子船
即小炮艇。船身極小,故稱。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閏二月二十日》:“西國巡??齑猓碛谐h船一類,其大者亦能行遠;小者專以往來淺水,扼守口隘, 英國 號曰蚊子船?!?鄭觀應 《盛世危言·水師》:“蚊子船者,助守砲臺及??谥?,狀其渺小而名也,船僅十五六丈,吃水僅六七尺?!?/div>
《國語辭典》:廣傳(廣傳)  拼音:guǎng chuán
廣泛的宣揚、傳播?!冻蹩膛陌阁@奇》卷四:「且上帝立戒甚嚴,不敢宣揚,但揀一二誠篤之人,口授心傳,故此術不曾絕傳,也不曾廣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