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2
詞典
1
分類詞匯
21
共21,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尺寸
頭人
左衽
溪峒
寸補(bǔ)
都老
蠻子
拜門
赪面
俚人
編發(fā)
畫面
沮顏
衽左
山蠻
《國語辭典》:
尺寸
拼音:
chǐ cùn
1.法度?!俄n非子。安?!罚骸噶挥谐叽缍鵁o意度。」
2.些微?!妒酚洝>砥?。項(xiàng)羽本紀(jì)。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br />3.戲曲音樂中稱速度與節(jié)拍為「尺寸」?!端螘?。卷一一。律歷志上》:「至于都合樂時(shí),但識其尺寸之名,則絲竹歌詠,皆得均合?!?/div>
《國語辭典》:
尺寸
拼音:
chí cun
1.物件的長度、大小。《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原是一起工程之時(shí)就畫了各處的圖樣,量準(zhǔn)尺寸,就打發(fā)人辦去的?!?br />2.節(jié)度、分寸。如:「他為人穩(wěn)健,凡事都有個(gè)尺寸?!?/div>
分類:
尺寸
分寸
法規(guī)
些少
高低
事物
標(biāo)準(zhǔn)
些許
長短
適當(dāng)
微小
量具
細(xì)小
大小
限度
低微
程度
如土
土地
才能
功勞
距離
《國語辭典》:
頭人(頭人)
拼音:
tóu rén
1.地保。為舊時(shí)鄰里長一類的地方基層干部?!兑佰牌匮浴返诰帕兀骸刚辛擞H事,便報(bào)知頭人,夜里要來查的?!?br />2.舊時(shí)中國某些少數(shù)民族稱首領(lǐng)。
分類:
頭人
頭目
為首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首領(lǐng)
《國語辭典》:
左衽
拼音:
zuǒ rèn
衣服前襟向左側(cè)開,為古代夷狄服裝的特色。隱喻為異族同化。《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及聞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終為左衽矣?!弧?/div>
分類:
左衽
衣襟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服裝
《漢語大詞典》:
溪峒
舊時(shí)對我國西南地區(qū)某些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的統(tǒng)稱。 明 徐光啟
《
農(nóng)政全書
》
卷二:“父椎牛骨,而子漸之,谿峒土人數(shù)十年而食假鬼。”
分類:
南地
地區(qū)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聚居
《漢語大詞典》:
寸補(bǔ)(寸補(bǔ))
些少補(bǔ)益。 元
范梈
《晚登南樓眺烏石九仙方山諸峰》
詩:“祿食無寸補(bǔ),遠(yuǎn)游何當(dāng)還?” 明
陸采
《懷香記·聞香致疑》
:“遇辱隆恩,聊無寸補(bǔ)?!?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七集·十二時(shí)頌》
:“只圖外景強(qiáng)營為,要緊之中無寸補(bǔ)?!?/div>
分類:
些少
補(bǔ)益
《漢語大詞典》:
都老
古代南方某些少數(shù)民族對酋長、長輩的稱呼。
《
隋書·地理志下
》
:“本之舊事, 尉陀 於 漢 ,自稱‘蠻夷大酋長、老夫臣’,故 俚 人猶呼其所尊為‘倒老’也。言訛,故又稱‘都老’云?!?span id="qpakumc" class="book">《
宋史·蠻夷傳三·撫水州
》:“其族鑄銅為大鼓……相攻擊,鳴鼓以集眾,號有鼓者為‘都老’,眾推服之。”
分類:
南方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酋長
長輩
稱呼
《國語辭典》:
蠻子(蠻子)
拼音:
mán zi
1.舊時(shí)北方人對南方人的賤稱。元。馬致遠(yuǎn)《青衫淚》第三折:「老虔婆和那蠻子設(shè)計(jì),送到相公一封書,說相公病危死了?!乖铒@之《酷寒亭》第三折:「他屋里一個(gè)頭領(lǐng),罵我蠻子前,蠻子后?!?br />2.奴婢?!斗Q謂錄。卷三二。賤稱》:「郎仁寶七脩類稿云:『南子相貌鄙薄輕浮,皆類乎廝役,故稱奴婢為蠻子。』據(jù)此,則蠻子亦賤稱也。」
分類:
蠻子
舊
部落
泛稱
首領(lǐng)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南方
方人
爵位
輕視
意思
《漢語大詞典》:
蠻氏(蠻氏)
(1).古國名。在今 河南省 臨汝縣 西南, 汝陽縣 東南。
《
左傳·成公六年
》
:“ 晉 伯宗 、 夏陽説 、 衛(wèi) 孫良夫 、 寧相 、 鄭 人、 伊雒之戎 、 陸渾 、 蠻氏 侵 宋 ,以其辭會也。”
《
呂氏春秋·精諭
》
:“ 晉 果使祭事先,因令 楊子 將卒十二萬而隨之,涉於 棘津 ,襲 聊阮 、 梁 、 蠻氏 ,滅三國焉?!?br />(2).古代寓言中的小國名。
《
莊子·則陽
》
:“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眳⒁姟?蠻觸 ”。
分類:
古國
古國名
寓言
言中
小國
河南
《國語辭典》:
拜門(拜門)
拼音:
bài mén
1.登門拜謝。語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賜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則往拜其門。」
2.新婚夫婦,在婚后三日或七朝九日,回女方拜見岳家。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娶婦》:「婿往參婦家,謂之『拜門』。」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嫁娶》:「其兩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門禮。」
3.拜在有名望或有權(quán)勢者的門下,自稱門生?!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一回:「趙嘯存由福建藩司升坐了福建巡撫。伯芬一面寫了稟帖去賀任,順便繳還憲帖;另外備了一份門生帖子,夾在里面寄去,算是拜門。」
分類:
登門
新婚
些少
夫婦
拜謝
少數(shù)民族
新官
有名
首次
上任
名望
男女
或有
岳家
權(quán)勢
自由
結(jié)合
合后
回門
門下
自稱
門生
《漢語大詞典》:
赪面(赬面)
(1).古代某些少數(shù)民族以赤色涂臉,謂之“赬面”。 唐
元稹
《縛戎人》
詩:“邊頭大將差健卒,入抄禽生快於鶻。但逢赬面即捉來,半是邊人半戎羯?!?br />(2).指赤紅色的臉膛。 清
侯方域
《寧南侯傳》
:“ 良玉 長身赬面,驍勇,善為左右射?!?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談·談獻(xiàn)五·商丘三張
》
:“赬面修髯,狀貌奇?zhèn)?。?br />(3).因羞慚而臉紅。 宋
廉布
《清尊錄·狄氏》
:“尼曰:‘夫人以設(shè)齋來院中,使彼若邂逅者,可乎?’ 狄氏 赬面搖手曰:‘不可?!?/div>
分類:
羞慚
赤紅
紅色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臉紅
赤色
《國語辭典》:
俚人
拼音:
lǐ rén
1.粗俗的人。漢。王褒〈
四子講德論
〉:「俚人不識,寡見鮮聞。」宋。
蘇轍
〈
和子瞻煎茶
〉詩:「又不見北方俚人茗飲無不有,鹽酪椒姜誇滿口?!?br />2.古代對南方某些少數(shù)民族的泛稱。《后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南蠻》:「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蠻里張游,率種人慕化內(nèi)屬,封為歸漢里君?!固啤@钯t。注:「里,蠻之別號。今呼為俚人?!埂赌鲜贰>砦逡?。梁宗室列傳上。吳平侯景》:「俚人不賓,多為海暴,勱征討所獲生口寶物,軍賞之外,悉送還臺。」
分類:
粗俗
南方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國語辭典》:
編發(fā)(編髮)
拼音:
biān fǎ
編結(jié)發(fā)辮。如:「他最擅長替人編發(fā)?!?/div>
分類:
編發(fā)
結(jié)發(fā)
蠻夷
發(fā)辮
童年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發(fā)式
《國語辭典》:
畫面(畫面)
拼音:
huà miàn
1.古代北方某些少數(shù)民族,凡遇大悲大喪,即以刀劃臉,以示悲愁?!度龂?。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倉慈》:「及西域諸胡聞慈死,悉共會聚于戊己校尉及長吏治下發(fā)哀,或有以刀畫面,以明血誠?!?br />2.圖畫、銀幕等所呈現(xiàn)的形象。如:「影片中血腥火爆的畫面不適合小孩觀賞?!?/div>
分類:
畫面
畫幅
用刀
銀幕
地域
域內(nèi)
呈現(xiàn)
環(huán)境
面呈
北方
展示
自然
些少
形象
景象
少數(shù)民族
社會現(xiàn)象
風(fēng)俗
《漢語大詞典》:
沮顏(沮顔)
剺面。以刀刻面,為古代某些少數(shù)民族的風(fēng)俗。
《
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
》
:“編結(jié)沮顏,燋齒梟瞯,翦髮黥首,文身裸袒之國,靡不奔走貢獻(xiàn),懽忻來附?!?李善 注引
《漢書音義》
:“刀刻其面,蓋沮顏也?!?/div>
分類: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風(fēng)俗
《漢語大詞典》:
衽左
左衽。我國古代某些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異于中原一帶的右衽。因用以指受外族的統(tǒng)治。 宋
陳合
《寶鼎現(xiàn)·壽賈師憲》
詞:“神鼇誰斷,幾千年再、乾坤初造。算當(dāng)日、枰棋如許,爭一著、吾其衽左。”按,古喪禮死者之服亦左衽。見
《
禮記·喪大記
》
。
分類:
左衽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服裝
《漢語大詞典》:
山蠻(山蠻)
舊指居住在山間的南方某些少數(shù)民族。
《
南齊書·高帝紀(jì)上
》
:“﹝ 元嘉 ﹞二十三年, 雍州 刺史 蕭思話 鎮(zhèn) 襄陽 ,啟 太祖 自隨戍 沔北 ,討 樊 鄧 諸山蠻,破其聚落。”
《
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元年
》
:“三月, 秦 兵寇 南鄉(xiāng) ,拔之,山蠻三萬戶降 秦 。” 胡三省 注:“自 春秋 之時(shí), 伊 洛 以南, 巴 、 巫 、 漢 、 沔 以北,大山長谷,皆蠻居之…… 后漢 祭遵 攻新城蠻、柏華蠻,破 霍陽聚 ,則 春秋 蠻氏之聚落也。其后又有巫蠻、南郡蠻、江夏蠻。 襄陽 以西, 中廬 、 宜城 之西山,皆蠻居之,所謂山蠻也?!?/div>
分類:
居住
山間
南方
些少
少數(shù)民族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