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45七絶 9五律 1 14四言 2六言 2古體 149樂府 7 1 2辭賦 1 2其他 2
共149,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下一頁
(續(xù)上)
黃景仁 1749 - 1783 一首
何紹基 1800 - 1874 四首
僧福慧 1623 - ? 一首
南龍翼 1628 - 1692 一首
吳宖默 1834 - ? 一首
崔錫鼎 1646 - 1715 二首
常紀 ? - 1771 一首
弘歷 1711 - 1799 二十五首
山形如踞虎,下就清溪飲。
(蟲拳)奇落波光,古院壓其?。
客來翠微亭,沿山水淰淰。
紆徑入幽峭,五月寒已甚。
云根極盤礴,挾我快踔踸。
遍崖多銘鐫,剝膚山應?。
日光眩苔色,欲讀不可審。
緬昔賢刺史,文彩爛云錦。
飛泉響石間,日日對高枕。
山乃因人名,馀韻勞結恁。
望江躋其巔,長風吹懔懔。
那得此巨流,一瀉作墨沈。
潑寫山川奇,后見皆斂衽。
洞庭蟠水府,衡云推石廩。
蓋壤郁精英,流峙各承稟。
延延千由旬,浩浩幾年稔。
人材乃萌芽,清氣共掬飲。
大才壑源深,小技馀波沈。
譬如同磺金,精粗有殊品。
又如共畝地,擷芬列葵荏。
根柢豈能別,臭味須互審。
何期我輩偕,膠漆亦云甚。
賞駿遲良樂,懷奇粲珠錦。
惟當勵切琢,庶與滌沙磣。
同舟幸夷猶,泥屨免踔踸。
時惟冬之孟,石瘦山色凜。
沈陰日潭潭,洞云歸淰淰。
遠林如枯藭,墜果訝熟椹。
山風颯然至,飄烈到巾衽。
噫嘻水國災,氣惻皇帝朕。
發(fā)粟詔屢迫,流民圖可諗。
而我竟何能,篷底事煎飪。
飽食類侏儒,敲詩慚宋沈。
風帆曉已疾,藤床午多寢。
山靈如良工,謂我不可鋟。
思之一起立,心喟舌已噤。
汲汲趨庭闈,晨昏勤席枕(時延三君同往家大人浙學使署。)。
乘軺出國門,適館費官廩。
糗脯飫君恩,粗糲失天稟。
行經(jīng)豫楚會,俱慶年谷稔。
晴避熱日眠,雨看高云飲。
學畫煙滿幅,敲詩墨涸沈。
顧惟使職專,黔士待甄品。
瓦缶欺琴鐘,芝蘭忌薋荏。
淬心茍未瑩,鑒物何由審。
牂州皇化洽,無謂細已甚。
農(nóng)功勤水庸,蠶織富山錦。
士職詎獨疏,金玉沙礫磣。
吾聞駿骨收,駑駕勵踔踸。
又聞陽律奏,幽谷脫寒凜。
六經(jīng)日堂堂,百家云淰淰。
文章有根果,至味薄棗椹。
諸君委簿書,暫喜聯(lián)屨衽。
勤諏稽古彥,仰荅當寧朕。
王事資賢勞,私愿阻來諗。
笙磬有同音,昌歜無獨飪。
論議化言卜,顛倒防宋沈。
雨乘秋氣煩,聊可捫腹寢。
文字一追尋,肝肺苦磨鋟。
午靜鳥飛寂,鐙深蛩語噤。
念彼白袍人,何自親杯枕。
肅肅監(jiān)禮儀,紛紛飭庖廩。
鎖鑰尤深嚴,啟閉必咨稟。
能以定力肩,暗破積習稔。
弊塞石溜穿,墨去貪泉飲。
舉要如引網(wǎng),慎微防拾沈。
先生治劇才,萬緒別門品。
剛能化廉劌,柔乃非苒荏。
邇來闈例煩,積羽幾摶審。
絲棼已難治,毛舉復太甚。
十女持一機,何從得完錦。
百夫治一玉,何由汰沙磣。
謂宜示渾樸,聊與安踔踸。
風霜偶一擊,足使萬類凜。
黔中被文教,久靜魚鮪淰。
如樹谷望實,如植桑望椹。
安得詩書氣,薰染到巾衽。
教士傳文翁,講學慕高朕。
官長民事馀,士習固已諗。
謂宜勤陶甄,鼎鼐成熟飪。
庶期比齊魯,不自儕蔡沈。
學宮屢修葺,疏報未嘗寢。
何不多置書,經(jīng)史廣雕鋟。
河導百川通,鐘鳴眾籟噤。
先生笑謂然,君醉宜就枕。
豐碑峙高樊,崇闕表馮沈。
蜀江近日波,新墨發(fā)古沈。
惟有稚子闕,自昔聲稱甚。
計從歐洪來,考古互諏諗。
惜哉先靈刻,黃趙僅摹鋟。
幸茲刺史闕,殘字半堪審。
粵稽范史筆,吏能儒術稟。
放牛屬稚子,況慮魚鮪淰。
民謠代未有,安陽薦肴品。
弦歌樂府傳,祠碑幾時寢。
后來永初詔,朱尹許接衽。
延熹洛陽祠,卓傅共千稔。
亦當有刻詞,無處拾璣錦。
是闕又何略,感深詞轉噤。
炎天逢古紙,梅雪風馀凜。
由翁到張孔,澆酒損俸廩。
煙云七十年,秘入繡山枕。
題詩蒼石罅,墨水猿來飲。
赤翁大鳴日,百鳥口皆噤。
華如玉井蓮,貴敵扶桑葚。
原闊浩莫停,旨奧僻又甚。
交鋒氣先喪,棄甲心每伈。
斗雄多恐喝,挑戰(zhàn)幾來諗。
筐篚七襄燦,饤饾八珍?。
駢儷壓王楊,律排凌宋沈。
千軍閃旌旗,百官備倉廩。
朱弦唱可葉,繡梓辭宜鋟。
愧我半面妝,行同一足踸。
蹄止黔驢窘,毛磔蜀雞?。
負罪跡曾收,逢秋懷更懔。
大鵬嘲鷦鷯,香蘭笑蔡荏。
陶憐景翳翳,杜愛云淰淰。
既違道澤民,敢望心沃朕。
涂泥任蹣跚,云路休睢瞫。
天時自代謝,暑令將寒凚。
野谷幸蕃蕪,田家望豐稔。
和煙釣磯游,對月匏樽飲。
吾生亦閑適,此意宜勤恁。
衣初尋挾絮,汗已收流沈。
年光虛擲忙,世事旁觀審。
行將菊為餐,佇看楓似錦。
翻思萬物理,孰非五行稟。
高才且拙官,陋質(zhì)或崇品。
稽詹屈原悴,笑唐蔡澤唫。
顯晦和氏璧,榮枯呂翁枕。
季子昔困嫂,玄晏初師嬸。
否極終必泰,饑甚后應腍。
君如不系船,且似未調(diào)飪。
長風會破浪,前席當敷衽。
沒韻詩亦奇,橫空氣猶凜。
險可破鬼膽,清能洗塵墋。
嫫何效艷施,驥自超跂??。
囈語真戲耳,聊以御晝寢。
而我性喜文字飲,長安十豪曾連衽。
長庚磨蝎互推遷,失腳紅塵三十稔。
吏事七條一學興,才疏務劇恐難審。
墨紙堆床苦昏花,除非里牒即鄉(xiāng)稟。
中間觴詠強招邀,乍作旋停做樣怎。
屬貂在念恨無由,每到興來空撫枕。
驚聞南社詠詩聲,較藝紛紛日轉甚。
競發(fā)藻思今謝陶,同驅(qū)筆力后劉沈。
謂余一日長乎爾,左供右批來仍諗。
依然坐作主盟壇,喜得南來好題品。
洪惟寶歷昌,在宥卅馀稔。
仁化洽綿區(qū),野芹思御飪。
群情歸美切,圣德執(zhí)謙甚。
四韻自天題,穆如形惕懔。
其二 (甲申)
堯湯可匹休,盛德曠千稔。
勤恤若瘝身,側修恒損飪。
尊名讓不居,沖挹久彌甚。
僭欲賡宸藻,秪增下懷懔。
無人舟自橫,倚徙獨踔踸。
岸闊水湯湯,潮平心凜凜。
光浮沙耀金,氣潤花如錦。
高臥羨老漁,柳下蓑為枕。
盆花(乾隆癸亥) 清 · 弘歷
盆花炕作春,羅植有數(shù)品。
異候可齊芳,翻風而逗錦。
花師欺女夷,竊權亦殊甚。
不取蒼松枝,謂比花容寢。
韶姿詎久駐,零落乃苒荏。
虬蓋撐懸崖,落落挺寒凚。
人巧固不牢,奚若天所稟。
持以告蒼松,蒼松其勤恁。
弘德殿(乾隆丁卯) 清 · 弘歷
軒宮象紫垣,璇簃接路寢。
居中撫八埏,奉三育群品。
儉詒階尚土,侈戒帷裁錦。
萬幾常自惕,庶政于焉審。
但希六幕調(diào),宵衣亦安枕。
齊魯民何辜,連年未逢稔。
每念溝壑填,深宮那安枕。
昨始入兗境,所見猶未甚。
寸衷稍自慰,為之食甘腍。
孰知數(shù)日來,觸景堪愁朕。
村落多蕭條,老幼率憯懔。
腹饑嗷鴻哀,衣薄狀鶴凚。
縱屢加賑施,未足蘇凄凜。
休助古有經(jīng),損益道須審。
用是截漕艘,亟命發(fā)倉廩。
嗟哉守土臣,旬宣其勤恁。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有石白可漱,有泉清可枕。
微風時拂之,瀲滟疊云錦。
至樂合杳冥,浮榮何苒荏。
西甘澗(乾隆壬申) 清 · 弘歷
云棧下石門,風寒衣袂凜。
精舍縛茅為,阇黎任高枕。
莊嚴無馀物,貝葉置諸品。
是為本色禪,隨喜意愜甚。
地僻泉亦甘,可以酌而飲。
裂帛湖(乾隆癸酉) 清 · 弘歷
乳竇迸石罅,一泓清可品。
方塘匯匪寬,中有長虹飲。
蹀步俯滄浪,縠紋漾淰淰。
弄影花正開,訝許天孫錦。
汲伊遜水烹茶(乾隆癸酉) 清 · 弘歷
所遇名泉必試品,揚子第一故藉甚。
廬山瀑簾雖未悉,以此知彼豈虛審。
玉泉伊遜真巨擘,難為伯仲均天稟。
標名趵突澤皇都,澗瀍利永阜豐廩。
塞蒐此地每經(jīng)過,可無表德垂終稔。
是時秋煙正霽川,鴐鵝翔集魚鮪淰。
氈廬綆汲煮行鐺,清賞作歌乃自朕。
蟹魚懶舉火候常,肘腋慢道風生凜。
八功德水宛在盂,浮玉涌金盡斂衽。
詎惟摛藻供澆書,一時萬幕資烹飪。
再疊前韻(乾隆癸酉) 清 · 弘歷
伊遜之水第一品,其質(zhì)則輕味甘甚。
萬古靈脈秘龍沙,造物有待斯言審。
大禹惡旨戒在酒,好茗何妨從性稟。
罷圍武帳值幾閒,聊事松云烹石廩。
汲來清冽洵無雙,候中文武須歷稔。
從獸猶然不廢吟,觀魚何用無忘淰。
消渴兼因消芥□,泯象乃至泯兆朕。
舉杯千嶂正臨窗,紫翠絢采秋光凜。
颯景恍可豁迎眸,涼風底慮輕拂衽。
自怡悅亦何足云,大亨還廑木火飪。
夜雨(三月晦日)(乾隆辛巳) 清 · 弘歷
今春澤兆佳,天貺承常懔。
昨近每作風,氣轉清且凜。
因虞雨其遲,兆符乎未審。
祈全固若斯,期美實亦甚。
茲日乃晦日,韶光已苒荏。
卓午溫暖蒸,入夕油云淰。
雭??忽隔窗,反側聽欹枕。
疏密徹五更,問勢那安寢。
未明即求衣,時享益颙朕。
霢霂猶未止,檐溜鴛瓦飲。
二麥定登盤,百谷冀高廩。
秋成允尚遙,敢即侈言稔。
戒滿勵若驚,實政惟勤恁。
連歲薦臻澇,災較昨年甚。
截漕五十萬,潦區(qū)供炊飪。
五城有常例,冬令賑粥沈。
念茲饑饉多,如傷實切朕。
宣命倍數(shù)施,遠村計口廩。
憲臣時體察,侍史其勤恁。
寧辭濟輿譏,庶救轉壑凜。
調(diào)幕乏良方,忸怩吾心審。
⑴ 例設舊廠并傅各城遠道艱于赴食因令四鄉(xiāng)各倍其數(shù)以便支給
懷風樓(乾隆甲申) 清 · 弘歷
窗堪云霧攓,坐有岡巒枕。
巖風落清泠,拂塵颯襟衽。
壁吟昨冬句,流陰信苒荏。
如云君子同,民偃吾猶凜。
子高(白)善治酒,有仙從求飲。
既飲以藥酬,服之身輕甚。
白日遂飛去,玉霄登仙品。
祗宜畫圖傳,信否猶須審。
芥園閱減水壩工(乾隆辛卯) 清 · 弘歷
昨歲夏霖行,章武災實甚。
不惟害禾稼,室廬敗堪懔。
異漲已屯城,吾民那安枕。
賑恤救一時,長策固應審。
方伯計疏消,其議不可寢。
具圖志工處,先事豫防諗。
歷覽期合宜,詳勘尚勤恁。
代賑利以工,憂民善體朕。
⑴ 去夏天津雨水過多南運河漲溢浸及田廬楊廷璋今議于河南岸建減水石壩一座以備宣泄盛漲并穿引河八千馀丈接浚舊渠導歸海河又筑堤二千九百馀丈以衛(wèi)城繪圖列說候取進止茲親臨相視覺猶近城命詳勘俟回鑾再定
草房(乾隆癸巳) 清 · 弘歷
黃州竹樓記,重覆得廿稔。
草更脆于竹,五十馀年審。
蓋因易以瓦,而草名猶恁。
愛生窗前觀,示儉階際品。
流水與行云,時光共苒荏。
獅林實梵宗,善吼度群品。
香幢作清供,迂翁佞佛甚。
綴景效其為,匪圖福田稔。
人情以為田,吾方事勤恁。
耽酒事浮虛,山公薦未審。
散發(fā)入深林,相聚為囚飲。
直接共群豕,放浪則太甚。
不寢(乾隆丙申) 清 · 弘歷
明當致潔禋,數(shù)問例不寢。
況值望澤際,晚云布已審。
懼聽風聲泠,盼報雨絲淰。
如是達五更,而總未霈甚。
一路看佳麥,本可期穫稔。
可期為(去聲)患失,吾過寧辭恁。
(五月初三日)(乾隆丁酉) 清 · 弘歷
細雨似無望,反側那能寢。
侵尋至四更,傾盆聲遞枕。
額手有是哉,渥澍斯誠審。
山陵宅兆安,太室升祔諗。
天恩佑母德,蒙庥?泣飲。
曷以酬茲貺,愛民勵勤恁。
⑴ 畿輔入夏以來久未得雨麥禾望澤孔殷然方舉行大禮若往來道途間或遇雨泥濘未免稽程今切典梓宮安奉成翼山陵甘膏神牌升祔廟一禮俱已告日而渥霈實乃太天佑感既圣母晴雨適當其時鴻庥益增哀悃
章較明為平,處事亦詳審。
觀其戒俗吏,安靜無忘諗。
行秋觀收穫,貴脫粟瓢飲。
封外戚為孝,小節(jié)傷之甚。
終于竇梁橫(去聲),預政由椒寢。
履霜堅冰至,羲經(jīng)訓宜凜。
三冬日望雪,入臘迫益甚。
誰知西秦間,其際優(yōu)沾審。
省城及旁郡,土膏潤深飲。
積猶六七寸,利麥可稱訦。
秦地重宿麥,全賴夏收稔。
睹此不勝欣,西瞻誠慰朕。
摺中更詳陳,接濟鄰疆恁
亦早有旨頒,五萬運京廩。
無能致時和,移粟慚增懔。
⑴ 京畿自十月初微雪以后三冬未渥時霙臘月間屢作雪意皆釀而未成颙望甚迫茲畢沅奏西安省城于臘月初九日至十四日連日降雪除融化入土外積地尚六七寸西安同州各府興安邠乾等州屬亦報同時得雪自五六寸至尺馀不等秦地以宿麥為重全賴冬雪培根得此實為農(nóng)祥增稔之兆
⑵ 畢沅又稱西同漢興各屬與豫晉壤境毗連商民從渭河販糧者多而漢南各屬運往湖廣者亦復不少因鄰境需糧接濟預飭各屬任其流通毋稍禁遏覽奏更為嘉許
⑶ 去臘因京城面價稍昂曾發(fā)太倉麥三萬石令五城鋪戶分買減價出售市值漸平因諭詢畢沅能否復照上年夏間運送京麥之例續(xù)行籌辦接濟近據(jù)畢沅覆奏尚可于近水各屬倉貯常平及監(jiān)谷內(nèi)酌撥五萬石仍自渭河由豫省運京云云天庾積麥充裕于輦轂民食尤為有益雖屬為民綢繆而不能致時和屢豐之慚無以自解也
寫竹不同吳,作石略如沈(見原祁自識語)。
氣韻以為勝,滃濛馀墨沈。
宜與碩人居,簞食而瓢飲。
喜晴(乾隆辛丑) 清 · 弘歷
邇來恒喜晴,所幸雨非甚。
京近麥收定,塞外猶待稔。
霖久虞發(fā)青,將得患失凜。
此晴實利麥,行旅逭潦踸。
兩得慰一心,惕承益勤恁。
浙雖一省分東西,去歲迤東頗報稔。
迤西數(shù)府近歙徽,城門殃及逢旱審。
災雖弗重民食貴,緩徵借種寧可寢
亦欲實惠被饑民,申命有司其勤恁。
⑴ 上年浙東之金衢嚴寧紹溫臺處八府秋收均獲豐稔
⑵ 浙西之杭嘉湖三府地近歙徽因得雨較遲收成致歉
⑶ 杭嘉湖三府屬之仁和錢塘等十七州縣及杭嚴嘉湖二衛(wèi)昨歲已降旨將應徵地丁漕項緩至次年分別帶徵以紓民力茲命再行緩至秋收后徵收并查明實在貧民酌借口糧籽種俾得接濟
駐蹕古泮池(乾隆庚戌) 清 · 弘歷
斯池即古泮,舊作曾詳審。
行館向所駐,六載閱苒荏。
容膝已為安,役目斯嫌甚。
喬木與蒼溪,匪新實舊品。
明當舉精禋,問夜那安寢。
⑴ 向以新城舊城之說橫于中遂疑新城不宜有古泮池及壬午重加考訂作古泮池證疑乃知今之新城實即古魯城也則泮池之為舊阯無疑
雜言(乾隆乙卯) 清 · 弘歷
蠟日陰不雪,雖惜弗至甚。
積玉消未盡,潤麥可卜稔。
繼此復屢報,兩江被已審。
東則奉天沾,西則長安諗
是均心宜慰,而何戚戚恁。
剿苗近臨穴,屢勝鴟梟品。
賊首尚待擒,實信盼以懔。
旦夕望捷至,楚民早安枕
⑴ 京畿于大雪節(jié)后即獲祥霙幾尺至今田隴積雪尚未消盡附近直??之山東河南山西及甘肅浙江黔楚等省亦各報得雪實為豐年佳北
⑵ 近又據(jù)暑兩江總督蘇凌阿奏江寧蘇州松江常州鎮(zhèn)江揚州淮安徐州太倉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等各府州屬均于十月初一二初四及二十二三四五六七八等日先后得雨二三寸至深透不等并合肥靈璧銅山邳州等州縣均于十月下旬各得雪積厚二三寸不等
⑶ 又管理奉天府尹伯麟等奏奉天自入冬以來得雪二次尚未優(yōu)渥茲于十月二十二三日復得雪積厚六七寸不等
⑷ 又西安巡撫秦承恩奏西安延安鳳翔漢中榆林同州興安商邠乾□綏德等十二府州屬先于十月十一二等日得雪三四寸不等茲復于十一月十四五等日得雪二三寸及六七寸不等
⑸ 前據(jù)??蛋埠土兆喙俦渗f保寨進攻賊匪勢已窮蹙尚敢在附近天星寨一帶山坳屯聚負嵎猖獗經(jīng)??蛋埠土斩铰使俦趹已率侵邪庠蠑蕾\甚多將大小天星寨攻克并連克黃沖口賊卡十三處直抵得盤山梁吳隴登早已遣其子婿二人來營投誠欲縛獻石三保石柳鄧二犯冀圖自贖想此時捷音當已在途望旦夕即到為慰耳
⑹ 楚南附近苗疆之地者不過一二百處該省秋成大熟百姓漸俱歸業(yè)地方官已妥為安撫惟切逆首全獲實信連至則閶閻益得以早安生理勤于東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