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二國(二國)
書召誥: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茲二國命。嗣若功,傳其夏殷也。繼受其王命,亦惟當(dāng)以此夏殷長短之命為監(jiān)戒,繼順其功德者,而法則之。詩:。維此二國,其政不獲。
又周南召南譜二國之詩,以后妃夫人之德為首,終以麟趾、騶虞,此又弼鄘衛(wèi)譜。武王既黜殷命,殺武庚,復(fù)伐三監(jiān),更以 三國,建諸侯。以殷馀民封康叔于衛(wèi),使為之長。后世子孫稍并彼二國,混為名之。論語: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注:馬曰:微、箕,二國名。左傳:君子結(jié)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zhì)子?又楚子反救鄭,鄭伯與許男訟焉?;市鐢z鄭伯之辭 反,不能決也。曰:君若辱在寡君,寡君與其二三臣共聽兩君之所欲成,其可知也。不然,側(cè)不足以知二國之成。
又:衛(wèi)人、燕師伐鄭。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注言南燕以別之。 公羊:蔡侯鄭伯會于鄧。傳:離不言會,此其言會何?注:據(jù)齊候鄭伯于紀,二國會曰離。二人議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道不同,不能決事,定是非,立善惡,不足采取,故謂之離會。史記高帝紀:封韓信為淮陰侯,分其地為二國。 宋書天竺迦毗黎國傳見一使下。 易林:銜命上車,和合兩家。蛾眉皓齒,二國不殆。吳越春秋:吳王壽夢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適吳, 以為行人,教吳射御,導(dǎo)之伐楚。楚莊王怒,使子反將敗吳師,二國從斯結(jié)讎。于是吳始通中國,而與諸侯為敵。
分類:二國
《漢語大詞典》:十二國(十二國)
(1).指 戰(zhàn)國 時的十二國。漢書·東方朔傳:“夫 蘇秦 、 張儀 之時, 周 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quán),相禽以兵,并為十二國,未有雌雄?!?顏師古 注:“十二國,謂 魯 、 衛(wèi) 、 齊 、 楚 、 宋 、 鄭 、 魏 、 燕 、 趙 、 中山 、 秦 、 韓 也?!?br />(2).星官名。屬女宿。宋史·天文志三:“十二國十六星,在牛女南,近九坎,各分土居列國之象。九坎之東一星曰齊,齊北二星曰趙,趙北一星曰鄭,鄭北一星曰越,越東二星曰周,周東南北列二星曰秦,秦南二星曰代,代西一星曰晉,晉北一星曰韓,韓北一星曰魏,魏西一星曰楚,楚南一星曰燕,有變動各以其國占之。”
《漢語大詞典》:第二國際
社會民主黨和社會主義工人團體的國際聯(lián)合組織。第一國際解散后,隨著工人運動的興起,來自歐美二十二個國家的三百多名國際社會主義者于1889年7月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代表大會,宣告第二國際的成立。初期在恩格斯的領(lǐng)導(dǎo)和影響下,基本執(zhí)行了馬克思主義的路線。恩格斯去世后,逐漸分裂為左、中、右三派。因右派和中派占據(jù)領(lǐng)導(dǎo)地位,第二國際日趨墮落。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第二國際的大多數(shù)社會民主黨支持帝國主義戰(zhàn)爭,第二國際從此不再是無產(chǎn)階級的組織,最后陷于破產(chǎn)。
《漢語大詞典》:燕趙(燕趙)
(1).指 戰(zhàn)國 時 燕 趙 二國。亦泛指其所在地區(qū),即今 河北省 北部及 山西省 西部一帶。史記·春申君列傳:“王之地一經(jīng)兩海,要約天下,是 燕 趙 無 齊 楚 , 齊 楚 無 燕 趙 也。” 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余本 燕 趙 人,秉心愚且直?!?明 章美中 《秋思》詩:“涼風(fēng)起 燕 趙 ,萬里浮云陰?!?朱德 《太行春感》詩:“從來 燕 趙 多豪杰,驅(qū)逐 倭 兒共一樽?!?br />(2).《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有“ 燕 趙 多佳人,美者顏如玉”句,后因以“燕趙”指美女或舞女歌姬。 南朝 梁武帝 《戲作》詩:“長袂必留客,清哇咸繞梁。 燕 趙 羞容止, 西 妲 慚芬芳?!?宋 蘇舜欽 《昇陽殿故址》詩:“髑髏今成堆,皆昔 燕 趙 面?!?/div>
《漢語大詞典》:鄭衛(wèi)(鄭衛(wèi))
(1). 春秋 戰(zhàn)國 時 鄭國 與 衛(wèi)國 的并稱。《楚辭·招魂》:“ 鄭 衛(wèi) 妖玩,來雜陳些?!?br />(2).指 鄭 衛(wèi) 二國的音樂。 秦 李斯 《上書秦始皇》:“今棄叩缶擊甕而就 鄭 衛(wèi) ,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南史·蕭惠基傳:“自 宋 大明 以來,聲伎所尚,多 鄭 衛(wèi) ,而雅樂正聲鮮有好者?!?唐 白居易 《鄧魴張徹落第》詩:“眾耳喜 鄭 衛(wèi) ,琴亦不改聲?!?br />(3).指詩經(jīng)中 鄭國 、 衛(wèi)國 的民間歌詩。 清 汪熷 《〈長生殿〉序》:“ 鄭 衛(wèi) 豈導(dǎo)淫之作, 楚 騷非變雅之音。”
(4).古稱 鄭 衛(wèi) 之俗輕靡淫逸,因以借指風(fēng)俗浮華淫靡的地方。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城中奢淫過 鄭 衛(wèi) ,城外艱苦逾 唐 魏 ?!?/div>
《國語辭典》:南美  拼音:nán měi
巴拿馬和哥倫比亞二國國界以南的美洲大陸。參見「南美洲」條。
《漢語大詞典》:虞芮
周 初二國名。相傳兩國有人曾因爭地興訟,到 周 求 西伯 姬昌 平斷。《詩·大典·緜》:“ 虞 芮 質(zhì)厥成, 文王 蹶厥生。”史記·周本紀:“於是 虞 芮 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 周 。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 虞 芮 之人未見 西伯 ,皆慙,相謂曰:‘吾所爭, 周 人所恥,何往為,祗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后因以“虞芮”指能謙讓息訟者。 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但當(dāng)先令而后誅,得情而勿喜,使 伯氏 無怨於失邑, 虞 芮 知恥而無訟耳。” 明 李東陽 《若虛詩來欲平馬訟五迭韻答若虛并柬文敬佩之》:“欲令 虞 芮 成禮讓,不遣 秦 越 相譏訶?!?/div>
《漢語大詞典》:二嬴
指 春秋 時 秦穆公 與 趙簡子 。 秦 趙 二國皆 嬴 姓,故稱。文選·左思〈魏都賦〉:“億若大帝之所興作,二 嬴 之所曾聆?!?李周翰 注:“二 嬴 ,謂 秦穆公 趙簡子 。 秦 與 趙 同姓?!?/div>
《國語辭典》:吳越春秋(吳越春秋)  拼音:wú yuè chūn qiū
書名。漢趙曄撰,十卷,梁天祜注。敘述春秋時吳越二國攻戰(zhàn)事。文辭豐蔚,頗類小說家言。
《國語辭典》:南美洲  拼音:nán měi zhōu
South America
巴拿馬和哥倫比亞二國國界以南的美洲大陸。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面積約一千八百萬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北緯十度至南緯二十度之間,綿亙著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亞馬遜河。也稱為「南美」。
阿難分身二國
【佛學(xué)大辭典】
(傳說)阿難將入滅,去摩竭陀國,趣吠舍釐城,渡殑伽河,泛舟中流。摩竭陀王聞之。慕其德,嚴兵追請之,吠舍釐王亦聞阿難來,治軍旅迎之。阿難恐其兵互欲殺害,由舟中上升虛空,化火焚身中分落兩岸。二國之王,各奉其舍利造塔。見西域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