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句因包含“子男”,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子男
第 13 句因包含“曲水,流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曲水流觴
第 25 句因包含“老聃”,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老聃
第 28 句因包含“鐘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鐘李
第 45 句因包含“來,年化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化鶴
第 45 句因包含“蘇耽,化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蘇耽化鶴
第 13 句因包含“曲水,流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曲水流觴
第 25 句因包含“老聃”,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老聃
第 28 句因包含“鐘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鐘李
第 45 句因包含“來,年化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化鶴
第 45 句因包含“蘇耽,化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蘇耽化鶴
端州紀游詩(丙午) 清末民國初 · 易順鼎
出處:琴志樓詩集卷十四
端州城北我已諳,萬山皆化為浮嵐。
絕無他色惟碧藍,云霞太古留沉酣。
極天冥冥不可探,平地突起成諸巖。
濃翠亦向空中嵌,七星以外更兩三。
有如公侯伯子男,各執(zhí)圭璧排冠簪。
出城野色已可貪,青天雨后開鏡函。
流觴曲水多澄潭,倒影高下樓臺涵。
新秧芳草同毿毿,蔭以檜柏松篁楠。
一綠無縫不可芟,茲邦定多稻與蠶。
荔支龍眼供貪饞,古榕合抱遮一庵。
敷席其下宜清談,鳳尾之蕉麟尾杉。
老藤絡(luò)樹龍垂髯,上有雙燕方呢喃。
洞天窈然祠老聃,葛仙之米盈筠籃。
三仙高閣崖壁巉,洞賓鐘李居同龕。
曼陀羅花如優(yōu)曇,天風吹花滿崖隒。
采之作霜味芳甘,始訪七星小停驂。
神工鬼斧窮鐫劖,牟珠飛云還憶黔。
兩洞佳勝茲能兼,微雨沾衣濕笠檐。
惜哉不得留且淹,端溪精舍猶莊嚴。
菡萏已花對疏簾,故人卻憶梁節(jié)盦。
荃香眾綠語可參(荃香室、眾綠廳,皆節(jié)庵主講端溪時所題額。),平生何敢望子瞻。
豈知亦復(fù)來天南,薄游尚勝瓊與儋,他年化鶴同蘇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