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句因包含“九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天
第 16 句因包含“懸布”,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懸布
汀州小刀溯流(此詩與《宛在堂文集卷五題詩文字多異。)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屋韻
一舟較掌寬,掀翻付瀨速。
碧渚乍分維,青峰已在掬。
游子驚魂篙師暗理舳。
談笑波瀾,歌謳相趁逐。
左右巃嵷,抑揚糾蓼
崩騰若舍轡,洄漩轉(zhuǎn)轂。
頗疑惶恐派,十八馀伸縮。
何殊香爐上,九天懸布瀑。
旦昏何時,千山含蓄。
誰能盡山情或恐地軸。
高湍忽蕩胸,遠浪還吹腹。
我思巖際,亦自有幽谷。
自同急澗奔,白云誰敢宿。
前賢足未到,神奇多隱覆。
平生遠意所至心目。
對此欲何言,臨深尤蹜蹜以上《宛在堂詩·舟中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