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泛海船
 
謝安舟楫
 
安石泛溟渤
 
笑傲中流
 
謝安泛海

相關(guān)人物
謝安


《世說新語》中卷上《雅量》
謝太傅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汎海戲。中興書曰:「安先居會稽,與支道林、王羲之、許詢共游處。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談?wù)f屬文,未嘗有處世意也?!癸L(fēng)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便唱使還。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fēng)轉(zhuǎn)急,浪猛,諸人皆諠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于是審其量,足以鎮(zhèn)安朝野。

例句

安石泛溟渤,獨(dú)嘯長風(fēng)還。逸韻動海上,高情出人間。 李白 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謝安舟楫風(fēng)還起,梁苑池臺雪欲飛。 杜甫 戲作寄上漢中王二首之二

典故
濟(jì)巨川
 
巨川舟
 
傅舟
 
傅說舟
 
川上楫
   
巨川才

相關(guān)人物
傅說
 
殷高宗


《尚書·商書·說命上》
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巖,作說命三篇?!唬骸赋{誨,以輔臺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jì)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span>

簡釋

濟(jì)巨川:喻指宰相。唐沈#期《哭蘇眉州崔司業(yè)二公》:“崔昔揮宸翰,蘇嘗濟(jì)巨川。”


例句

適會傅巖人,虛舟濟(jì)川時。 獨(dú)孤及 送陳兼應(yīng)辟兼寄高適賈至

宇宙既焜耀,崇德濟(jì)巨川。 儲光羲 奉別長史庾公太守徐公應(yīng)召

遲爾為舟楫,相將濟(jì)巨川。 孟浩然 洞庭寄閻九

未逢調(diào)鼎用,徒有濟(jì)川心。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

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濟(jì)川。 岑參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將興泛舟役,必仗濟(jì)川才。 張說 送任御史江南發(fā)糧以賑河北百姓

巨川思欲濟(jì),終以寄舟航。 李世民 元旦

巨川何以濟(jì),舟楫佇時英。 李世民 春日登陜州城樓

舟楫功須著,鹽梅望匪疏。 李世民 餞王晙巡邊

何當(dāng)同傅說,特展巨川材。 李嶠

未成霖雨用,先失濟(jì)川材。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方崇大廈棟,忽逝巨川舟。 李義 哭仆射鄂公楊再思

盡將舟楫板橋去,早晚歸來更濟(jì)川。 杜牧 贈別宣州崔群相公

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才是濟(jì)川功。 杜甫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題短作簡李公二首

崔昔揮宸翰,蘇嘗濟(jì)巨川。 沈佺期 哭蘇眉州崔司業(yè)二公

已無濟(jì)川分,甘作乘桴人。 獨(dú)孤及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

不恨依窮轍,終期濟(jì)巨川。 王維 哭祖六自虛

孫弘閣鬧無閒客,傅說舟忙不借人。何似掄才濟(jì)川外,別開池館交親。 白居易 宿裴相公興化池亭

舟楫濟(jì)巨川,山河資秀氣。 皇甫沏 門下侍郎平章事王縉

大川既濟(jì)慚為楫,報德空思奉細(xì)涓。 盧懷慎 奉和圣制龍池篇

傅舟來是用,軒馭往應(yīng)迷。 蘇颋 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謂川得齊字

壑舟今已去,寧有濟(jì)川期。 趙彥昭 哭仆射鄂公楊再思

將徵任土貢,更發(fā)濟(jì)川舟。 錢起 奉送劉相公江淮催轉(zhuǎn)運(yùn)

帝念夔能政,時須說濟(jì)川。 錢起 奉送戶部李郎中充晉國副節(jié)度出塞

濟(jì)物便同川上楫,慰心還似邑中黔。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xiàn)虢州崔郎中二十韻

桑田變后新舟楫,華表歸來舊路岐。 韓偓 余寓汀州沙縣病中聞前鄭左丞璘隨外鎮(zhèn)舉薦赴洛兼云繼有急徵旋見脂轄因作七言四韻戲以贈之或冀其感悟也(已巳年)

外人相待淺,獨(dú)說濟(jì)川舟。 韓偓 息虛

愿當(dāng)舟楫便,一附濟(jì)川人。 黃滔 省試奉詔漲曲江池(以春字為韻。時乾符二年)

典故  
擊中流楫
 
有如大江
 
擊楫誓中流
 
誓擊中流楫
 

《晉書》卷六十二〈祖逖列傳〉~694~
逖以社稷傾覆,常懷振復(fù)之志。賓客義徒皆暴桀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時揚(yáng)土大饑,此輩多為盜竊,攻剽富室,逖撫慰問之曰:「比復(fù)南塘一出不?」或為吏所繩,逖輒擁護(hù)救解之。談?wù)咭源松馘眩蛔匀粢?。時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進(jìn)說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quán),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遺黎既被殘酷,人有奮擊之志。大王誠能發(fā)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tǒng)主,則郡國豪杰必因風(fēng)向赴,沈溺之士欣于來蘇,庶幾國恥可雪,愿大王圖之。」帝乃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招募。仍將本流徙部曲百馀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jì)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屯于江陰,起冶鑄兵器,得二千馀人而后進(jìn)。
典故  
木蘭橈
 
蘭楫
 
蘭枻
 
木蘭楫
 
蘭艇
 
木蘭雙槳
 
木蘭之枻
 
刳蘭
  
相關(guān)人物
魯班


《太平廣記》卷四百六〈草木一·木·木蘭樹〉~3277~
七里洲中,有魯斑刻木蘭為舟,舟至今在洲中,詩家所云木蘭舟,出于此也。木蘭洲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吳王闔閭,植木蘭于此,用構(gòu)宮殿也。
《述異記》卷下
在潯陽江中,多木蘭。又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舟,至今在洲中。今詩家云木蘭舟,出于此。

例句

涔陽女兒花滿頭,毿毿同泛木蘭舟。 戎昱 采蓮曲二首

楓樹林中經(jīng)楚雨,木蘭舟上蹋江潮。 韓翃 兗州送李明府使蘇州便赴告期

相訪不辭千里遠(yuǎn),西風(fēng)好借木蘭橈。 韓翃 送丹陽劉太真

青絲?引木蘭船,名遂身歸拜慶年。 韓翃 送冷朝陽還上元

風(fēng)帆木蘭楫,水國蓮花府。 韓翃 送萬巨

典故
亡楫中河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列傳〉~2246~
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禮,六親有紀(jì),此非天之所為,人之所設(shè)也。夫人之所設(shè),不為不立,不植則僵,不修則壞。筦子曰:「禮義廉恥,是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故构`子愚人也則可,筦子而少知治體,則是豈可不為寒心哉!秦滅四維而不張,故君臣乖亂,六親殃戮,奸人并起,萬民離叛,凡十三歲,而社稷為虛。今四維猶未備也,故奸人幾幸,而眾心疑惑。豈如今定經(jīng)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親各得其宜,奸人亡所幾幸,而群臣眾信,上不疑惑!此業(yè)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若夫經(jīng)制不定,是猶度江河亡維楫,中流而遇風(fēng)波,船必覆矣。可為長太息者此也。唐·顏師古注曰:「維所以系船,楫所以刺船也。詩曰『紼縭維之』。楫音集,又音接?!?/span>
典故
烝徒共楫


《毛詩正義》卷十六之三〈大雅·文王之什·棫樸〉~557~
淠彼涇舟,烝徒楫之。漢·毛亨傳:「淠,舟行貌。楫,棹也?!箹|漢·鄭玄箋云:「烝,?也;淠淠然涇水中之舟順流而行者,乃?徒船人以楫棹之故也,興?臣之賢者行君政令?!?/span>
《國語辭典》:舟楫  拼音:zhōu jí
1.船只?!逗鬂h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jì)》:「方今上無天子,下無方伯,若涉淵水而無舟楫?!固?。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2.比喻濟(jì)世的良臣。《書經(jīng)。說命上》:「若濟(jì)巨川,用汝作舟楫。」
《漢語大詞典》:擊楫(擊楫)
亦作“ 擊檝 ”。 指 晉 祖逖 統(tǒng)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擊船槳,立誓收復(fù)中原的故事。后亦用為頌揚(yáng)收復(fù)失地統(tǒng)一國家的壯志之典。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和龐佑父》詞:“我欲乘風(fēng)去,擊楫誓中流?!?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清 顧炎武 《京口即事》詩之一:“ 祖生 多意氣,擊楫飛中流?!?清 徐釚 《晚發(fā)京口》詩:“已從擊楫悲荒壘,更想沉舟聽鼓鼙?!眳⒁姟?擊楫中流 ”。
《國語辭典》:擊楫中流(擊楫中流)  拼音:jí jí zhōng liú
晉朝祖逖率軍北伐,渡江至中流時,擊打船槳而立誓恢復(fù)中原。典出《晉書。卷六二。祖逖傳》。比喻收復(fù)失土,報效國家的壯烈情懷。《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晉罹五胡之亂,而祖逖擊楫中流,誓在興復(fù)?!?/div>
《漢語大詞典》:桂楫
亦作“ 桂檝 ”。
(1).桂木船槳。亦泛指槳。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桂楫松舟,其猶重樸。” 宋 陸游 《蹋磧》詩:“何日畫船搖桂檝, 西湖 卻賦探春詩?!?br />(2).指華麗的船。 南朝 梁 吳均 《采蓮曲》:“江風(fēng)當(dāng)夏清,桂檝逐流縈。” 唐太宗 《帝京篇》詩之六:“桂楫滿中川,弦歌振長嶼?!?清 葉襄 《端午》詩:“桂檝鳧車盡馬塵, 虎丘 松柏摧為薪?!?/div>
《漢語大詞典》:鼓楫
亦作“ 鼓檝 ”。 劃槳;劃船。后漢書·張禹傳:“﹝ 張禹 ﹞遂鼓楫而過?!?唐 薛據(jù) 《泊震澤口》詩:“歌竟鼓楫去,三江多客愁。” 明 劉基 《魚樂軒記》:“鮫人蜑夫,鼓檝生風(fēng)。”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急呼舟人鼓檝,一夜追及其父兄。”
分類:劃槳劃船
《漢語大詞典》:畫楫(畫楫)
亦作“ 畫檝 ”。
(1).有畫飾的船槳。 唐 王勃 《采蓮賦》:“飛木蘭之畫楫,駕芙蓉之綺船?!?唐 李群玉 《競渡時在湖外偶為成章》詩:“雷奔電逝三千兒,彩舟畫檝射初暉?!?宋 柳永 《破陣樂》詞:“兩兩輕舠飛畫檝,競奪錦標(biāo)霞爛?!?br />(2).指畫船。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偏安佚豫:“時承平日久,樂與民同,凡游觀買賣,皆無所禁,畫楫輕舫,旁午如織?!?/div>
分類:畫飾
《駢字類編》:楫之
詩:淠彼涇舟,烝徒楫之。傳:淠,舟行貌。楫,棹也。
《漢語大詞典》:歸楫(歸楫)
亦作“ 歸檝 ”。 指歸舟。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吾思哭孤冢,南紀(jì)阻歸楫?!?宋 蘇軾 《游金山寺》詩:“羇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清 龔自珍 《會稽茶》詩:“來歲 天臺 歸檝罷,春波吸盡 鏡湖 平?!?/div>
分類:指歸歸舟
《漢語大詞典》:短楫
亦作“ 短檝 ”。 短槳。亦指代小船。 唐 錢珝 《江行無題》詩之八六:“短檝休敲桂,孤根自駐萍?!?宋 吳文英 《鶯啼序》詞:“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鐙分影春江宿。記當(dāng)時、短楫 桃根 渡?!?/div>
分類:小船
《漢語大詞典》:輕楫(輕檝)
亦作“ 輕楫 ”。 輕舟。 南朝 齊 謝朓 《始之宣城郡》詩:“招招漾輕檝,行行趨巖趾?!?唐 賈島 《送董正字常州覲省》詩:“輕楫浮 吳國 ,繁霜下 楚 空?!?/div>
分類:輕舟
《漢語大詞典》:濟(jì)川(濟(jì)川)
猶渡河。語出書·說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臺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jì)巨川,用汝作舟楫?!焙蠖嘁浴皾?jì)川”比喻輔佐帝王。 唐 獨(dú)孤及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詩:“已無濟(jì)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張居正 《再謝御書疏》:“期少效濟(jì)川調(diào)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 黃君 濟(jì)川才,大器晚成就?!?/div>
《漢語大詞典》:擊楫誓(擊楫誓)
見“ 擊楫中流 ”。
《國語辭典》:擊楫中流(擊楫中流)  拼音:jí jí zhōng liú
晉朝祖逖率軍北伐,渡江至中流時,擊打船槳而立誓恢復(fù)中原。典出《晉書。卷六二。祖逖傳》。比喻收復(fù)失土,報效國家的壯烈情懷?!段宕菲皆挕A菏?。卷上》:「晉罹五胡之亂,而祖逖擊楫中流,誓在興復(fù)?!?/div>
《國語辭典》:中流擊楫(中流擊楫)  拼音:zhōng liú jí jí
比喻立誓收復(fù)失土,報效國家。參見「擊楫中流」條。宋。張矩安慶模。渺長江〉詞:「中流擊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顾?。文及翁〈賀新郎。一勺西湖水〉詞:「簇樂紅妝搖畫舫,問中流擊楫誰人是?」
《漢語大詞典》:誓江
語本晉書·祖逖傳:“﹝ 祖逖 ﹞仍將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 ,中流擊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jì)者,有如 大江 !’”后以“誓江”為矢志收復(fù)失地、安定國家的典故。 宋 蘇軾 《表忠觀碑》:“仰天誓 江 ,月星晦蒙。強(qiáng)弩射潮,江海為東?!?/div>
《國語辭典》:木蘭舟(木蘭舟)  拼音:mù lán zhōu
以木蘭為材料刻成的舟,后借指美好的小船。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木蘭舟,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于此,……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舟至今在洲中?!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3022' target='_blank'>冷朝陽 送紅線詩:「采菱歌怨木蘭舟,送客魂銷百尺樓?!?/div>
分類:木蘭
《漢語大詞典》:木蘭船(木蘭船)
木蘭舟。 南朝 梁 劉孝威 《采蓮曲》:“金槳木蘭船,戲採 江 南蓮。” 唐 賈島 《和韓吏部泛南溪》:“木蘭船共山人上,月映渡頭零落云?!?清 納蘭性德 《憶江南》詞之四:“山水總歸詩格秀,笙簫恰稱語音圓,誰在木蘭船?!?/div>
《漢語大詞典》:蘭棹(蘭棹)
蘭舟。 唐 黃滔 《送君南浦賦》:“玉牕之歸步愁舉,蘭棹之移聲忍聞?!?唐 張松齡 《漁父》詞之八:“蘭棹快,草衣輕,只釣鱸魚不釣名?!?明 無名氏 《霞箋記·書房私會》:“誰料漁人沖波使蘭棹,雄向沙頭困,雌向溪邊遶?!眳⒁姟?蘭舟 ”。
《國語辭典》:蘭舟(蘭舟)  拼音:lán zhōu
用木蘭樹材造成的船只。后為一般船只的美稱。唐。杜牧 陵陽送客詩:「蘭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骨?。龔自珍 浪淘沙。云外起朱樓詞:「同上蘭舟,鏡檻與香篝,雅憺溫柔?!?/div>
《國語辭典》:蘭橈(蘭橈)  拼音:lán náo
以木蘭樹制成的船槳。唐。劉禹錫〈采菱行〉:「爭多逐勝紛相向,時轉(zhuǎn)蘭橈破輕浪?!挂步柚复L?。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四:「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顾?。歐陽修 采桑子。春深雨過西湖好詞:「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