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韻府拾遺 東韻》:不充
魏志高祖紀:牧守侵食百姓,以營家業(yè),王賦不充,雖歲滿去職,應計前逋,正其刑罪。
分類:不充
《國語辭典》:食不充饑(食不充飢)  拼音:shí bù chōng jī
肚子填不飽。形容生活窮困。南朝宋。明帝〈立晉熙王嗣詔〉:「而諸孫纊不溫體,食不充饑,付之姆奶之手?!埂镀邆b五義》第二八回:「老漢衣不遮體,食不充饑,如何還能夠開茶樓呢?」也作「食不充腸」。
《國語辭典》:食不充口  拼音:shí bù chōng kǒu
吃不飽。形容生活窮困?!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五:「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姑?。無名氏《拔宅飛升》第一折:「小的們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委實的難過?!挂沧鳌甘巢缓凇?。
《國語辭典》:食不糊口(食不餬口)  拼音:shí bù hú kǒu
吃不飽。形容生活窮困。唐。陳子昂 漢州雒縣令張君吏人頌德碑:「流亡初復,貧鞠兼半,食不糊口,力未贍農(nóng)?!挂沧鳌甘巢怀淇凇埂?/div>
《國語辭典》:食不充腸(食不充腸)  拼音:shí bù chōng cháng
肚子填不飽。形容生容貧困。唐。元稹 同州刺史謝上表:「臣八歲喪父,家貧無業(yè),母兄乞丐以供資養(yǎng),衣不布體,食不充腸。」也作「食不充饑」。
《國語辭典》:食不充饑(食不充飢)  拼音:shí bù chōng jī
肚子填不飽。形容生活窮困。南朝宋。明帝〈立晉熙王嗣詔〉:「而諸孫纊不溫體,食不充饑,付之姆奶之手。」《七俠五義》第二八回:「老漢衣不遮體,食不充饑,如何還能夠開茶樓呢?」也作「食不充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