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450七絶 27712五律 14968七律 23918五排 1058七排 193 1768四言 325六言 351古體 6155樂府 420 36 424 88辭賦 30琴操 10 102其他 434聯(lián) 438
四支平聲 時(shí) 詩(shī) 姿 [作為] 誰(shuí) [餓也] [參差] 規(guī) 醫(yī) [系累] [委迤,自得貌] [順遷也,類推] [跨馬,動(dòng)詞] [理也] [蔫也] ? [水索也] [恨聲] [鼻液] [委蛇] [衣下曰齊。又與薺通] [比鄰] [高麗] [水中高地] 鶿 [音茲] [語(yǔ)助辭] ? [音詩(shī)] [音夷] ? [群飛貌] [牛駁] [月氏] [九嶷] [生息] [嗚戲,嘆辭] [以箸取物] [犛牛尾也。又與釐通。] [相欺也。遺也] [重也。又與累同] [與逵同] [谷蠡。瓠勺] [蹇也] ? [偲偲,相切責(zé)也] [節(jié)也] [舉目貌。又縣名]觿 [口聲] 榿 臺(tái) [我也。悅也。] ? [下也] [梓也]? ? ? [委蛇]? ?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木名] [捕魚具] ? ? [剪齊也] [克也,任也] [荷衣] ? ? ? [?嵯]? ? ? ? ? ? ? ? ? ? ? ? ? ? ? ? ? [山足] ? ? [木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漢語(yǔ)字典
多音字辨析:
犛 支韻,平聲 (lí):音釐。《玉篇》牛黑色?!端抉R相如·上林賦》貘犛。
犛 肴韻,平聲 (máo):音茅?!墩f文》本作犛。長(zhǎng)髦牛也。從牛,??聲。

拼音:lí  韻部:
  • 〔~靬(qián)〕中國(guó)漢代西域國(guó)名。又漢代張掖郡縣名,在今甘肅省永昌縣。

拼音:máo  韻部:
  • 古同“”,牦牛。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莫交切《韻會(huì)》《正韻》謨交切,??音茅。 (肴韻)
  • 說文》本作犛。長(zhǎng)髦牛也。從牛,??聲。《玉篇》獸如牛而尾長(zhǎng),名曰犛牛?!冻Z(yǔ)》巴浦之犀犛兕象?!对]》犛,莫交切?!端抉R相如·上林賦》??旄獏犛。《註》犛,一音茅,或以爲(wèi)貓牛,毛可爲(wèi)翿是也?!?a target='_blank'>集韻》或作氂斄髦,通作貓。《廣韻》書作犛。
  •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 (豪韻)
  • 本作氂。犛牛尾也。或作斄?!冻Z(yǔ)·犀犛註》犛,亦作旄。
  • 又《廣韻》里之切《集韻》《韻會(huì)》陵之切,??音釐。 (支韻)
  • 義同。
  • 又《玉篇》牛黑色?!端抉R相如·上林賦》獏犛?!对]》張揖曰: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栋喙獭の鞫假x》曳犀犛。
  • 又《集韻》鳴龍切,音氂。
  • 羌中牛名。李登說。
  • 又《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音來。 (灰韻)
  • 廣韻》關(guān)西有長(zhǎng)尾牛。《集韻》或作氂。
  • 考證:〔《班固·西都賦》頓犀犛?!?/li>
  • 謹(jǐn)照原文頓改曳。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西南夷長(zhǎng)髦牛也。今四川雅州府淸谿縣大相嶺之外有地名旄牛。產(chǎn)旄牛。而淸谿縣南抵寧遠(yuǎn)府、西抵打箭鑪。古西南夷之地。皆產(chǎn)旄牛。如郭樸注山海經(jīng)所云。背、厀及胡、尾皆有長(zhǎng)毛者。小角。其體純黑。土俗用爲(wèi)菜。其尾臘之可爲(wèi)拂子。云長(zhǎng)髦者、謂背?胡尾皆有長(zhǎng)毛。下文氂字乃專謂尾也。此牛名犛牛。音如貍。楚語(yǔ)。巴浦之犀犛。上林賦。?旄貘犛。以其長(zhǎng)髦也。故史記西南夷傳謂之髦牛。以其尾名氂也。故周禮樂師注謂之氂牛。以氂可飾旄也。故禮注、爾雅注、北山經(jīng)、上林賦注、漢書西南夷傳皆謂之旄牛。氂髦旄三字音同。因之讀犛如毛。非也。據(jù)上林賦則旄犛異物。中山經(jīng)。荊山多犛牛。郭曰。旄牛屬。從牛。??聲。里之切。一部。按犛切里之。氂切莫交。徐用唐韻不誤。而俗本誤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