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楚辭》卷二《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箹|漢·王逸注:「被薜荔之衣,以兔絲為帶也?!?/span>

例句

手開清淺溪,身披薜荔衣。 孟郊 送豆盧策歸別墅

十載衣裘盡,臨寒隱薜蘿。 徐夤 北山秋晚

祥麟避網(wǎng)雖山野,丹鳳銜書即薜蘿。 李昭象 寄獻山中顧公員外

寄語嬋娟客,將心向薜蘿。 法照 寄錢郎中

謾獻長楊賦,虛拋薜荔衣。 白居易 重題

旅食甘藜藿,歸心憶薜蘿。 翁承贊 晨興

馬留苔蘚跡,人脫薜蘿衣。 陳潤 送駱征君

禪客無心憶薜蘿,自然行徑向山多。 靈一 歸岑山過惟審上人別業(yè)

欲結(jié)巖棲伴,何山好薜蘿。 韋莊 贈薛秀才

青云自有鹓鴻待,莫說他山好薜蘿。 韋莊 云散

道方時險擬如何,謫去甘心隱薜蘿。 韓偓 雪中過重湖信筆偶題

典故 
浣紗人
   
館娃歌舞
 
苧羅人
 
浣紗神女
 
名娃金屋
 
吳宮妃
  
苧蘿
 
娃宮
  
浣紗
 
西施傾吳
  
相關(guān)人物
夫差
 
范蠡
 
西施


《吳越春秋》卷九〈勾踐陰謀外傳·勾踐十二年〉
十二年,越王謂大夫種曰:「孤聞吳王淫而好色,惑亂沈湎,不領(lǐng)政事,因此而謀,可乎?」種曰:「可破。夫吳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獻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選擇美女二人而進之?!乖酵踉唬骸干啤!鼓耸瓜嗾邍械闷r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榖,教以容步,習(xí)于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xué)服而獻于吳。乃使相國范蠡進曰:「越王勾踐竊有二遺女,越國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謹使臣蠡獻之。大王不以鄙陋寢容,愿納以供箕?之用?!箙峭醮髳偅唬骸冈截暥?,乃勾踐之盡忠于吳之證也?!棺玉阒G曰:「不可,王勿受也。臣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昔桀易湯而滅,紂易文王而亡,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臣聞越王朝書不倦,晦誦竟夜,且聚敢死之士數(shù)萬,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越王服誠行仁,聽諫進賢,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王夏被毛裘,冬御絺绤,是人不死,必為對隙。臣聞賢士國之寶,美女國之咎: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箙峭醪宦?,遂受其女。越王曰:「善哉,第三術(shù)也?!?/span>
《吳地記》
花山,在吳縣西三十里。其山蓊郁幽邃。晉太康二年,生千葉石蓮花,因名。山東二里有胥屏亭,吳王闔閭置。亭東二里有館娃宮,吳人呼西施作娃,夫差置,今靈巖山是也。晉太尉陸玩舍宅置寺,宮旁有石鼓,大三十圍?!秴侵尽吩疲骸钙涔挠斜鴦t鳴?!箷x隆安二年,賊孫恩作亂,鼓鳴。山上有池,旱亦不涸。中有?甚美,夏食之,則去熱,吳中以為佳品。
《昭明文選》卷五〈賦丙·京都下·吳都賦〉~230~
幸乎館娃烏佳之宮,張女樂而娛群臣。羅金石與絲竹,若鈞天之下陳。唐·李善注:「吳俗謂好女為娃。」

例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紗人。 張子容 春江花月夜二首之一

別有浣紗吳女郎,行盡綠潭潭轉(zhuǎn)幽。 李白 和盧侍御通塘曲

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海。未入?yún)峭鯇m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在。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 李白 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王維 洛陽女兒行

枉破吳王國,徒為西子身。 于濆 越溪女

西施舞初罷,侍兒整金釵。 劉駕 姑蘇臺(一作吳中懷古)

東風(fēng)狂不惜,西子病難醫(yī)。 司空圖 村西杏花二首

館娃人盡醉,西子始新妝。 吳融 薔薇

嫫母西施共此身,可憐老少隔千春。 呂巖 題廣陵妓屏二首

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唐彥謙 牡丹

莫言無物堪相比,妖艷西施春驛中。 施肩吾 山石榴花

阿嬌生漢宮,西施住南國。 曹鄴 四怨三愁五情詩十二首(并序)之其二情

常聞詩人語,西子不宜老。 曹鄴 登岳陽樓有懷寄座主相公

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 李白 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刂鄄淮?,歸去越王家。 李白 子夜吳歌(一作子夜四時歌)之夏歌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嫫母衣錦,西施負薪。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時梁園三尺雪。在清泠池作。)

西施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沈檀。 李賀 美人梳頭歌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杜牧

暗塵生古鏡,拂匣照西施。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越山重疊越溪斜,西子休憐解浣紗。 羅虬 比紅兒詩

南威病不起,西子老兼至。 羅隱 庭花

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 萬楚 五日觀妓

君不見西施綠珠顏色可傾國,樂極悲來留不得。 貫休 偶作五首之五

拊心卻笑西子顰,掩鼻誰憂鄭姬謗。 長孫佐輔 古宮怨

高文激頹波,四海靡不傳,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 韋應(yīng)物 廣陵遇孟九云卿

西子去時遺笑靨,謝娥行處落金鈿。 韋莊 嘆落花

十日笙歌一宵夢,苧蘿因雨失西施。 韋莊 殘花(一作于鄴詩)

典故

《詩經(jīng)·小雅·頍弁》
「蔦與女蘿,施于松柏。」?jié)h·毛亨傳:「蔦,寄生也。女蘿,菟絲,松蘿也。喻諸公非自有尊,托王之尊。」

例句

妾面雖有花,妾心非女蘿。 曹鄴 古詞

女蘿力弱難逢地,桐樹心孤易感秋。 曹鄴 碧尋宴上有懷知己

《漢語大詞典》:薜蘿(薜蘿)
(1).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王逸 注:“女蘿,兔絲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見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絲為帶也?!焙蠼枰灾鸽[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齊書·高逸傳·宗測:“量腹而進松朮,度形而衣薜蘿?!?唐 張喬 《送陸處士》詩:“若向仙巖住,還應(yīng)著薜蘿?!?br />(2).借指隱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吳均 《與顧章書》:“僕去月謝病,還覓薜蘿?!?唐 韓偓 《雪中過重湖信筆偶題》詩:“道方時險擬如何,謫去甘心隱薜蘿?!?清 黃遵憲 《歲暮懷人詩》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歸去空山臥薜蘿?!?/div>
《漢語大詞典》:煙蘿(煙蘿)
亦作“煙蘿”。
(1).草樹茂密,煙聚蘿纏,謂之“煙蘿”。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更説 謝公 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南唐 李煜 《破陣子》詞:“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璚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明 陳所聞 《駐馬聽·泛西湖》曲:“指點著六橋柳浪,三 竺 云巒, 石屋 煙蘿。” 清 周準 《發(fā)朱砂庵經(jīng)觀音巖登石人峰》詩:“俯身入煙蘿,欲詣仙人宅?!?br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處。 唐 裴铏 《傳奇·文簫》:“一斑與兩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數(shù)今逃盡,煙蘿得再還。” 周楞伽 輯注:“煙蘿,道家稱隱居修真的地方?!?宋 蘇舜欽 《離京后作》詩:“脫身離網(wǎng)罟,含笑入煙蘿?!?明 屠隆 《綵毫記·別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鎖,惆悵別煙蘿?!?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無處著煙蘿。”
《國語辭典》:藤蘿(藤蘿)  拼音:téng luó
1.豆科蝶形花亞科「紫藤」的別稱。唐。崔顥游天竺寺〉詩:「青翠滿寒山,藤蘿覆冬沼?!箙⒁姟缸咸佟箺l。
2.地衣類「松蘿」之別稱,參見「松蘿」條。
《國語辭典》:女蘿(女蘿)  拼音:nǚ luó
1.松蘿的別名。參見「松蘿」條。
2.古代詩歌中常以菟絲和女蘿纏繞,比喻夫妻或情人的關(guān)系?!段倪x。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固?。李白白頭吟〉:「誰使女蘿枝,而來強縈抱?」
《國語辭典》:松蘿(松蘿)  拼音:sōng luó
1.產(chǎn)于安徽省歙縣松蘿山上的茶。
2.植物名。松蘿科松蘿屬。為與綠藻類共生之地衣,原葉體莖狀,長達數(shù)尺,全體呈淡黃綠色,為多數(shù)分歧的線狀體,常攀附于其他植物上生長,自樹梢懸垂,可入藥。也稱為「蔓女蘿」、「蔓蘿」、「蔦蘿」、「女蘿」、「松寄生」、「王女」。
《漢語大詞典》:綠蘿(緑蘿)
(1).綠色藤蘿。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緑蘿緣玉樹,光曜粲相暉。”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四四:“緑蘿紛葳蕤,繚繞松栢枝?!?宋 孫覿 《小園春事》詩之一:“緑蘿高張翠羽蓋,蒼巘中斷青玉玦?!?元 趙孟俯 《桃源春曉圖》詩:“ 桃花源 里得春多,洞口春煙搖緑蘿?!?br />(2).荔枝名。亦名掛綠。 清 吳應(yīng)逵 嶺南荔支譜卷四:“掛緑、玉欄、金井,如夜光無價,非可以金錢得之……緑蘿,即指掛緑也?!?br />(3).溪名。在今 湖北省 。 宋 歐陽修 《送田畫秀才寧親萬州序》:“歲之仲春,自 荊南 西拜其親於 萬州 。維舟 夷陵 ,予與之登高以遠望,遂游 東山 ,窺 緑蘿溪 ,坐磐石?!?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七:“ 歐陽公 謫 夷陵 時,詩云:‘江上孤峰蔽 緑蘿 ,縣樓終日對嵯峨?!w 夷陵縣 治下臨峽,江名 緑蘿溪 。自此上泝,即 上牢關(guān) ,皆山水清絶處?!?/div>
《漢語大詞典》:捫蘿(捫蘿)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云 《送沈記室夜別》詩:“捫蘿正憶我,折桂方思君?!?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宋 王安石 《九井》詩:“捫蘿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捫蘿挽葛,時有至者?!?/div>
分類:攀援葛藤
《漢語大詞典》:蘿月(蘿月)
藤蘿間的明月。 南朝 宋 鮑照 王延秀 等《月下登樓連句》:“髴髣蘿月光,繽紛篁霧陰?!?唐 沈佺期 《入少密溪》詩:“相留且待雞黍熟,夕臥深山蘿月春?!?清 陸培 《摸魚兒》詞:“等蘿月圓時,林楓染候,共爾説幽勝。”
分類:藤蘿
《漢語大詞典》:蘿薜(蘿薜)
(1).指女蘿和薜荔。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九:“絺衣掛蘿薜,涼月白紛紛?!?span id="67n8qhy" class="book">《紅樓夢》第十七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
(2).用以指隱士的服裝。 南朝 梁 江淹 《謝開府辟召表》:“庶幽居之士,蘿薜可卷;奇武異文,無絶於古。”
《漢語大詞典》:青蘿(青蘿)
松蘿。一種攀生在石崖、松柏或墻上的植物。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賦》:“掛青蘿兮萬仞,豎丹石兮百重?!?唐 李白 《和盧侍御通塘曲》:“青蘿嫋嫋掛煙樹,白鷴處處聚沙堤?!?清 厲鶚 《暮投徧福寺宿楚木禪師方丈》詩:“煙中問路得樵叟,青蘿一徑穿頽垣?!?/div>
《駢字類編》:蘿徑(蘿徑)
元 范梈 春日上平坡寺 蘿徑陰陰近百層,金輿記是昔人登。
《分類字錦》:攀蘿(攀蘿)
宋無 猿詩 獻果去尋幽洞遠,攀蘿來撼落花香。
分類:猿猴
《漢語大詞典》:薜荔衣
用薜荔的葉子制成的衣裳。原指神仙鬼怪所披的衣飾,后借以稱隱士的服裝。 唐 孟郊 《送豆盧策歸別墅》詩:“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唐 白居易 《重題》詩:“謾獻《長楊賦》,虛拋薜荔衣;不能成一事,贏得白頭歸?!?清 曹寅 《小游仙》詩之十三:“ 黃海 仙人薜荔衣,斑龍偷跨跡如飛。”
《漢語大詞典》:薜蘿衣(薜蘿衣)
指隱者的衣服。 元 倪瓚 《寄張貞居》詩:“蒼蘚渾封麋鹿逕,白云新補薜蘿衣?!眳⒁姟?薜蘿 ”。
分類:隱者衣服
《漢語大詞典》:薜蘿(薜蘿)
(1).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王逸 注:“女蘿,兔絲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見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絲為帶也。”后借以指隱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齊書·高逸傳·宗測:“量腹而進松朮,度形而衣薜蘿。” 唐 張喬 《送陸處士》詩:“若向仙巖住,還應(yīng)著薜蘿。”
(2).借指隱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吳均 《與顧章書》:“僕去月謝病,還覓薜蘿?!?唐 韓偓 《雪中過重湖信筆偶題》詩:“道方時險擬如何,謫去甘心隱薜蘿?!?清 黃遵憲 《歲暮懷人詩》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歸去空山臥薜蘿。”
《漢語大詞典》:浣紗石(浣紗石)
亦作“澣紗石”。 石名。相傳 西施 在其上浣紗,故名。太平御覽卷四七引 晉 孔曄 《會稽記》:“ 勾踐 索美女以獻 吳王 ,得 諸暨 羅山 賣薪女 西施 鄭旦 ,先教習(xí)於 土城山 。山邊有石,云是 西施 澣紗石?!?唐 李白 《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未入 吳王 宮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存……若到天涯憶故人,浣紗石上窺明月。” 唐 張籍 《寄遠曲》:“浣紗石上水禽棲, 江 南路長春日短?!眳⒁姟?浣紗溪 ”。
分類:西施上旬
《國語辭典》:浣紗溪(浣紗溪)  拼音:huǎn shā xī
河川名:(1)在浙江省青田縣長壽峰。相傳南朝宋謝靈運遇浣紗仙女于此。(2)在浙江省紹興縣。因西施曾于此地浣紗而得名。也稱為「若耶溪」。
《國語辭典》:西子  拼音:xī zǐ
春秋越國美女西施。參見「西施」條。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詩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乖?。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有傾國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顏?!?/div>
分類:西施
《國語辭典》:西施  拼音:xī shī
1.春秋越國美女。生卒年不詳。越國苧蘿(今浙江諸暨縣南)人。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句踐為吳所敗,欲獻美女以亂其政,乃令范蠡獻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后為越所滅。見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也稱為「西子」、「先施」。
2.絕色美女的代稱。《荀子。正論》:「譬之是猶以人之情為欲富貴而不欲貨也,好美而惡西施也?!?br />3.比喻落花。唐。李商隱 景陽井詩:「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固?。韓偓 哭花詩:「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fēng)雨葬西施。」
《國語辭典》:西施  拼音:xī shī
1.春秋越國美女。生卒年不詳。越國苧蘿(今浙江諸暨縣南)人。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句踐為吳所敗,欲獻美女以亂其政,乃令范蠡獻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后為越所滅。見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也稱為「西子」、「先施」。
2.絕色美女的代稱?!盾髯?。正論》:「譬之是猶以人之情為欲富貴而不欲貨也,好美而惡西施也?!?br />3.比喻落花。唐。李商隱 景陽井詩:「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固?。韓偓 哭花詩:「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fēng)雨葬西施。」
《漢語大詞典》:采香徑(采香徑)
古跡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 靈巖山 前。 唐 劉禹錫 《館娃宮》詩:“唯餘 采香徑 ,一帶繞山斜。”亦作“ 采香逕 ”、“ 采香涇 ”。 宋 范成大 吳郡志·古跡一:“ 采香逕 ,在 香山 之傍小溪也。 吳王 種香於 香山 ,使美人泛舟於溪以采香。今自 靈巖山 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 箭涇 ?!?宋 姜夔 《慶宮春》詞:“ 采香涇 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 清 顧文彬 《哭三子承》詩之二二:“ 胥 鄉(xiāng)遙指 采香涇 ,一櫂蒓波渡 洞庭 ?!?清 徐松 張大純 百城煙水·吳縣:“ 采香庵 ,以庵近 采香逕 ,又取‘撮羣經(jīng)而為果,采百花以為漿’之意,額曰‘采香’?!?/div>
《漢語大詞典》:館娃(館娃)
(1).古代 吳 宮名。 唐 白居易 《楊柳枝》詞:“ 蘇州 楊柳任君夸,更有 錢塘 勝 館娃 。”參見“ 館娃宮 ”。
(2). 館娃 故宮。 春秋 時 吳王 夫差 為 西施 建造。 吳 人呼美女為娃, 館娃宮 為美女所居之宮。后借指 西施 。 唐 李紳 《回望館娃故宮》詩:“因問 館娃 何所恨,破 吳 紅臉尚開蓮?!狈褐该琅?。 元 孫周卿 《蟾宮曲·題琵琶亭》曲:“妾本是京師館娃,嫁商人淪落天涯?!?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自古道,君王愛館娃?!?/div>
《國語辭典》:館娃宮(館娃宮)  拼音:guǎn wá gōng
春秋時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造的居所。地點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南靈巖山上。
《國語辭典》:館娃宮(館娃宮)  拼音:guǎn wá gōng
春秋時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造的居所。地點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南靈巖山上。
《漢語大詞典》:香徑(香徑)
亦作“ 香逕 ”。
(1).花間小路,或指落花滿地的小徑。 唐 戴叔倫 《游少林寺》詩:“石龕苔蘚積,香徑白云深?!?宋 晏殊 《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br />(2). 蘇州 勝跡 采香徑 的省稱。 采香徑 為 香山 旁的小溪, 春秋 時 吳王 種香于 香山 ,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唐 白居易 《題靈巖寺》詩:“ 娃宮 屐廊 尋已傾, 硯池 香徑 又欲平?!?宋 柳永 《雙聲子》詞:“ 夫差 舊國, 香徑 沒、徒有荒丘?!?元 張翥 《憶姑蘇》詩:“臺上麋游 香逕 冷,陵頭虎去 劍池 荒?!?清 吳偉業(yè) 《圓圓曲》:“ 香逕 塵生烏自啼, 屧廊 人去苔空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