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530七絶 20717五律 14163七律 24941五排 955七排 185 4120四言 169六言 352古體 5896樂府 374 52 513 141辭賦 24琴操 11 60其他 500聯(lián) 303
共500,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續(xù)上)
尹穡 二首
仲殊 三首
何舟 十七首
余卞 一首
傅崧卿 ? - 1138 一首
元絳 1009 - 1084 一首
馮介 一首
馮杞 一首
劉少逸 977 - ? 一首
劉攽 1023 - 1089 一首
劉敞 1019 - 1068 一首
劉望之 ? - 1159 一首
本來饑飽非同鼎,安得浮沈自一舟(聞逆亮入寇)。
草黃眠失犢,石白動(dòng)知鷗(西軒)。
按:宋韓淲《澗泉集》卷一七《和昌甫》注引
涼生宮殿不因秋(六和寺)
霽色澄千里,潮聲帶兩州(又)
按:以上《輿地紀(jì)勝》卷二《兩浙西路·臨安府》
天長地久大悠悠,爾既無心我亦休(同上書卷五《兩浙西路·平江府》)。
野市人煙歸落日,漁家風(fēng)景占高秋(又)。
按:以上《輿地紀(jì)勝》卷五《兩浙西路·平江府》
自從二水分新舊,南北煙波各自愁(明栗永祿嘉靖《壽州志》卷二)。
昨夜虎丘山上望,一輪明月照蘇州(上太守)。
按:《輿地紀(jì)勝》卷五《兩浙西路·平江府》
宋 · 湯黃中
近人方賀廈,如客已驚秋。
⑴ 宋俞成《螢雪叢說》卷下 《螢雪叢說》:往年,上庠湯黃中試秋燕已如客詩,破題以廈對(duì)秋,權(quán)借用字也。
宋 · 吳鴻
三溪世事名千古,雙柏馀陰照別州
⑴ 宋王象之《輿地紀(jì)勝》卷一四五《成都府路·簡州》
宋 · 呂梡
三山鼎峙多幽賞,千里甌圓盡勝游。
按:《輿地紀(jì)勝》卷一二八《福建路·福州》
⑴ 自注:昔賢《詠福唐》詩云,千里若甌圓。越山亭
宋 · 王璜
村近莫愁連竹塢,人歌楚些下蘋洲。
⑴ 《輿地紀(jì)勝》卷八四《京西南路·郢州》
宋 · 蒲瀛
自為名都會(huì),況兼山水州(補(bǔ)杜子美南屏山詩)。
按:宋王象之《輿地紀(jì)勝》卷一八五《利東路·閬州》
宋 · 錢某
倏忽經(jīng)狼尾,回旋過虎頭。
相看逢白狗,猶自見黃牛。
⑴ 《輿地紀(jì)勝》卷七三《荊湖北路·峽州》
宋 · 無名氏
城邊一水抱城流,城外群山擁郡樓
⑴ 以上《輿地紀(jì)勝》卷八○《荊湖北路·信陽軍》
入到春來轉(zhuǎn)見愁。
見說巴南一小州,孤城寂寞字江頭(冰清驛)。
一奩碧玉煙開曉,十里紅云風(fēng)作秋(荷花)。
按:同上書前集卷一一
江轉(zhuǎn)荊湖第二州,巴渝東畔楚西頭(楚塞樓)
按:《輿地紀(jì)勝》卷七三《荊湖北路·峽州》
湖邊喬木幽人宅,樓外長江帝子洲(隆興府)。
惟洪一都會(huì),控帶荊與甌(又)
身在鳴鑾帝子樓(滕王閣)。
按:以上《輿地紀(jì)勝》卷二六《江南西路·隆興府》
宋 · 余卞
君山一點(diǎn)青螺髻,知是滄溟第幾洲(君山)。
按:宋王象之《輿地紀(jì)勝》卷六九《荊湖北路·岳州》
南宋 · 傅崧卿
色帶墨痕迷舊沼,響隨鐘韻下層樓。
按:元李衎《竹譜詳錄》卷六
⑴ 原注:山中有墨竹,下有墨池,父老相傳,皆云逸少遺跡。 題越州戒珠寺竹堂
仙驥籋云穿仗下,佛花吹雨匝天流(喜雨)。
白云處士來觀樂,翠黛佳人笑擊甌(巴州)
人物英雄故沔州,嶓岷千古奉雙流。
波濤海寺秋。
君為逍遙游(送曾子固倅越)
按:宋張淏《寶慶會(huì)稽續(xù)志》卷三
江南碧木映霜秋,丹實(shí)清香破客愁(以上同上書后集卷二)。
山盤四十八面險(xiǎn),云暗三百六旬秋(四十八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