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952七絶 8607五律 4436七律 7661五排 459七排 95 359四言 55六言 134古體 1639樂府 124 11 133 21辭賦 7琴操 3 33其他 175聯(lián) 149
七虞平聲  區(qū) 驅(qū) [鋪蓋] [污穢] [俗趨字] ? ? [聲相和] ? [同摹] 洿 [與趨通] [拜也] ? ? ? ? ? [同圖] ? ? ? ? 峿 跿 ? ? ? ? ? ? ? ? ? ? [更多…]
漢語字典
多音字辨析:
絇 虞韻,平聲 (qú):遇韻同。
絇 遇韻,去聲 (qú):虞韻同。

拼音:qú  韻部:
  • 1. 古時鞋上的裝飾物。
  • 2. 用布麻絲縷搓成繩索。
  • 3. 網(wǎng)罟的別稱。
  • 4. 古代量詞,絲五兩為一絇。
  • 5. 姓。
康熙字典

  • 廣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正韻》權(quán)俱切,??音劬。 (虞韻)
  • 說文》纑繩絇也。《玉篇》履頭飾也?!?a target='_blank'>周禮·天官·屨人註》舄屨有絇有繶有純者,飾也?!?a target='_blank'>儀禮·士冠禮》靑絇繶純?!对]》絇之言拘也。以爲(wèi)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a target='_blank'>爾雅·釋器》絇謂之救?!对]》救絲以爲(wèi)絇。或曰亦罥名?!妒琛方P,屨頭飾。亦罥罟之別名也。
  • 又《廣韻》九遇切《集韻》俱遇切,??音屨。 (遇韻)
  • 義同。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纑繩絇也。纑者、布縷也。繩者、索也。絇、糾合之謂。以讀若鳩知之。謂若纑若繩之合少爲(wèi)多皆是也。廣韻。絇、九遇切。絲絇也。唐會眞記崔氏書曰。奉寄采絲一絇。元稹詩曰。棼絲不成絇。正讀九遇切。是唐人多用此語。若屨絇、禮經(jīng)及禮記皆作絇。周禮作句。鄭云。箸舄屨之頭以爲(wèi)行戒。句當(dāng)爲(wèi)絇。聲之誤也。玉裁按許不言屨飾。但言纑繩絇。許意屨絇字當(dāng)從周禮作句爲(wèi)正。取拘止之意。從糸。句聲。讀若鳩。古音在四部。今其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