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白云黃鶴
 
乘黃鶴
 
跨鶴仙
 
騎鶴仙人
 
素云黃鶴
 
鶴去臺空
 
黃鶴樓人
 
黃鶴樓中仙客
 
鶴飛仙去
 
黃鶴舊山頭
 
黃鶴有歸日
 
黃鵠呼子安
 
黃鶴不復返


《南齊書》卷十五〈州郡志下·郢州〉~276~
夏口城據(jù)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鵠過此上也。邊江峻險,樓櫓高危,瞰臨沔、漢,應接司部,宋孝武置州于此,以分荊楚之勢。
《述異記》~84~
荀鑲字叔瑋,事母孝,好屬文及道術,潛棲卻粒。嘗東游,憩江夏黃鶴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自霄漢,俄頃已至,乃駕鶴之賓也。鶴止戶側,仙者就席,羽衣虹裳,賓主歡對。已而辭去,跨鶴騰空,眇然煙滅。

例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馀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崔顥 黃鶴樓

《國語辭典》:不復(不復)  拼音:bù fù
1.不歸返。漢。張衡〈思玄賦〉:「有無言而不酬兮,又何往而不復。」明。李東陽〈同年祭陸鼎儀文〉:「悲逝者之不復,嘆斯人之共淪。」
2.不再。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蓋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div>
《國語辭典》:萬劫不復(萬劫不復)  拼音:wàn jié bù fù
佛教本謂人一旦墮入地獄,雖經(jīng)萬次世界毀滅那么久的時間,也不易投胎為人。后引申指無法挽救的行為或命運?!磋缶W(wǎng)經(jīng)菩薩戒序〉:「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分類:永遠恢復
《漢語大詞典》:萬劫不復(萬刼不復)
見“ 萬劫不復 ”。
《漢語大詞典》: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無平不陂,無往不復)
謂凡事沒有始終平直而不遇險阻的,沒有始終往前而不遇反復的。易·泰:“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孔穎達 疏:“是初始平者,必將有險陂也;初始往者,必將有反復也。無有平而不陂,無有往而不復者?!?span id="4mdul26" class="book">《洪秀全演義》第十回:“弟已為足下起得一課,乃《泰》之三爻:‘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阆卤M可無事?!?/div>
《漢語大詞典》:無往不復(無往不復)
謂未有往而不返的。謂事物的運動是循環(huán)反復的。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而物極必反,亦往往於所備之外,有智出其上者,突起而勝之。無往不復,天之道也?!眳⒁姟?無平不陂,無往不復 ”。
謂未有往而不返的。謂事物的運動是循環(huán)反復的。易·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 孔穎達 疏:“初始往者必將有反復也。”
《國語辭典》:一去不復返(一去不復返)  拼音:yī qù bù fù fǎn
離去便不再回來。語本《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后用以形容人離去后音訊全無或事物消逝無蹤。唐。崔顥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也作「一去不返」。
《漢語大詞典》:不復堪命(不復堪命)
無法再活下去。后漢書·龐參傳:“重之以大軍,疲之以遠戍……田疇不得墾闢,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窮,無望來秋。百姓力屈,不復堪命。”宋書·晉平王休祐傳:“評米責錢,凡諸求利皆悉如此,百姓嗷然,不復堪命?!?/div>
《漢語大詞典》:忘歸(忘歸)
(1).忘返。《楚辭·九歌·山鬼》:“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 晉 左思 《吳都賦》:“ 舜 禹 游焉,沒齒而忘歸。”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br />(2).良箭名。以一去不復返,故稱。公孫龍子·跡府:“ 龍 聞 楚王 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夢 之圃?!?span id="4y7dqja" class="book">《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之一》:“左攬繁若,右接忘歸?!?李周翰 注:“忘歸,矢名?!?/div>
《漢語大詞典》:無行(無行)
沒有行陣;不成行。《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侵^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zhí)無兵。” 王弼 注:“行,謂行陳也。” 唐 陸贄 《賦得御園芳草》:“濕煙搖不散,細影亂無行?!?唐 白居易 《步東坡》詩:“信意取次栽,無行亦無數(shù)?!?/div>
《國語辭典》:滅亡(滅亡)  拼音:miè wáng
滅絕喪亡。《管子。牧民》:「四維不張,國乃滅亡?!?/div>
《漢語大詞典》:尚平
指 東漢 尚長 。 尚長 字 子平 。為子嫁娶畢,即不復理家事。見 三國 魏 嵇康 《高士傳》。后用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實。 唐 許渾 《村舍》詩之一:“ 尚平 多累自歸難,一日身閑一日安。” 明 張邦伊 《沉嘉則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詩:“知爾 尚平 家累淺,逢人勝事好相聞?!眳⒁姟?尚子 ”。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東漢 尚長 。《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畢娶類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傳》:“ 尚長 ,字 子平 , 河內 人。隱居不仕。為子嫁娶畢,勑家事斷之:勿復相關,當如我死矣?!?/div>
《漢語大詞典》:但已
僅此而已。謂不復深究或就此了事。《漢書·淮陽獻王劉欽傳》:“縱不伏誅,必蒙遷削貶黜之罪,未有但已者也?!?宋 陳亮 《又乙巳春書》之一:“理之所在,豈宜如此但已,愿更一言也。”明史·何喬新傳:“歲大饑,故事,振貸迄秋止, 喬新 曰:‘止於秋,謂秋成可仰也,今秋可但已乎?’振至明年麥熟乃止。”
《國語辭典》:虛勞(虛勞)  拼音:xū láo
中醫(yī)指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病久失養(yǎng),正氣損傷,久虛不復,所表現(xiàn)的各種虛弱癥候,皆屬虛勞范圍。此皆由積漸而成。
《國語辭典》:沾泥絮(霑泥絮)  拼音:zhān ní xù
柳絮沾上塵泥即不再飛揚。比喻心境空靈寂靜,不為外物所動。宋。道潛〈口占絕句〉:「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也作「沾泥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