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天官書》,武陵當(dāng)翼軫之分,其在春秋及戰(zhàn)國時,皆楚地,后為秦惠王所并。置黔中郡,漢興,更名曰武陵,東徙于今治所。《常林義陵記》云:「初項籍殺義帝于郴。武陵人曰:『天下憐楚而興,今吾王何罪?』乃見殺??っ窨c素,哭于招屈亭,高祖聞而異之,故亦曰義陵。」今郡城東南亭舍,其所也,晉、宋、齊、梁間,皆以分王子弟,事存于其書。永貞元年,余始以尚書外郎出補(bǔ)連山守,道貶為是郡司馬,至則以方志所載,而質(zhì)諸其人民,顧山川風(fēng)物,皆騷人所賦,乃具所聞見而成是詩,因自述其出處之所以然,故用書懷為目云。 引用典故:二毛 泉客泣 巢幕 登門 搶榆枋 三秀悲中散 戊己尉 西漢開支郡,南朝號戚藩。 四封當(dāng)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驚湍激箭奔。 積陰春暗度,將霽霧先昏。 俗尚東皇祀,謠傳義帝冤。 桃花迷隱跡,楝(一作練)葉慰忠魂。 戶算資漁獵,鄉(xiāng)豪恃子孫。 照山畬火動,踏月俚歌喧。 擁楫舟為市,連甍竹覆軒。 披沙金粟見,拾羽翠翹翻。 茗折蒼溪秀,蘋生枉渚暄(一作妍)。 禽驚(一作鳴)格磔起,魚戲噞喁繁⑴。 沈約臺榭故,李衡墟落存(隱侯臺,木奴洲并在)。 湘靈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露變蒹葭浦,星懸橘柚村。 虎咆空野震,鼉作滿川渾。 鄰里皆遷客,兒童習(xí)左言。 炎天無冽井,霜月見芳蓀。 清白家傳遠(yuǎn),詩書志所敦。 列科叨甲乙,從宦出丘樊。 結(jié)友心多契,馳聲氣尚吞。 士安曾重賦,元禮許登門。 草檄嫖姚幕,巡兵戊己屯。 筑臺先自隗,送客獨(dú)留髡。 遂結(jié)王畿綬,來觀衢室樽。 鳶飛入鷹隼,魚目儷玙璠。 曉燭羅馳道,朝陽辟帝閽。 王正會夷夏,月朔盛旗幡。 獨(dú)立當(dāng)瑤闕,傳呵步紫垣。 按章清犴獄,視祭潔蘋蘩。 御歷昌期遠(yuǎn),傳家寶祚蕃。 繇文光夏啟,神教畏軒轅。 內(nèi)禪因天性,雄圖授化元。 繼明懸日月,出震統(tǒng)乾坤。 大孝三朝備,洪恩九族惇。 百川宗渤澥,五岳輔昆崙。 何幸逢休運(yùn),微班識至尊。 校緡資筦榷,復(fù)土奉山園⑵。 一失貴人意,徒聞太學(xué)論。 直廬辭錦帳,遠(yuǎn)守愧朱幡。 巢幕方猶燕,搶榆尚笑鯤。 邅回過荊楚,流落感涼溫。 旅望花無色,愁心醉不惛。 春江千里草,暮雨一聲猿。 問卜安冥數(shù),看方理病源。 帶賒衣改制,塵澀劍成痕。 三秀悲中散,二毛傷虎賁。 來憂御魑魅,歸愿牧雞豚。 就日秦京遠(yuǎn),臨風(fēng)楚奏煩。 南登無灞岸,旦夕上高原。 ⑴ 按《本草經(jīng)》曰:“鷓鴣,聲如鉤辀格磔者是也?!?/div> ⑵ 時以本官判度支鹽鐵等兼崇陵使判官 引用典故:八元 早入八元數(shù),嘗承三接恩。 飛鳴天上路,鎮(zhèn)壓海西門。 清望寰中許,高情物外存。 時來誠不讓,歸去每形言。 洛下思招隱,江干壓作藩。 按經(jīng)修道具,依樣買山村⑴。 開鑿隨人化,幽陰為律暄。 遠(yuǎn)移難得樹,立變舊荒園。 絕塞通潛徑,平泉占上原。 煙霞遙在想,簿領(lǐng)益為繁。 丹禁虛東閤,蒼生望北轅。 徒令雙白鶴,五里自翩翻。 ⑴ 馬高唐為御史大夫,將置宅,命畫工圖其狀,戒所使曰:“依此樣求之?!?/div> 引用典故:嚴(yán)助 久別耶溪客,來乘使者軒。 用才榮入幕,扶病喜同樽。 山屐留何處,江帆去獨(dú)翻。 暮情辭鏡水,秋夢識云門。 蓮府開花萼,桃園寄子孫。 何當(dāng)舉嚴(yán)助,遍沐漢朝恩。 引用典故:五柳 謫宦投東道,逢君已北轅。 孤蓬向何處,五柳不開門。 去國空回首,懷賢欲訴冤。 梅枝橫嶺嶠,竹路過湘源。 月下高秋雁,天南獨(dú)夜猿。 離心與流水,萬里共朝昏。 引用典故:掃門 開閣 花香逐荀 灌園 間世生賢宰,同心奉至尊。 功高開北第,機(jī)靜灌中園。 入并蟬冠影,歸分騎士喧。 窗聞漢宮漏,家識杜陵源。 獻(xiàn)替常焚藁,優(yōu)(一作清)閑獨(dú)對萱。 花香逐荀令,草色對王孫。 有地先開閣,何人不掃門。 江湖難自退,明主托元元。 引用典故:買臣 隱侯 誰家無風(fēng)月,此地有琴尊。 山水會稽郡,詩書孔氏門。 再來值秋杪,高閣夜(一作閑)無喧。 華燭罷然蠟,清弦方奏鹍。 沈生隱侯胤,朱子買臣孫。 好我意不淺,登茲共(一作同)話言。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潘生拙 絳灌讒陷 周任言 覆盆 金門 忘憂 宅生惟??h,素業(yè)守郊園。 中覽霸王說,上徼明主恩。 一行罷蘭徑,數(shù)載歷金門。 既負(fù)潘生拙,俄從周任言。 逶迤戀軒陛,蕭散反丘樊。 舊徑稀人跡,前池耗水痕。 并看芳樹老,唯覺敝廬存。 自我棲幽谷,逢君翳覆盆。 孟軻應(yīng)有命,賈誼得無冤。 江上行傷遠(yuǎn),林間偶避喧。 地偏人事絕,時霽鳥聲繁。 獨(dú)善心俱閉,窮居道共尊。 樂因南澗藻,憂豈北堂萱。 幽意加投漆,新詩重贈軒。 平生徇知己,窮達(dá)與君論。 引用典故:金門 征驂入云壑,始憶步金門。 通籍微軀幸,歸途明主恩。 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 是節(jié)暑云熾,紛吾心所尊。 ??h且悠緬,山郵日駿奔。 徒知惡囂事,未暇息陰論。 峣武經(jīng)陳跡,衡湘指故園。 水聞南澗險,煙望北林繁。 遠(yuǎn)靄千巖合,幽聲百籟喧。 陰泉夏猶凍,陽景晝方暾。 懿此高深極,徒令夢想存。 盛明期有報,長往復(fù)奚言。 引用典故:玉京路 金谷園 上國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異鄉(xiāng)今暫賞,脈脈豈無恩。 援少風(fēng)多力,墻高月有痕。 為含無限意(一作思),遂對(一作到)不勝繁。 仙子玉京路,主(一作佳)人金谷園。 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鏡拂鉛華膩,爐藏桂燼溫。 終應(yīng)催竹葉,先擬詠桃根。 莫學(xué)啼成血,從教夢寄魂。 吳王采香徑,失路入煙村。 暗樓連夜閣,不擬為黃昏。 未必斷別淚,何曾妨夢魂。 疑穿花逶迤,漸近火溫黁。 海底翻無水,仙家卻有村。 鎖香金屈戌,殢酒玉昆崙。 羽白風(fēng)交扇,冰清月映(一作?。?/span>盆。 舊歡塵自積,新歲電猶奔。 霞綺空留段,云峰不帶根。 念君千里舸,江草漏燈痕。 夭桃花正發(fā),秾李蕊方繁。 應(yīng)候非爭艷,成蹊不在言。 靜中霞暗吐,香處雪潛翻。 得意搖風(fēng)態(tài),含情泣露痕。 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園。 赤白徒自許,幽芳誰與論。 引用典故:小山桂 解榻 人在舟中便是仙 耳屬垣 狐假虎威 心存闕 若敖魂 易簣 遙作時多難,先令禍有源。 初驚逐客議,旋駭黨人冤。 密侍榮方入,司刑望愈尊。 皆因優(yōu)詔用,實(shí)有諫書存。 苦霧三辰?jīng)],窮陰四塞昏。 虎威狐更假,隼擊鳥踰喧。 徒欲心存闕,終遭耳屬垣。 遺音和蜀魄,易簀對巴猿。 有女悲初寡,無男泣過門⑴。 朝爭屈原草,廟餒莫(一作若)敖魂。 迥閣傷神峻,長江極望翻。 青云寧寄意,白骨始沾恩。 早歲思東閤,為邦屬故園(原注:余初謁于鄭舍)。 登舟慚郭泰,解榻愧陳蕃。 分以忘年契,情猶錫類敦。 公先真帝子,我系本王孫。 嘯傲張高蓋,從容接短轅。 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自嘆離通籍,何嘗忘叫閽。 不成穿壙入,終(一作然)擬上書論。 多士還魚貫,云誰正駿奔。 暫能誅倏忽,長與問乾坤。 蟻漏三泉路,螀啼百草根。 始知同泰講,徼福是虛言。 ⑴ 原注:公止裴氏一女,結(jié)縭之明年,又喪良人 引用典故:定國精明 何勞掃一室 馮唐 傭書 庾亮 惟帝憂南紀(jì),搜賢與大藩。 梅仙調(diào)步驟,庾亮拂櫜鞬。 一室何勞掃,三章自不冤。 精明如定國,孤峻似陳蕃。 灞岸秋猶嫩,藍(lán)橋水始喧。 紅旓掛石壁,黑槊斷云根。 滕閣丹霄倚,章江碧玉奔。 一聲仙妓唱,千里暮江痕。 私好初童稚,官榮見子孫。 流年休掛念,萬事至無言。 玉輦君頻過,馮唐將未論。 庸書酬萬債,竹塢問樊村。 引用典故:五子窗 遷谷 李膺門 三顧 龍臥 吞鳳 揚(yáng)子宅 旅館當(dāng)年葺,公才此日論。 林繁輕竹祖,樹暗惜桐孫。 鍊藥藏金鼎,疏泉陷石盆。 散科松有節(jié),深薙草無根。 龍臥池猶在,鶯遷谷尚存。 昔為揚(yáng)子宅,今是李膺門。 積學(xué)螢嘗聚,微詞鳳早吞。 百年明素志,三顧起新恩。 雪耀冰霜冷,塵飛水墨昏。 莫教垂露跡,歲晚雜苔痕。 引用典故:桃源 鹢路 龍門 天老 昭代將垂白,途窮乃叫閽。 氣沖星象表,詞感帝王尊。 天老⑴書題目,春宮驗(yàn)討論。 倚風(fēng)遺鹢路,隨水到龍門。 竟與蛟螭雜,空(一作寧)聞(一作寧無)燕雀喧。 青冥猶契闊(一作連澒洞),陵厲不(一作小)飛翻。 儒術(shù)誠難起,家聲庶已存。 故山多藥物,勝概憶桃源。 欲整還鄉(xiāng)旆,長懷禁掖垣。 謬稱三賦在,難述二公恩⑵。 ⑴ 黃帝以天老配中臺 ⑵ 原注:甫獻(xiàn)《三大禮賦》出身,二公常謬稱述 引用典故:長安日 湘水魂 漢庭哭 黃屋 漏網(wǎng) 牽裾 蒼生未蘇息,胡馬半乾坤。 議在云臺上,誰扶黃屋尊。 建都分魏闕,下詔辟荊門。 恐失東人望,其如西極存。 時危當(dāng)雪恥,計大豈輕論。 雖倚三階正,終愁萬國翻。 牽裾恨不死,漏網(wǎng)荷殊恩。 永負(fù)漢庭哭,遙憐湘水魂。 窮冬客江劍(一作劍外),隨事有田園。 風(fēng)斷青蒲節(jié),霜埋翠竹根。 衣冠空穰穰,關(guān)輔久(一作遠(yuǎn))昏昏。 愿枉⑴長安日,光輝照北原⑵。 ⑴ 一作唯駐,一作愿駐 ⑵ 錢謙益曰:“此詩因建南都而追思分鎮(zhèn)之事也。初,房琯建分鎮(zhèn)討賊之議,肅宗以此惡琯,貶之。后從呂諲請,置南都于荊州。甫聞建都之詔,追惜琯議,牽裾以下,自敘移官之事,蓋甫之移官以救琯,而琯之得罪以分鎮(zhèn),故牽連及之。是歲七月,上皇移幸西內(nèi),九月置南都,革南京為蜀郡,荊州、蜀都,一置一革,甫心痛之,而不敢訟言也?!?/div> 引用典故:席門 野水平橋路,春沙映竹村。 風(fēng)輕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把酒宜(一作且)深酌,題詩好細(xì)論。 府中瞻暇日,江上憶詞源。 跡忝(一作寄)朝廷舊,情依節(jié)制尊。 還思長者轍,恐避席為門。 引用典故:悲秋 武陵源 狐貍不足論 河間禮樂 枚乘 國有乾坤大,王今叔父尊。 剖符來蜀道,歸蓋取荊門。 峽險通舟過(一作峻),江長注海奔。 主人留上客,避暑得名園。 前后緘書報,分明饌玉恩。 天云浮絕壁,風(fēng)竹在華軒。 已覺良(一作涼)宵永(一作逸),何看駭浪翻。 入期朱邸雪,朝傍紫微垣。 枚乘文章老,河間禮樂存。 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淹薄俱崖口,東西異石根。 夷音迷咫尺,鬼物傍(一作倚)黃昏。 犬馬誠為戀,狐貍不足論。 從容草奏罷,宿昔奉清樽。 引用典故:青女 衡門 抱疾漂萍老,防邊舊谷屯。 春農(nóng)親異俗,歲月在衡門。 青女霜楓重,黃牛峽水喧。 泥留虎斗跡,月掛客愁村。 喬木澄稀影,輕云倚細(xì)根。 數(shù)驚聞雀噪,暫睡想猿蹲。 日轉(zhuǎn)東方白,風(fēng)來北斗昏。 天寒不成寢,無夢寄(一作有)歸魂。 ① 吳若本注:“闕一首?!壁w次公以“風(fēng)急天高”一首足之,云未嘗闕。 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 他時一笑(一作醉)后,今日幾人存。 巫峽蟠江路,終南對國門。 系舟身萬里,伏枕淚雙痕。 為客裁烏帽,從兒具綠尊。 佳辰對(一作帶)群盜,愁絕更誰(一作堪)論。 引用典故:邵平園 金湯 漢王建都邑,渭水對青門。 朝市俱東逝,墳陵共北原。 荒涼蕭相闕,蕪沒邵平園。 全盛今何在,英雄難重論。 故基仍岳立,遺堞尚云屯。 當(dāng)極土功壯,安知人力煩。 天游戒東首,懷昔駐龍軒。 何必金湯固,無如道德藩。 微臣諒多幸,參乘偶殊恩。 預(yù)此陳古事,敢奏興亡言。 汎舟入滎澤,茲邑乃雄藩。 河曲閭閻隘,川中煙火繁。 因人見風(fēng)俗,入境聞方言。 秋野(一作晚)田疇盛,朝光市井喧。 漁商波上客,雞犬岸旁村。 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論。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司馬渴 康樂 平原 七奔 裊裊秋風(fēng)動,凄凄煙雨繁。 聲連鳷鵲觀,色暗鳳凰原。 細(xì)柳疏高閣,輕槐落洞門。 九衢行欲斷,萬井寂無喧。 忽有愁霖唱,更陳多露言。 平原思令弟,康樂謝賢昆。 逸興方三接,衰顏強(qiáng)七奔。 相如今老病,歸守茂陵園。 見說瞿塘峽,斜銜(一作橫)滟滪根。 難于尋鳥路(一作道),險過上龍門。 羊角風(fēng)頭急,桃花水色渾。 山回若鰲轉(zhuǎn),舟入似鯨吞。 岸(一作巖)合愁天斷,波跳恐地翻。 憐君經(jīng)此去,為感主人恩。 壯歲忽已去,浮榮何足論。 身為百口長,官是一州尊。 不覺白雙鬢,徒言朱兩轓。 病難施郡政,老未荅君恩。 歲暮別兄弟,年衰無子孫。 惹愁諳世網(wǎng),治苦賴空門。 攬帶知腰瘦,看燈覺眼昏。 不緣衣食系,尋合返丘園。 不厭東南望,江樓對海門。 風(fēng)濤生有信,天水合無痕。 鹢帶云帆動,鷗和雪浪翻。 魚鹽聚為市,煙火起成村。 日腳金波碎,峰頭鈿點(diǎn)繁。 送秋千里雁,報暝一聲猿。 已豁煩襟悶,仍開病眼昏。 郡中登眺處,無勝此東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