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7七絶 4 1四言 12古體 50樂(lè)府 4 1 1 1其他 4
八薺上聲  [彭蠡] 濟(jì) [水名] ? [齊齊,恭愨貌] [同遞]? [玉色鮮也] ? [更多…]
漢語(yǔ)字典
多音字辨析:
泚 紙韻,上聲 (cǐ):音此。水名?!渡胶=?jīng)》長(zhǎng)沙之山,泚水出焉。
泚 薺韻,上聲 (cǐ):音玼。水清也。

拼音:cǐ  韻部:紙、薺
〈形〉
    (形聲。從水,此聲。本義:清澈的樣子)
  • 同本義 。
    • 泚,清也?!墩f(shuō)文》
  • 又如:清泚(清澈)
  • 通“玼”。鮮明的樣子
    • 新臺(tái)有泚,河水彌彌。——《詩(shī)·邶風(fēng)·新臺(tái)》
    • 術(shù)假金洞光,景逾瑤臺(tái)泚?!?span id="i22w4w0" class='label'>宋·趙汝談《翠蛟亭和鞏栗齋韻》
〈動(dòng)〉
  • 冒汗
    • 其顙有顙?!睹献印?/li>
  • 又如:泚泚(汗出貌);泚頰(汗流臉頰);泚顏(猶汗顏)
  • 用筆蘸墨 。如:泚筆(以筆沾墨)
康熙字典

  • 唐韻》千禮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此禮切,??音玼。 (薺韻)
  • 水淸也。
  • 又鮮明貌?!?a target='_blank'>詩(shī)·邶風(fēng)》新臺(tái)有泚。
  • 又汗出貌?!?a target='_blank'>孟子》其顙有泚。
  • 又《廣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huì)》淺氏切,??音此。 (紙韻)
  • 義同。
  • 又《集韻》蔣氏切,音紫。 (紙韻)
  • 水名。《山海經(jīng)》長(zhǎng)沙之山,泚水出焉?!端?jīng)》泚水,出泚陽(yáng)東北大胡山。
  • 又《山海經(jīng)》石者之山,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東始之山,泚水出焉,東北注于海。
  • 按:水出泚陽(yáng)大胡山者,《後漢書(shū)·光武紀(jì)》作沘水,沘陽(yáng)。而水經(jīng)作泚水,泚陽(yáng)?;ヒ?jiàn)四畫(huà)沘字註。
  • 考證:〔《說(shuō)文》長(zhǎng)沙之山,泚水出焉?!?/li>
  • 謹(jǐn)按此二句出山海經(jīng)不出說(shuō)文。謹(jǐn)據(jù)改山海經(jīng)。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shuō)文解字注》

淸也。此本義也。今詩(shī)新臺(tái)有泚。毛曰。泚、鮮明貌。此假?zèng)仩?wèi)玭也。從水。此聲。千禮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