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尊酒論文
 
渭北春天樹
 
把酒論文
 
重與細論文
 
渭樹江云
 
相逢樽酒
 
俊逸鮑參軍
 
江南渭北
 
吟渭北
 
杜陵尊酒
 
樽酒論詩
 
白也無敵
 
江東思渭北
 
江東渭北相思句
 
渭北春天,日暮江東
 
尊酒懷李白

相關人物
杜甫
 
李白
 
鮑照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白也詩無數(shù)】,飄然思不群。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豪邁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重與話斯文】。
典故
鮑魚腥
 
鮑車
 
沙邱鮑魚
 
沙丘鮑魚
 
辒涼骨臭
 
嬴棺費鮑魚

相關人物
李斯
 
秦始皇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臺。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fā)喪。棺載辒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shù)以罪,賜死。語具在李斯傳中。行,遂從井陘抵九原。會暑,上辒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例句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李賀 苦晝短

欲厭東南氣,翻傷掩鮑車。 李顯 幸秦始皇陵

典故 
玉壺清
 
一壺冰
 
清似玉壺冰
  
鮑壺冰
 
清如寒露在冰壺

相關人物
鮑照


《昭明文選》卷二十八〈詩戊·樂府下·樂府八首·白頭吟〉~327~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賤恩舊,世議逐衰興。毫發(fā)一為瑕,丘山不可勝。食苗實碩鼠,玷白信蒼蠅。鳧鵠遠成美,薪芻前見陵。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全唐文》卷二百六〈冰壺誡并序〉~2085~
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示不忘乎清也。夫洞澈無瑕。澄空見底。當官明白者。有類是乎。故內(nèi)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

例句

鮑壺冰皎潔,王佩玉丁東。 李商隱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輒以詩一首四十韻干瀆尊嚴伏蒙仁恩俯賜披覽獎逾其實

清規(guī)無以況,且用玉壺冰。 李商隱 別薛巖賓

誰于銷骨地,一鑒玉壺冰。 李群玉 宵民

漲?;硇脑矗鶋匾婇T地。 李群玉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鄭判官兼簡空上人

冰壺避皎潔,武庫羞鋒铓。 李群玉 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典故
鮑焦披草眠

相關人物
鮑焦


《韓詩外傳》卷一
鮑焦衣弊膚見,挈畚持蔬。
《風俗通義》卷三《愆禮》
鮑焦耕田而食,穿井而飲,非妻所織不衣,餓于山中,食棗,或問之:「此棗子所種耶?」遂嘔吐,立枯而死。

例句

鮑焦一世披草眠,顏回廿九鬢毛斑。 李賀 公無出門

典故
鮑靚記井

相關人物
鮑靚


《晉書》卷九十五《藝術傳·鮑靚傳》
鮑靚字太玄,東海人也。年五歲,語父母云:「本是曲陽李家兒,九歲墜井死?!蛊涓改笇ぴL得李氏,推問皆符驗。靚學兼內(nèi)外,明天文河洛書,稍遷南陽中部都尉,為南海太守?!n嘗見仙人陰君,授道訣,百馀歲卒。

例句

鮑靚記井,羊祜識環(huán)。 李瀚 蒙求

典故
笑郭郎長袖
 

《后山詩話》
楊大年《傀儡詩》云:「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若教鮑老當筵舞,轉(zhuǎn)更郎當舞袖長?!拐Z俚而意切,相傳以為笑。(據(jù)《歷代詩話》本)
《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
有假面披發(fā),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狀者上場,著青帖金花短后之衣,帖金皂褲,跣足攜大銅鑼,隨身舞步而進退,謂之抱鑼,繞場數(shù)遭,或就地放煙火之類。
典故
相關人物
沈約
 
鮑照

參考典故
沈約
 
鮑參軍


《梁書》卷十三《沈約傳》
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也。……高祖受禪,為尚書仆射,封建昌縣侯,邑千戶,常侍如故。又拜約母謝為建昌國太夫人。奉策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馀人咸來致拜,朝野以為榮。俄遷尚書左仆射,常侍如故。尋兼領軍,加侍中。天監(jiān)二年,遭母憂,輿駕親出臨吊,以約年衰,不宜致毀,遣中書舍人斷客節(jié)哭。起為鎮(zhèn)軍將軍、丹陽尹,置佐史。服闋,遷侍中、右光祿大夫,領太子詹事,揚州大中正,關尚書八條事,遷尚書令,侍中、詹事、中正如故。累表陳讓,改授尚書左仆射、領中書令、前將軍,置佐史,侍中如故。尋遷尚書令,領太子少傅。九年,轉(zhuǎn)左光祿大夫,侍中、少傅如故,給鼓吹一部?!s歷仕三代,該悉舊章,博物洽聞,當世取則。謝玄暉善為詩,任彥升工于文章,約兼而有之,然不能過也。自負高才,昧于榮利,乘時藉勢,頗累清談。及居端揆,稍弘止足,每進一官,輒殷勤請退,而終不能去,論者方之山濤。用事十馀年,未嘗有所薦達,政之得失,唯唯而已。……帝以其言不遜,欲抵其罪,徐勉固諫乃止。及聞赤章事,大怒,中使譴責者數(shù)焉,約懼遂卒。有司謚曰文,帝曰:「懷情不盡曰隱。」
《宋書》卷五十一《宗室傳·劉義慶傳》附《鮑照傳》
鮑照字明遠,文辭贍逸,嘗為古樂府,文甚遒麗?!R海王子頊為荊州,照為前軍參軍,掌書記之任。子頊敗,為亂兵所殺。

例句

高岑殊緩步,沈鮑得同行。 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

典故 
鮑叔知
 
知我貧
 
叔牙知
   
鮑叔義
 
鮑叔深知我
 
夷吾鮑叔
 
深知在叔牙
 
鮑牙知
 
忘鮑

相關人物
管仲
 
鮑叔牙


《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傳》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馀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藝文類聚》卷三十
晉·傅咸《感別賦》:悅朋友之攸攝。慕管鮑之遐蹤。

例句

鮑叔知我貧,烹葵不為薄。 元稹 別李三

鮑叔幸相知,田蘇頗同游。 劉長卿 送裴四判官赴河西軍試

慚愧故人同鮑叔,此心江柳尚依依。 孟遲 寄浙右舊幕僚

上慚伯樂顧,中負叔牙知。 張九齡 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價以陸生減,賢慚鮑叔知。 張九齡 酬通事舍人寓直見示篇中兼起居陸舍人景獻

??止荃U情,參差忽終老。 李咸用 古意論交

松篁貞管鮑,桃李艷張陳。 李咸用 論交

雅望歸安石,深知在叔牙。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長興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叔牙憂我應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 李山甫 赴舉別所知

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李白 箜篌謠

托意在經(jīng)濟,結(jié)交為弟兄。毋令管與鮑,千古獨知名。 李白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敘封昆季

昔為管將鮑,中奔吳隔秦。 李白 贈張相鎬二首之一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杜甫 貧交行

千載得鮑叔,末契有所及。 杜甫 送率府程錄事還鄉(xiāng)

遂有山陽作,多慚鮑叔知。 杜甫 過故斛斯校書莊二首之二

管鮑化為塵,交友存如線。 楊巨源 題趙孟莊

不以我為貪,知我家內(nèi)貧。 白居易 初除戶曹喜而言志

唯慚鮑叔深知我,他日蒲帆百尺風。 羅隱 東歸別常修

常忝鮑叔義,所期王佐才。 高適 宋中遇陳二

典故

《孔子家語》卷四《六本》
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例句

巴歌掩白雪,鮑肆埋蘭芳。 李群玉 自澧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典故 
詩凌鮑謝

相關人物
杜甫
 
鮑照
 
謝朓


《九家集注杜詩》卷五〈遣興五首〉
〈遣興五首〉其五:「吾憐孟浩然,裋褐即長夜。賦詩何必多,往往凌鮑謝。清江空舊魚【清江舊魚美】,春雨馀甘蔗。南望東南云,令人幾悲吒?!?/span>
典故
鮑照葵

相關人物
鮑照


《鮑參軍集》卷一《園葵賦》
乃羹乃瀹,堆鼎盈筐。甘旨茜脆,柔滑芬芳?!幦蝗涡模瑯返腊裁?。

例句

嫩割周颙韭,肥烹鮑照葵。 李商隱 題李上謨壁

典故
西江水
        
斗升水
  
轍中魚
 
轍中鱗
  
貸監(jiān)河粟
 
活枯魚
  
索枯魚
 
泥轍
 
活窮鱗
   
枯轍
  
守窮轍
 
望斗升
 
慰窮鱗
 
西江潤
 
轍鮒涸
 
轍中枯
 
波臣守轍
 
槁鮑肆
 
涸鱗去轍
 
監(jiān)河貸粟
 
借斗水
 
渴一泓
  
窮轍鮒
 
失水鮒
 
挽西江蘇涸轍
 
委轍
 
西江水救魚
 
西來斗水
 
煦轍
 
轍鮒憂
 
莊周貸粟
   
相關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924~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簡釋

斗升水:喻急需的濟助。唐劉禹錫《送張盥赴舉》:“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漢津?!?/p>

涸魚:喻處境困窘或相互救助。唐白居易《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倦鳥得茂樹,涸魚返清源?!?/p>

涸鮒:喻指處境艱難或無益之助。唐沈全期《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少寬窮涸鮑,猶憫觸藩羝?!?/p>


例句

石枯山木焦,鱗窮水泉涸。 劉長卿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乃呈王員外

持法不須張密網(wǎng),恩波自解惜枯鱗。 劉長卿 獄中聞收東京有赦

籠禽得高巢,轍鮒還層瀾。 孟郊 新卜清羅幽居奉獻陸大夫

枯鱗易為水,貧士易為施。 孟郊 贈主人

舍予在泥轍,飄跡上云津。 孟郊 贈李觀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魚。 張南史 早春書事奉寄中書李舍人

省郎門似龍門峻,應借風雷變涸鱗。 張蠙 投所知

棄杖枯還植,窮鱗涸更浮。 張說 喜度嶺

已呼斷雁歸行里,全勝枯鱗在轍中。 方干 別從兄郜

無事坐悲苦,塊然涸轍魚。 李白 擬古十二首之五

涸轍思流水,浮云失舊居。 李白 江夏使君叔度上贈中郎中

莫持西江水,空許東溟臣。 李白 贈友人三首之三

涸魚思雨潤,僵燕望雷蘇。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失計拋魚艇,何門化涸鱗。 杜牧 書事

真成窮轍鮒,或似喪家狗。 杜甫 奉贈李八丈判官

監(jiān)河受貸粟,一起轍中鱗。 杜甫 奉贈肖二十使君

早發(fā)云臺杖,恩波起涸鱗。 杜甫 江陵望幸

少寬窮涸鮒,猶憫觸藩羝。 沈佺期 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

窮鱗遂蹭蹬,夙昔事罕存。 獨孤及 丙戌歲正月出洛陽書懷

涸魚久失風波勢,枯草曾沾雨露恩。 白居易 江南遇天寶樂叟

倦鳥得茂樹,涸魚返清源。 白居易 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

幾時裁尺素,滄海有枯鱗。 竇牟 送東光呂少府之官連帥奏授

便應酬倚注,何處話窮鱗。 羅隱 投寄韋右丞

宦名隨落葉,生事感枯魚。 錢起 罷官后酬元校書見贈

他日感恩慚未報,舉家猶似涸池魚。 韓翃 寄令狐尚書

涸鱗去轍還游海,幽禽釋網(wǎng)便翔空。 駱賓王 疇昔篇

出籠窮短翮,委轍涸枯鱗。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涸鱗驚照轍,墜羽怯虛彎。 駱賓王 途中有懷

典故
相關人物
鮑照


南朝宋·鮑照《鮑參軍集》卷四《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五
且愿得志數(shù)相就,床頭恒有沽酒錢。

例句

閑時耐相訪,正有床頭錢。 岑參 郡齋南池招楊轔

典故
大雷書

相關人物
鮑照


《鮑參軍集》卷二、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
《通典·兵典》
《通典·兵典》:世說新書,曹公軍行失道,二軍皆渴,公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酸,可以解渴?!故孔渎勚?,口皆水出,乘此得及前水。

例句

結(jié)荷倦水宿,卻寄大雷書。 李白 秋浦寄內(nèi)

典故
二鮑糾慝

相關人物
鮑永


《后漢書》卷二十九〈 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鮑永列傳〉~07~
鮑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也。父宣,哀帝時任司隸校尉,為王莽所殺。永少有志操,習歐陽尚書。事后母至孝,妻嘗于母前叱狗,而永即去之。初為郡功曹。莽以宣不附己,欲滅其子孫。都尉路平承望風旨,規(guī)欲害永。太守茍諫擁護,召以為吏,常置府中。永因數(shù)為諫陳興復漢室,剪滅篡逆之策。諫每戒永曰:「君長幾事不密,禍倚人門?!褂栏衅溲浴<爸G卒,自送喪歸扶風。路平遂收永弟升。太守趙興到,聞乃嘆曰:「我受漢茅土,不能立節(jié),而鮑宣死之,豈可害其子也!」敕縣出升,復署永功曹。時有矯稱侍中止傳舍者,興欲謁之。永疑其詐,諫不聽而出,興遂駕往,永乃拔佩刀截馬當匈,乃止。后數(shù)日,莽詔書果下捕矯稱者,永由是知名。舉秀才,不應。更始二年徵,再遷尚書仆射,行大將軍事,持節(jié)將兵,安集河東、并州、朔部,得自置偏裨,輒行軍法。永至河東,因擊青犢,大破之,更始封為中陽侯。永雖為將率,而車服敝素,為道路所識。時赤眉害更始,三輔道絕。光武即位,遣諫議大夫儲大伯,持節(jié)徵永詣行在所。永疑不從,乃收系大伯,遣使馳至長安。既知更始已亡,乃發(fā)喪,出大伯等,封上將軍列侯印綬,悉罷兵,但幅巾與諸將及同心客百馀人詣河內(nèi)。帝見永,問曰:「卿眾所在?」永離席叩頭曰:「臣事更始,不能令全,誠?以其眾幸富貴,故悉罷之。」帝曰:「卿言大!」而意不悅。時攻懷未拔,帝謂永曰:「我攻懷三日而兵不下,關東畏服卿,可且將故人自往城下譬之?!辜窗萦乐G議大夫。至懷,乃說更始河內(nèi)太守,于是開城而降。帝大喜,賜永洛陽商里宅,固辭不受。時董憲裨將屯兵于魯,侵害百姓,乃拜永為魯郡太守。永到,擊討,大破之,降者數(shù)千人。唯別帥彭豐、虞休、皮常等各千馀人,稱「將軍」,不肯下。頃之,孔子闕里無故荊棘自除,從講堂至于里門。永異之,謂府丞及魯令曰:「方今危急而闕里自開,斯豈夫子欲令太守行禮,助吾誅無道邪?」乃會人眾,修鄉(xiāng)射之禮,請豐等共會觀視,欲因此禽之。豐等亦欲圖永,乃持牛酒勞饗,而潛挾兵器。永覺之,手格殺豐等,禽破黨與。帝嘉其略,封為關內(nèi)侯,遷楊州牧。時南土尚多寇暴,永以吏人痍傷之后,乃緩其銜轡,示誅彊橫而鎮(zhèn)撫其馀,百姓安之。會遭母憂,去官,悉以財產(chǎn)與孤弟子。建武十一年,徵為司隸校尉。帝叔父趙王良尊戚貴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肅然,莫不戒慎。乃辟扶風鮑恢為都官從事,恢亦抗直不避彊御。帝常曰:「貴戚且宜斂手,以避二鮑?!蛊湟姂勅绱?。

例句

三王尹京,二鮑糾慝。 李瀚 蒙求

《國語辭典》:冰壺(冰壺)  拼音:bīng hú
1.盛冰的玉壺。南朝梁。劉孝標〈送橘啟〉:「甘踰萍實,冷亞冰壺?!?br />2.比喻品德清白廉潔。唐。姚崇〈冰壺誡序〉:「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示不忘乎清也?!蕛?nèi)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
3.借指月亮。唐。杜甫寄裴施州〉詩:「金鐘大鏞在東序,冰壺玉衡懸清秋?!乖?。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看江上晚來堪畫,玩冰壺瀲滟天上下,似一片碧玉無瑕。」
《漢語大詞典》:玉壺冰(玉壺冰)
(1).壺水成冰,形容寒冷。 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二韻》:“研寒金井水,簷動玉壺冰。” 元 楊維楨 《吳子夜四時歌》:“朝來玉壺冰,為君添衣裳?!?br />(2).喻高潔清廉。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宋 黃庭堅 《奉和公擇舅氏送呂道人研長韻》:“奉身玉壺冰,立朝朱絲絃?!?清 劉獻廷 《贈別還燈和尚》詩:“儀范三壇云海月,禪心一片玉壺冰?!?br />(3).酒名。 宋 葉夢得 《浣溪沙·送盧倅》詞:“荷葉荷花水底天,玉壺冰酒釀新泉,一歡聊復記他年。” 清 吳偉業(yè) 《戲題士女圖》詩之五:“四壁蕭條酒數(shù)升, 錦江 新釀玉壺冰?!?/div>
《國語辭典》:鮑老(鮑老)  拼音:bào lǎo
宋元百戲中戴面具,扮演吐煙火,帶銅鑼起舞,引人發(fā)笑的滑稽角色。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舞隊》:「大小傀儡:大小斫刀鮑老、交袞鮑老。」《水滸傳》第三三回:「那跳鮑老的,身軀紐得村村勢勢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挂卜Q為「抱鑼」。
《漢語大詞典》:沈鮑(沈鮑)
南朝 宋 鮑照 與 南朝 梁 沈約 的并稱。兩人均為著名的文學家。 唐 杜甫 《寄高使君適岑長史參》詩:“ 高 岑 殊緩步, 沈 鮑 得同行?!?/div>
《國語辭典》:管鮑(管鮑)  拼音:guǎn bào
管仲與其好友鮑叔牙。比喻深厚的友誼。晉。傅咸感別賦〉:「悅朋友之攸攝,慕管鮑之遐蹤。」
《國語辭典》:管鮑之交(管鮑之交)  拼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春秋時代齊國管仲和鮑叔牙相交至深。見列子。力命。后用來比喻友情深厚。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一四出:「前與蘇子瞻,山河定誓,本為管鮑之交,名位相傾,頓起孫龐之隙?!?/div>
《國語辭典》:管鮑分金(管鮑分金)  拼音:guǎn bào fēn jīn
管仲嘗與鮑叔牙合夥做生意,自己分財較多,鮑叔牙知管仲家貧,不以為貪。見《列子。力命》。后比喻友誼篤厚。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全不似管鮑分金,倒做了孫龐刖足?!?/div>
《國語辭典》:鮑肆(鮑肆)  拼音:bào sì
賣腌魚的店鋪。比喻小人聚集的惡劣環(huán)境?!冻o。東方朔。七諫。沉江》:「聯(lián)蕙芷以為佩兮,過鮑肆而失香?!埂侗阕?。外篇。良規(guī)》:「俗儒沉淪鮑肆,困于詭辯?!?/div>
《國語辭典》:鮑魚之肆(鮑魚之肆)  拼音:bào yú zhī sì
賣腌魚的店鋪。比喻臭穢的地方、惡劣的環(huán)境或小人聚集的場所。漢。劉向《說苑。卷一七。雜言》:「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埂犊鬃蛹艺Z。卷四。六本》:「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div>
《漢語大詞典》:鮑謝(鮑謝)
(1). 南朝 詩人 鮑照 和 謝朓 的并稱。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五:“賦詩何必多,往往凌 鮑 謝 。”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南史謂 鮑照 、 謝元暉 為 鮑 謝 。” 清 周亮工 《何省齋太史詩序》:“ 蘇 李 屬和之篇, 鮑 謝 酣吟之響,若噴薄出之,而大珠小珠相錯落也。”
(2). 南朝 詩人 鮑照 和 謝靈運 的并稱。 宋 黃庭堅 《寄陳適用》詩:“寄我五字詩,句法窺 鮑 謝 。” 史容 注:“ 明遠 、 靈運 ?!?br />(3). 唐 人 鮑防 和 謝良弼 的并稱。 鮑防 為 德宗 時禮部侍郎,工詩,譏切當世,與中書舍人 謝良弼 友善,人稱 鮑 謝 。參閱唐詩紀事四七。
《漢語大詞典》:失水魚(失水魚)
離水之魚。喻處于困境的人。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詩之四:“飢搖困尾喪家狗,熱暴枯鱗失水魚?!?/div>
分類:水之困境
《漢語大詞典》:斗水
少量之水,亦喻指少量的資助。語出莊子·外物:“﹝鮒魚﹞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北魏 李騫 《贈親友》詩:“ 監(jiān)河 愛斗水, 蘇子 惜餘明?!?唐 孟郊 《贈主人》詩:“斗水瀉大海,不如瀉枯池?!?span id="eoissse" class="book">《剪燈新話·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轍之枯,下壺飧而救翳桑之餓?!?/div>
分類:少量資助
《漢語大詞典》:東溟臣(東溟臣)
莊子·外物:“ 周 昨來,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 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諾。我且南游 吳 越 之王,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后因以“東溟臣”比喻陷入困境亟待解救之人。 唐 李白 《贈友人》詩之三:“莫持 西江 水,空許東溟臣?!?/div>
《國語辭典》:枯魚(枯魚)  拼音:kū yú
乾魚?!俄n非子。外儲說左下》:「枯魚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饑色?!埂段倪x。應璩。百一詩》:「田家無所有,酌醴焚枯魚。」
《國語辭典》:枯魚之肆(枯魚之肆)  拼音:kū yú zhī sì
賣乾魚的市場。《莊子。外物》:「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贡扔魈幱诶Ь?。唐。元稹《鶯鶯傳〉:「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shù)月間,索我于枯魚之肆矣!」
分類:困境絕境
《漢語大詞典》:枯鱗(枯鱗)
枯魚。亦喻處于困境者。《隋書·儒林傳·王孝籍》:“伏惟明尚書公動哀矜之色,開寬裕之懷。咳唾足以活枯鱗,吹噓可用飛窮羽?!?唐 劉長卿 《獄中聞收東京有赦》詩:“持法不須張密網(wǎng),恩波自解惜枯鱗?!?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東風殢得紅顏瘦,枯鱗望斷西江口,雨慘云愁咽 楚 謳?!?/div>
分類:困境
《漢語大詞典》:涸轍(涸轍)
(1).比喻窮困的境地。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宋 司馬光 《西臺詩二十四韻》:“涸轍猶蒙潤,寒灰免附炎?!?明 張煌言 《長鯨行》:“跳梁寧復昔睚眥,涸轍應憐舊饕餮?!?葉圣陶 《窮愁》:“豈久處涸轍,貪鄙漸萌,乃欲為此一擲,以冀非分耶?”參見“ 涸轍之鮒 ”。
(2).猶擱淺。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海獸》:“海潮退后,有一獸涸轍沙灘,長八尺餘,色純黑,毛如海虎。”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轍魚(涸轍魚)
同“ 涸轍之鮒 ”。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爾為背風鳥,我為涸轍魚?!?清 林昌彝 《市價行》:“力拔涸轍魚,哀矜出肺腑。”亦作“ 涸轍枯魚 ”。 明張景《飛丸記·憐儒脫難》:“吹噓一點靈犀熱,涸轍枯魚沐浩波?!?/div>
《漢語大詞典》:涸轍鮒(涸轍鮒)
見“ 涸轍之鮒 ”。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魚(涸魚)
“涸轍魚”的略語。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誄》:“ 權 ( 孫權 )若涸魚,乾臘矯鱗?!?唐 李紳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涸魚思雨潤,僵燕望雷蘇?!?清 劉光第 《美酒行》:“涸魚久失水,微雨豈蘇將?!眳⒁姟?涸轍魚 ”。
《漢語大詞典》:涸轍魚(涸轍魚)
同“ 涸轍之鮒 ”。 唐 王績 《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詩:“爾為背風鳥,我為涸轍魚?!?清 林昌彝 《市價行》:“力拔涸轍魚,哀矜出肺腑?!币嘧鳌?涸轍枯魚 ”。 明張景《飛丸記·憐儒脫難》:“吹噓一點靈犀熱,涸轍枯魚沐浩波。”
《國語辭典》:涸鮒(涸鮒)  拼音:hé fù
比喻處于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參見「涸轍之鮒」條。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一:「涸鮒常思水,驚飛每失林?!?/div>
《國語辭典》:涸轍之鮒(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乾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涸鱗(涸鱗)
同“ 涸轍之鮒 ”。 唐 駱賓王 《疇昔篇》:“涸鱗去轍還游海,幽禽釋網(wǎng)便翔空?!?唐 杜牧 《書事》詩:“失計拋漁艇,何門化涸鱗?!?明 楊慎 《高泉臨行再賦此以別》詩:“鎩羽涸鱗去安所,翾飛川詠幾時同?!?/div>
《漢語大詞典》:窮轍(窮轍)
(1).困頓途窮。
(2).猶涸轍。比喻窮困的處境。 唐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yè)歸朝》詩:“賤子悲窮轍,當年亦擅場?!?/div>
《漢語大詞典》:窮鱗(窮鱗)
失水之魚。比喻處在困境的人。 唐 柳宗元 《酬婁秀才將之淮南見贈之什》詩:“好音憐鎩羽,濡沫慰窮鱗?!?宋 陳師道 《寄單州張朝請》詩:“聞説監(jiān)河收貸粟,定傾東海活窮鱗?!?/div>
《漢語大詞典》:肆鱗(肆鱗)
指放縱的蛟龍。 唐 孟郊 《寄陜府鄧給事》詩:“病書憑晝目,驛信寄宵鞭,疾訴將何諭,肆鱗今倒懸。”
分類:放縱蛟龍
《漢語大詞典》:臥轍(臥轍)
東漢 侯霸 為 淮陽 太守,征入都,百姓號哭遮使車,臥于轍中,乞留 霸 一年。見《后漢書·侯霸傳》。后常用為挽留去職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三年,解 丹陽 尹,領太子少傅,餘悉如故。掛服捐駒,前良取則;臥轍棄子,后予胥怨?!?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解龜踰臥轍,遣騎覓扁舟?!?元 柯丹丘 《荊釵記·民戴》:“臥轍攀鞍無計策,離歌別酒眾難忘?!?/div>
《國語辭典》:轍鮒(轍鮒)  拼音:chè fù
困在乾涸車轍中的魚。典出《莊子。外物》。比喻身陷困境。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曛〉詩:「真成窮轍鮒,或似喪家狗?!?/div>
分類:鮒魚
《漢語大詞典》:床頭錢(牀頭錢)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之五:“且愿得志數(shù)相就,牀頭恒有沽酒錢?!焙笠蚍Q買酒之錢為“牀頭錢”。 唐 岑參 《郡齋南池招楊轔》詩:“閒時耐相訪,正有牀頭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