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稱實錄,孔子贊闕文。
所以信后世,豈不貴其真。
不見韓退之,有論不敢伸。
天刑與人禍,言之悸心神。
斯人憫不畏,謬妄撰遺聞。
甲申殉國變,烈哉數(shù)名臣。
此外安足道,表章必有因。
又如賣國者,丹書著國門。
公論豈能廢,曲筆乃為原。
皆言此書出,意實由斯人。
南渡政多端,綱領(lǐng)略不存。
所載諸讜論,當(dāng)時未一陳。
乃知紀(jì)失實,總以徇交親。
至于閩粵事,有若夢中言。
年月既錯亂,爵里亦紛紜。
是非與功罪,顛倒難具論。
聞有華小吏,遭斥懷怒嗔。
私意撰偽書,詆誣無不云。
儼然編野史,小人語是遵。
此事吾親見,紀(jì)錄亦未湮。
柰何當(dāng)吾世,親見是非翻。
遺聞頗流布,人圖耳目新。
耳目既以惑,后世何所循。
安得有識者,一見輒為焚。
慨然作此詩,聊以寫煩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