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不稱職(不稱職)  拼音:bù chèng zhí
對職務不能勝任。如:「他原先已升任經理之位,卻因表現不稱職,又遭降調?!?/div>
《國語辭典》:不稱(不稱)  拼音:bù chēng
不顯揚、不贊譽?!段倪x。司馬相如。封禪文》:「紛綸威蕤,湮滅而不稱者,不可勝數?!?/div>
《國語辭典》:不職(不職)  拼音:bù zhí
才能淺短,無法勝任職責?!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坐罷軟不勝任者,不謂罷軟,曰:『下官不職』?!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幕兀骸高@日叫幕客敘了揭帖稿,取來燈下自己細看:『為特參昏庸不職之縣令以肅官方事?!弧?/div>
分類:不稱職
《國語辭典》:非人  拼音:fēi rén
1.為非作歹的惡人?!肚f子。應帝王》:「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br />2.殘廢的人?!蹲髠鳌U压吣辍罚骸该?,非人也,將不列于宗,不可謂長。」
3.佛教稱天龍鬼神等為「非人」,即異物之意。《妙法蓮華經》卷七:「即時觀世音菩薩憫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br />4.不人道的。如:「他過著非人般的生活?!?br />5.非適當的人選。如:「所托非人」。
《國語辭典》:非據(非據)  拼音:fēi jù
語本《易經。系辭下》:「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指非本分所應得者?!度龂?。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div>
《國語辭典》:不干  拼音:bù gān
不相干、沒關系?!度龂萘x》第二回:「始初設謀陷害大將軍者,止蹇碩一人,并不干臣等事?!埂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肝覀儑易杂刑幹盟姆ㄗ?,這不干兄弟的事?!?/div>
《國語辭典》:不干(不幹)  拼音:bù gàn
不做、不接受。有堅決拒絕的意思。如:「這種犯法的事,我不干。」、「條件開得這么低,我不干?!?/div>
《國語辭典》:曠官(曠官)  拼音:kuàng guān
1.居官而曠廢職守,不稱職。《北史。卷四六。張普惠傳》:「若不言所難言,諫所難諫,便是唯唯,曠官尸祿?!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爭臣論〉:「曠官之刺興,志不可則?!?br />2.職位空懸,無人任職?!逗鬂h書。卷八一。獨行傳。李業(yè)傳》:「朝廷貪慕名德,曠官缺位,于今七年。」
《國語辭典》:八法  拼音:bā fǎ
1.周代治理官府的八種方法?!吨芏Y。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屬,以舉邦治;二曰官職,以辦邦治;三曰官聯(lián),以會官治;四曰官常,以聽官治;五曰官成,以經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糾邦治;八曰官計,以弊邦治。」
2.我國書法中的側、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種筆法。參見「永字八法」條。
《國語辭典》:養(yǎng)拙(養(yǎng)拙)  拼音:yǎng zhuó
涵養(yǎng)質樸的性情?!段倪x。潘岳。閑居賦》:「仰眾妙而絕思,終優(yōu)游以養(yǎng)拙?!固?。杜甫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五首之二:「養(yǎng)拙干戈際,全生麋鹿群?!?/div>
《國語辭典》:官謗(官謗)  拼音:guān bàng
不能勝任官職而受抨擊?!读凝S志異。卷一○。席方平》:「自應貞潔以率臣僚,不當貪墨以速官謗?!?/div>
《漢語大詞典》:俟罪
謂不稱職,聽候處分。多為古代官吏任職時用的謙詞。 漢 賈誼 《吊屈原賦》:“恭承嘉惠兮,竢罪 長沙 ?!?/div>
《漢語大詞典》:曠闕(曠闕)
(1).謂失職,不稱職。 前蜀 杜光庭 《奏于龍興觀醮玉局札子》:“冀免曠闕,以葉敬恭?!?宋 范仲淹 《舉張諷李厚充青州職官狀》:“臣受國寄任,日憂曠闕。”
(2).空缺;耽誤。清史稿·禮志七:“﹝ 乾隆 ﹞十六年,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曠闕?!?黃遠庸 《新聞日記·一九一五年四月一日》:“鄙人數月以來,通信事務曠闕太甚……遂不能不勉自奮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非任
不稱職的人。后漢書·馮衍傳上:“將軍所杖,必須良才,宜改易非任,更選賢能?!?/div>
分類:不稱職
《漢語大詞典》:非服
(1).謂非分取得的官爵、職位。后漢書·桓榮丁鴻傳論:“至夫 鄧彪 、 劉愷 ,讓其弟以取義,使弟受非服而己厚其名,於義不亦薄乎?” 李賢 注:“弟不當襲爵,故言非服。”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不以尊豪輕絶物命,不使不肖竊假非服。”
(2).用為不稱職的謙詞。 晉 庾亮 《上疏乞骸骨》:“階緣戚屬,累忝非服。”
《漢語大詞典》:慢官
閑散的官職。亦指不稱職的官員。新唐書·呂渭傳:“昔 涵 再任少卿,不以嫌,今謂少傅為慢官,疑 渭 為 涵 游説?!?span id="oto3evr" class="book">《新唐書·韋溫傳》:“比詔下閲月,有司弛墮不力,正可黜慢官,懲不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