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字典梵 拼音:fàn 韻部:陷 〈形〉
(形聲。從林,凡聲。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 同本義
- 梵,即芃之俗體?!?span id="1tldqsp" class='label'>清·鈕樹玉《說文新附考》
- 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摩”之省,意為“清凈”、“寂靜”
又如:梵心(清凈之心);梵志(以清靜為志);梵門(清凈的法門);梵事(清凈的佛事)
- 佛經原用梵文寫成,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皆稱梵 。如:梵言(佛經);梵境(佛的境界);梵樓(佛教的樓閣);梵磬(佛寺之磬);梵學(佛學)
- 梵文為古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 。如:梵本(梵文書寫的佛經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個種姓之一,指婆羅門);梵俗(印度風俗)
〈動〉
- 誦經 。如:梵響(梵聲,念佛誦經之聲);梵誦(佛教誦經);梵唄(梵音,作法事時的歌詠贊頌之聲)
〈名〉
- 誦經聲
-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陽歸去不逢僧?!?span id="ohtwolo" class='label'>宋·王安石
- 姓
康熙字典梵
- 《唐韻》《韻會》??扶泛切,音帆。
- 《說文》出自西域釋書?!?a target='_blank'>韻會》華言淸淨,正言寂靜。
- 又《字彙》梵唄,吟聲。
- 又《廣韻》房戎切《集韻》《韻會》扶風切,??音馮。
- 木得風貌?!?a target='_blank'>類篇》風行木上曰檒?;蜃麒?。
-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
- 義同。
- 又《唐韻》《漢都鄕正衞彈??》梵梵黍稷。借作芃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