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丈夫  拼音:zhàng fū
1.身高一丈的男子。周朝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成年男子高八尺左右,故以丈夫為男子的通稱。《戰(zhàn)國策。趙策四》:「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于婦人。』」《文選。孔融。論盛孝章書》:「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天下談士,依以揚聲。」
2.英武有志節(jié)的男子?!段倪x。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埂度龂萘x》第三回:「吾堂堂丈夫,安肯為汝子乎!」
3.稱謂。婦人稱與自己有婚姻關系的男子?!段饔斡洝返谝欢兀骸肝业娜槊麊咀隼畲渖?;我丈夫姓劉名全?!埂度辶滞馐?。第二三回〉:「這是十兩銀子,你帶回去送與牛相公的夫人牛奶奶,說他的丈夫現(xiàn)在蕪湖甘露庵里。」
《漢語大詞典》:千丈
極言其長、高、深。史記·貨殖列傳:“薪稾千車,船長千丈?!?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壁立千丈,峯橫萬仞?!?唐 白居易 《續(xù)古詩》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div>
《國語辭典》:萬丈(萬丈)  拼音:wàn zhàng
形容極高或極深。如:「萬丈光芒」、「萬丈深淵」。
《國語辭典》:百丈  拼音:bǎi zhàng
1.形容極為深長廣遠?!段倪x。枚乘。七發(fā)》:「上有千仞之峰,下臨百丈之溪?!埂段倪x。沈約。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br />2.拖船的纖子。用一寸多寬的毛竹片,以生漆絞著麻絲接成,約一百多丈,故稱為「百丈」?!缎咽篮阊?。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風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纖子?!?br />3.唐朝百丈懷海禪師。福州長樂人。從西山慧照法師出家,后到江西向馬祖道一禪師參學,并在道一處得到證悟。道一圓寂后,初住石門,后住大雄山。大雄山巖巒高峻,有百丈山之稱,所以世人稱他為「百丈懷?!埂押3^承道一的禪法外,并將禪法運用于勞動中,實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規(guī)制,折衷大小乘戒律,首創(chuàng)禪院的清規(guī)。
分類:名僧
《國語辭典》:丈人  拼音:zhàng rén
1.長老或老成的人?!墩撜Z。微子》:「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2.稱謂。古稱祖父。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丈人亦長老之目,今世俗猶呼其祖考為先亡丈人?!?br />3.星官名。
《國語辭典》:丈人  拼音:zhàng ren
稱謂。稱妻子的父親?!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你丈人丈母認了不必說,妳父母與你也當堂認了領去的,如何又有說話?!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敢娬扇嗽诟?,恐怕又要來罵?!?/div>
《駢字類編》:十丈
宋 秦觀 次韻朱李二君見寄二首 其一 十丈蓮花開處遠,三年楮葉刻成遲。
宋 陸游 記九月三十日夜半夢 兩行畫戟森朱戶,十丈平橋夾綠槐。
《國語辭典》:方丈  拼音:fāng zhàng
長寬各一丈的面積。《孟子。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div>
《國語辭典》:方丈  拼音:fāng zhàng
1.維摩詰所說經(jīng)說,維摩詰居士居住的臥室一丈見方,但容量無限,禪宗取其意,以方丈名住持所居之室?!段饔斡洝返诰呕兀骸改阏?zhèn)€要尋父母,可隨我到方丈里來?!?br />2.僧寺的住持?!毒劳ㄑ?。卷二八。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白娘子道:『一件,不要去方丈內去;二件,不要與和尚說話;三件,去了就回。來得遲,我便來尋你也?!弧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嘶兀骸肛毶斈曜≡谀暇┨礁徍h甘露庵里的,后在京師報國寺做方丈。」
《漢語大詞典》:方丈洲
傳說 東海 中神山名。海內十洲記·方丈洲:“ 方丈洲 在 東海 中心,西南東北岸正等。 方丈 方面各五千里,上專是羣龍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宮,三天司命所治之處?!?/div>
《駢字類編》:一丈
南北朝 庾信 正旦上司憲府詩 雪高三尺厚,冰深一丈寒。
唐 白居易 新樂府 賣炭翁 苦官市也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唐 曹松 長安春日 塵中一丈日,誰是晏眠人。
宋 蘇軾 游金山寺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分類:一丈
《國語辭典》:丈室  拼音:zhàng shì
1.一丈見方的房室。形容房間狹小。唐。白居易 秋居書懷詩:「澹然無所欲,何須廣居處。不用多積蓄,丈室可容身?!?br />2.稱寺廟住持的房間?!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相公別來無恙,粗茶相邀,丈室閒話則個。」
《國語辭典》:函丈  拼音:hán zhàng
對老師的尊稱。因舊時講席間相隔一丈,以容人聽講,故有此稱。
《駢字類編》:三丈
宋 蘇軾 戲書李伯時畫御馬好頭赤 蹄間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
宋 黃庭堅 次韻寅庵四首 其三 此時睡到日三丈,自起開關招酒徒。
元 許衡 大暑登東城 三丈危城日暮登,暑威殊不霽憑陵。
分類:三丈
《漢語大詞典》:尋丈(尋丈)
泛指八尺到一丈之間的長度。管子·明法:“有尋丈之數(shù)者,不可差以長短。”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八:“ 柳公權 親筆啟草二紙,皆小楷,字僅盈分,而結體遒媚,意態(tài)舒遠,有尋丈之勢。”
《漢語大詞典》:五丈
見“ 五丈原 ”。
《漢語大詞典》:五丈原
古地名。在今 陜西省 岐山縣 南, 斜谷口 西側, 渭水 南岸。相傳 蜀漢 諸葛亮 六出 祁山 曾在此駐軍。公元234年 諸葛亮 伐 魏 ,出 斜谷 ,駐軍屯田,相持百馀日后,病卒于此。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建興 ﹞十二年春, 亮 悉大眾由 斜谷 出,以流馬運,據(jù) 武功 五丈原 ?!?唐 王維 《送崔五太守》詩:“ 黃花縣 西 九折坂 , 玉樹宮 南 五丈原 。” 古直 《弔趙伯先先生》:“出師未捷身先死,一例聲吞 五丈原 ?!币嗍∽鳌?五丈 ”。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呂溫題陽人城:“ 孔明 屯 五丈 , 魏 人畏之如虎?!?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臺發(fā)刊詞》:“秋風 五丈 ,悲 蜀 相之隕星。”
《駢字類編》:二丈
詩:修我戈予。傳:戈長六尺六寸;矛長二丈。北史牛弘傳見二尸下。 拾遺記見一枝下。 水經(jīng)注:銀山縣東亭村北,山甚高峻,上合下空,空徼東西廣二丈。廣州記:?魚,長二丈,大數(shù)圍,皮皆鋁物。 林邑記:口南郡磚城二丈,上起磚墻一丈,開方隙孔,磚上倚板。板上五重層閣,閣上架屋,屋上架樓。 綿州巴歌:豆子山,打瓦鼓。揚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龍女??椀媒?,二丈五。一半屬羅江,一半屬元武。 吳均邊城將詩:掣拽二丈旂,躑躅雙鳧騎。
《漢語大詞典》:丈六
一丈六尺。指佛的化身的長度。后亦借指佛身。后漢書·西域傳·天竺:“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法云寺:“丹素炫彩,金玉垂輝,摹寫真容,似丈六之見 鹿苑 ;神光壯麗,若金剛之在 雙林 ?!?范祥雍 校注:“丈六謂佛身,佛説十二游經(jīng):‘佛身長丈六尺?!?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丈六放金光,神通稱極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