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10,分54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烏絲欄
刷絲
衣絲
絲膾
鸞絲
麻絲
悲素絲
采絲
頂絲
獨繭絲
秦絲
絲緒
絲索
絲羅
鞶絲
《國語辭典》:烏絲欄(烏絲欄)  拼音:wū sī lán
畫于卷冊或織于絹素的黑色界格。明。蔣防《霍小玉傳》:「遂取繡囊,出越姬烏絲欄素縑三尺以授生?!?/div>
《漢語大詞典》:刷絲(刷絲)
一種名石,產 安徽 歙縣 ,用以制硯,稱“刷絲硯”。石紋精細縝密如刷絲,稱刷絲羅紋。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東坡四》:“ 新安 龍尾石,性皆潤澤,色俱蒼黑,縝密可以敵玉,滑膩而能起墨,以之為硯,故世所珍也。石雖多種,惟羅紋者、眉子者、刷絲者最佳?!?明 陸深 《春雨堂隨筆》:“舊坑絲石為上……絲之品不一,曰刷絲、曰內里絲、曰叢絲、曰馬尾絲。獨吐絲為奇。正視之,疏疏見黑點如灑墨;側視之,刷絲粲然。工人謂之硯寳,蓋石之精云?!?/div>
分類:安徽歙縣
《韻府拾遺 支韻》:衣絲(衣絲)
說苑儒者曰:何以儒為?譬猶食谷衣絲,而非耕織者也。
《駢字類編》:絲膾(絲膾)
司馬光詩:洛社凍醪熟,伊魴絲膾肥。紅。陳樵七夕宮詞:月下金鈿炤骨明。同心絲膾 生縷。
《漢語大詞典》:鸞絲(鸞絲)
絲帶的美稱。 元 吾丘衍 《玉佩謠》:“ 昆吾 剪月吹香風,鸞絲貫縷聲瓏瓏?!?明 邵經邦 《明河南按察司僉事亶爰江公誄》:“鸞絲無調,蕙帳無溫?!?/div>
分類:絲帶
《駢字類編》:麻絲(麻絲)
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又治其麻絲,以為布帛。 元史河渠志:諸堰皆甃以石范鐵,以關其中,取桐實之油,和石灰,雜麻絲而搗之,使熟,以苴罅漏。 丘遲為范衛(wèi)軍讓梁臺侍中表:值天地中開,神武再廓,麻絲是蓄,菅蒯靡遺。
《漢語大詞典》:悲素絲(悲素絲)
見“ 悲染絲 ”。
《漢語大詞典》:悲染絲(悲染絲)
墨子·所染:“ 子墨子 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故染不可不慎也!’”后以“悲染絲”為易受習俗影響以及由此而發(fā)感嘆的典故。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三:“ 楊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絲?!币嘧鳌?悲素絲 ”、“ 悲絲染 ”。 唐 李白 《古風》之五九:“惻惻泣路岐,哀哀悲素絲?!?清 丘逢甲 《孟徵以粵秀山無咎室詩見示次韻》之二:“百年人事悲絲染,四海風塵把劍看?!币嗍∽鳌?悲絲 ”。 唐 羅隱 《讒書·屏賦》:“ 阮 何情而泣路, 墨 何事而悲絲?!?清 無名氏 《萬金記·頑梗》:“天末徒號鴟,可憐泣路悲絲,忠肝義膽,至今寢食常思?!?/div>
《分類字錦》:采絲(采絲)
后漢書輿服志:韨佩既廢,秦乃以?組連結于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漢承秦制,用而弗改,故加之以雙印、佩刀之飾。至孝明皇帝乃為大佩,沖牙雙瑀、璜,皆以白玉,乘輿落以白珠,公卿諸侯以采絲,其視冕旒為祭服云。
分類:
《漢語大詞典》:頂絲(頂絲)
禽鳥頭頂上的細長羽毛。 唐 雍陶 《詠雙白鷺》:“雙鷺應憐水滿池,風飄不動頂絲垂?!?唐 劉象 《鷺鷥》詩:“潔白孤高生不同,頂絲清軟冷搖風。”
《漢語大詞典》:獨繭絲(獨繭絲)
指一繭之絲。言其細。列子·湯問:“ 詹何 以獨繭絲為綸,芒鍼為鉤……引盈車之魚於百仞之淵?!?/div>
《漢語大詞典》:秦絲(秦絲)
猶秦箏。 唐 李商隱 《河內》詩之一:“鼉鼓沉沉虬水咽, 秦 絲不上蠻絃絶?!?/div>
《駢字類編》:絲緒(絲緒)
江淹江上之山賦見爐炭下。
《駢字類編》:絲索(絲索)
劉禹錫謝端午賜物表:中使至,奉宣圣旨,賜臣墨詔并衣一副,金花器三事,絲索一軸。
《漢語大詞典》:絲羅(絲羅)
絲織物名。質地輕軟,經緯組織呈椒眼紋,透氣透光性能較好。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十一:“融融的燈光,映著絲羅的帷幕?!?/div>
《駢字類編》:鞶絲(鞶絲)
禮記內則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