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句因包含“千里,贈,鵝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千里贈鵝毛
后目魚詩(時以歲兇停歲封。只送目魚二三束于親友。因此招謗故云。)(壬申) 明末清初 · 李植
押支韻 出處:澤堂先生集卷之五
閩山多荔枝,蠻海饒蛤蜊。
二物豈不珍,難乎致京師。
關東天下險,絕嶺窮海陲。
隆冬積冰雪,棧閣迷蹊逵。
摧轅與仆馬,往往聞僵尸。
鮮肥縱滿眼,輦輸定非宜。
目也魚之微,枯臘黏乾皮。
雖然易包裹,聊用充書儀。
鵝毛贈千里,所重豈在玆。
由來五牲地,烹犢同折葵。
鳧鹥雖非忲,焉用瓠葉為。
喧然起眾口,憐此迂且癡。
吾禮固已簡,渠魚亦可悲。
物賤世共棄,名卑人更嗤。
寄語窮廬士,斯路真險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