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1408七絶 11888五律 6813七律 12262五排 408七排 55 528四言 42六言 150古體 1404樂(lè)府 127 14 227 17辭賦 3琴操 3 37其他 191聯(lián) 127
十四寒平聲  [艱難] [衣冠] [乾燥] 竿 [觀看] [水大貌]團(tuán) [馬腹帶] [可汗] [曼曼,長(zhǎng)也] [番禺] [鼻鼾] [音檀。觸也。] [舍棄] [普官切,音潘,正作??] [同?] [樂(lè)也] [丹矸] ? ? ? ? [更多…]
漢語(yǔ)字典
拼音:ān  韻部:
〈形〉
    (會(huì)意。從“女”在“宀”下,表示無(wú)危險(xiǎn)。本義:安定;安全;安穩(wěn))
  • 同本義
    • 安,定也?!稜栄拧?/li>
    • 共給之為安?!肚f子·天地》
    • 好和不爭(zhēng)曰安?!吨軙?shū)·謚法》
    • 心皆安下切上?!秲x禮·少牢禮》
    •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辭下》
    • 居安思危?!?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488682'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左傳·襄公十一年》
    • 風(fēng)雨不動(dòng)安如山?!?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 然后得一夕安寢。——·蘇洵《六國(guó)論》
    • 謝莊遂安。——·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 又如:安睡;安寢;安抵(平安地抵達(dá));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穩(wěn)穩(wěn)地睡覺(jué));安帖(安定;平靜;妥帖);安席(安穩(wěn)地坐著;安靜入睡)
  • 安逸,安樂(lè)
    •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span id="ywu7vtr" class='label'>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君子食無(wú)求飽,居主安?!墩撜Z(yǔ)·學(xué)而》。
  • 又如:安佚(安閑舒適);安堵(安居,不受騷擾);安坦(安心舒坦)
  • 安詳,從容不迫 。如:安童(僮仆,小廝);安嫻(安詳文雅);安諦(安詳審慎);安矜(安祥穩(wěn)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穩(wěn)重)
  • 安寧
    • 良久稍安?!?span id="xwc1sge" class='label'>唐·李朝威《柳毅傳》。
  • 又如:安生(安寧);安豫(安寧快樂(lè));安淳(安寧淳樸);安休
  • 緩慢
    • 安步以當(dāng)車?!?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189438'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戰(zhàn)國(guó)策·齊策四》。
  • 又如:安步(緩步徐行);安行
〈動(dòng)〉
  • 使安定
  •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國(guó)(安邦定國(guó);安定的邦國(guó));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國(guó)家);安內(nèi)(安定內(nèi)部)
  • 安撫,安頓撫慰
    • 與彼協(xié)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span id="1tr7kiv" class='label'>司馬光《資治通鑒》。
  • 又如:安存(安撫存恤);安恤(安撫體恤);定人(安撫人民);安輯(安撫)
  • 安排;安置
    • 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yíng)。——《三國(guó)演義》。
  •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 安心。習(xí)慣、滿足于
    • 始而慚焉,久而安焉。——·黃宗羲《原君》
    • 郊境之內(nèi),民不安業(yè)。——《三國(guó)志·司馬郎傳》。
  • 又如:安于現(xiàn)狀;安業(yè)(安于本業(yè));安命(順從命運(yùn)安排)
  • 安裝
  • 又如:安電燈;安刀把兒
  • 存著…心,懷有[某種不好意圖] 。如:黃鼠狼給雞拜年,沒(méi)安好心
〈副〉
  • 表示疑問(wèn),相當(dāng)于“豈”、“怎么”
    • 爾安敢輕吾射?!?span id="ba0qzxd" class='label'>宋·歐陽(yáng)修《歸田錄》
    • 安與項(xiàng)伯有故?!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名〉
  • “安培”的簡(jiǎn)稱
  • 用于外國(guó)語(yǔ)的音譯。如:安琪兒;安拉;安第斯山
〈代〉
  • 誰(shuí);何;什么
    • 安忠?忠王。安信?信賞。安敢?敢去不善?!秾O臏兵法·纂卒》
    •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左傳·僖公十四年》
    • 吾谷為難,安始而可?——《國(guó)語(yǔ)·晉語(yǔ)》
  • 哪里,何處
    • 沛公安在?——《漢書(shū)·高帝紀(jì)》
    •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記·魏公子列傳》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於寒切,案平聲。 (寒韻)
  • 說(shuō)文》靜也,從女,在宀下?!?a target='_blank'>廣韻》徐也,止也。《書(shū)·堯典》欽明文思安安?!对]》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 又寧也,定也?!?a target='_blank'>書(shū)·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yǔ)》其心安焉,不見(jiàn)異物而遷焉。
  • 又危之對(duì)也?!?a target='_blank'>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 又佚樂(lè)也?!?a target='_blank'>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強(qiáng),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shí)敗名。
  • 又《諡法》和好不爭(zhēng)曰安。
  • 又何也?!?a target='_blank'>禮·檀弓》吾將安仰?!?a target='_blank'>楚辭·天問(wèn)》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 又與焉同?!?a target='_blank'>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 又姓。《風(fēng)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又安期,安平,俱複姓。
  • 又州名,春秋時(shí)鄖國(guó),漢屬江夏郡,宋改爲(wèi)安州。
  • 又葉烏前切,音煙。 (先韻)
  • 詩(shī)·大雅》執(zhí)訊連連,攸馘安安。
  • 又葉於眞切,音因。 (眞韻)
  • 《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nèi)弗安兮。
  • 考證:〔《賈誼·治安策》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li>
  • 謹(jǐn)照原書(shū)改前漢賈誼傳。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shuō)文解字注》

竫也。竫各本作靜。今正。立部曰。竫者、亭安也。與此爲(wèi)轉(zhuǎn)注。靑部靜者、審也。非其義。方言曰。安、靜也。以許書(shū)律之。叚靜爲(wèi)竫耳。安亦用爲(wèi)語(yǔ)詞。從女在宀中。此與寍同意。烏寒切。十四部。