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古屬黃支國,與耽摩栗底(Tamralipti)齊名(希臘地理家謂之Nikama,義凈謂之那伽陀跋陀那Nagavadana)。唐宋以來,僧徒經(jīng)室利佛逝來天竺者,多自此登岸。宋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建塔立碑于此,見馬可孛羅游記,今僅馀基址耳。
黃支之大莫與京,黃支名德多馬鳴。
漢塔建自咸淳歲,西書記載何分明。
蓬轉(zhuǎn)牢居往殉法,幾人九死求一生。
自古孤征接踵至,以智為獵道為耕。
勝處何曾忘述作,含德已足比老彭。
鴻崖巨浸鯨波橫,投軀慧巘萬事輕。
茫茫象磧棲遑處,天魔帝釋面目獰。
欲奮智刃斬云霧,袛山(即袛園)掛想如門庭。
此間去海不咫尺,僧徒往返路必經(jīng)。
我來踟躕荒郊外,遺基無復(fù)睹前銘。
自濟三衣慚法朗(見西域求法高僧傳。),空飛一雁憶蘇卿。
南溟九月猶初夏,芳草連天與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